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研究
2017-10-20马亚威
马亚威
摘要:根据对目前国内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暴露出的问题分析得出,地铁建筑应当围绕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设计,突出主题强调功能和作用,将其落实在环境空间与功能设计,才能够实现地铁车站的创新设计。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地铁建筑的设计问题,就车站环境与人类心理联系进行研究,提出对地铁建筑创新性设计的看法。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创新
前言:地铁与轻轨都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的工具,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務。当然由于地铁是地下类交通工具,因此相较于轻轨而言,地铁建筑的标准、原则、建设规范、空间布局要更为严格。地铁是穿行城市地下的运输工具,所以地铁建筑在发挥功能、空间构造上非常的复杂,这就导致地铁建筑设计非常的重要和复杂。
1地铁建筑构成
事实上地铁设计要远比其他建筑构造设计更为复杂,主要原因在于地铁为穿行地下的交通运输工具,因此不论是功能设计还是空间构造设计都是比较复杂的。简单来说地铁建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建筑主体,包括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候车站厅以及候车站台。第二部分为车站的附属性建筑,包括风亭、风道以及进出通道和配套标识等。
地铁车站的主体部分为工作人员的管理用房、运营技术的设备用房以及乘客使用空间三个最重要主体。乘客使用空间包括公共卫生间、公用电话、问询窗口、检票通道、售票窗口、站台候车区、候车公共区、升降梯、出入楼扶梯等。一些城市还在车站公共区设置了付费服务区以及非付费服务区。
工作人员的管理用房、运营技术的设备用房,其所包括的建筑布局是比较复杂的。除了人们所熟知的车站值班室、站长休息室、男女更衣室、综合管理室以外,还有员工交接班房间、会议室、通风机房、照明配电室、变电设备室、气瓶间、污水泵房房、AFC票务室、AFC设备室、消防泵房、信号设备室、交通通信室、安全门设备室、警务室。
2地铁建筑设计理念
地铁这种公益性交通设施最大的特征便是快速、舒适、方便。地铁的功能与目的为方便乘客出行,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作为服务型行业,地铁设计必须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以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乘车环境为基本原则,将低成本、低污染、小噪音为设计目标,设计出利于乘客健康发展,身心协调的方案。此外城市地铁还要遵循绿色理念,即环保可持续理念,为城市提供绿色、健康的交通体系。
3地铁建筑设计原则
3.1实用性。在设计地铁建筑时,必须将乘客密度当做是首要考虑的条件。设计楼梯出入口时,应保障乘客换乘的便捷以及乘客能够出入有序。客流高峰期间需要满足乘客对电梯、楼道的出入宽度需要。
3.2经济性。地铁是公益性行业,因此地铁的运营与建造是一种高投资的行为。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地铁每公里造价约为6至7亿人民币。仅单个车站的土木工程造价就达到了总投资额度的13%。所以地铁建筑设计必须要注重经济性原则,减少资金投入和资源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使用水平。
3.3安全性。城市地铁是服务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出入口建筑多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商场、广场以及主要道路。所以地铁建筑设计还要考虑地铁运营与建造过程中的整体安全性布局,以免施工对过往行人和周围居民造成伤害。
4地铁建筑设计方案
4.1内部格局设计。地铁建筑设计是综合性、复杂性工程,地铁建筑设计除了要保障线路车辆能够顺利的接受与发送站台信号,保持车体通风协调,同时还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实现内部格局的整体优化,进而降低地铁整体造价。所以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必须要采用最佳方案,其中设计的重点包括乘客公共区以及设备管理房区。
4.2内部环境设计。地铁建筑是高投入项目,所以地铁内部环境设计同样要予以高度重视。设计地铁内部环境时,必须要保障内部环境和车站的相互协调。实现地铁设计的舒适性、安全性,以便乘客可以轻松地完成换乘与通达。地铁内部环境可采用单一布局模式,以便营造更加宽阔的空间环境与感觉。地铁内部的支撑柱子设计应当同时考虑刑庭没敢以及节奏感,注意顶面的处理工序,搭配多样的装饰型材煤化工建,突出建筑的艺术性、功能性,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整个工程。
4.3风亭与出入口设计。根据我国对地铁建筑的要求和标准,本着防淹、安全的原则,地铁风亭新、排风口设计应当高于地面一定高度,充分考虑设备工作效率,做好新、排风口噪音与震动控制。注重和周围环境协调,体现地铁建筑良好形象。地铁出入口可以参照周围建筑的特征,结合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出入口应选择交通便利、客流量大的位置。当然也可以选择在人行通道、商场以及商业区区域,增加客流量,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出入口设计还要重视交通疏散以及引导功能。
结语:地铁以舒适、高效、快捷、安全为服务宗旨,为城市发展及乘客出行提供着完美的服务。因此公共卫生间、站台布局、出入口电梯的设计都要体现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理念。车站从设计阶段就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服务原则,在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后的运营服务管理则是要严格按照我国的地铁设计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地铁的设计质量,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发挥地铁的服务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