APP下载

经典诵读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研究

2017-10-20连红伟唐静王静李婧张欢欢刘志强王红霞

数码设计 2017年13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素养背景

连红伟 唐静 王静 李婧 张欢欢 刘志强 王红霞

摘要:本课题组根据学校所处的文化环境,选择小学生经典诵读在教育教学中的开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辅助方法是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对小学生习惯养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经过二年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小学生经典诵读和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内容拓宽了,探索出科学系统的培养策略与方法,建立了对阅读习惯的养成状态进行评价标准,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行为评价机制,丰富了我校语文阅读教育乃至德育工作的内容,同时也培养新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背景;语文素养

中华传统经典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篇篇经典像镜子一样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我校把经典诵读工程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生动载体,本着继承传统,帮助学生从小打好语言文字功底,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提升人文修养的目的,有序、扎实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1问题提出

1.1研究背景。中华民族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积淀了民族的思想智慧,闪耀着先贤的理性光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浓缩了崇高的道德精神。诵读经典,对于治学修身,熏陶性情,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增强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2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一,开展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文化经典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目前,中华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我们应该及时补救。开展经典诵读课题研究,丰富诵读实践活动,让灿烂的中华文化世代相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积蓄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持久的发展动力。

第二,开展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孩子的经典教育,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关系到人文精神的重构,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目标实现。

第三,开展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小学生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缺乏文化底蕴,因此,让学生诵读经典,用经典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思想、智慧、人格、情感的基础,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第四,开展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要求。营造良好的书香文化,让经典诵读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独特的教科书,成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新的发展点。开展经典诵读,使经典的神韵、意境、声律如春风细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不断地增强学校的育人功能,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经典诵读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1.3研究的意义。本课题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探索诵读经典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系及其影响,有利于培育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推进校园文化的形成。

2课题概念的界定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所谓“经典诵读”,即指2-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播撒诗书的种子,垦荒植绿,在他们心中会产生四大效应:第一,了解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第二,心中会产生一种宽容善良的人性美。第三,培养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经典诵读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研究的内容是“传统经典”,对象是“小学生”。研究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根据“传统经典”的内容,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

3研究的对象

课题研究的对象:孙村小学一至六年级在校学生。

4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4.1研究目标。

4.1.1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学生能有个性地朗读优秀的经典文章或诗词,背诵一定量的经典诗文,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

4.1.2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寻求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4.1.3研究如何把学习经典和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4.2研究内容。开展经典诵读研究,我們将致力于研究开发阅读资源,拓展诵读的范围,要以学生的实际和兴趣人手,开辟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经典诗文,供学生诵读和积累,夯实学生的语文功底,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将致力于诵读实践的有效性研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经典,感悟经典,领略经典的魅力;我们将致力于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索在大量接触经典诗文的过程中,通过读、背、表演等方式,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创新等能力的途径和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语文素养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