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研究①

2017-10-20覃光莉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策略

覃光莉

摘要:本从应用数形结合方法,攻克数学教学难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发展学生应用能力几方面重点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研究为小学数学同学科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92-02

Abstract: this paper applies the combination method of Numbers and form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Carry out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to highlight students' principal status; To create life teaching situation and develop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ront-line teacher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with the same subject through this stud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mathematical core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Mathematical thinking; strategy

前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并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与数学思维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但是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现状来看,传统“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适用。因此,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则显得极为必要。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提出几点看法。

1 应用数形结合方法,攻克数学教学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加以系统分析,善于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逐步攻克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及重点,引导学生从抽象概念、具象图形两个层面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模式。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数形结合方法的内涵,根据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诉求,结合小学教材中的知识点,运用“数”与“形”结合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点,指导学生掌握数形结合方法的精髓,并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的周长”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尺子测量课桌桌面、窗户玻璃等实际物体长度,启发学生在测量的同时思考并分析其中蕴含的规律,在学生阐述观点之后由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導,总结长方形四个边之间的规律,以具体图形分析和边长测量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性质。在此基础之上,学生会以更加便捷的途径理解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2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引领,形成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思维的桎梏之中解放出来,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转移到学生手中,在注重课堂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予以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启发学生在实践应用当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圆锥体积”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为学生讲解介绍圆锥概念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锥形状。随后,教师为学生准备高度、底面积相同的圆柱体、圆锥体,并为学生提供适量的沙子、小量杯,指导学生将沙子分别倒入圆柱体和圆锥体实物当中,分析圆锥体装满的沙子与圆柱体装满的沙子有何关系。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正确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含义,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再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意画出4个三角形,用量角器测量每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并将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相加看看得出何种规律,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为学生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实践动手操作的形式可以确保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应用能力。

3.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发展学生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以生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为蓝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数学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创设具有生活化特征的数学教学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简易方程”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每周日学校为了更好的放松学生心态,计划开展一次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郊游活动,但是因学校车辆有限,无法一次将所有学生运送到指定地点,这就需要将学生划分为3次进行运送。第1次运送学生人数是总数的 13多100人,第2次运送学生人数是总数的12少120人,第3次运送走了剩下的320名学生,请你计算一下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本题的背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学生在思考时会产生一种熟悉感,加之教师的引导启发会进一步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对学生方程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将其融入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当中,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引领,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深层次方向发展,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A]. 徐伟.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 2013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策略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