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学校特点打造精品小班

2017-10-20曹伟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曹伟

摘要:近幾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不少位置偏远,办学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减少,“小班化”的现状越来越明显,根据学校特点,我们可以在偏远农村小学实施精品小班体验课堂学习模式。

关键词:基础体验课堂;VIP体验课堂;闯关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91-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many remote location, scale smaller rural primary school with the decreasing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mall class"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s, we can offer a small classroom learning experience in remote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model.

Key words: basic experience classroom;VIP experience class;Recruit model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不少位置偏远的农村小学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减少,“小班化”的现状越来越明显。

为充分挖掘农村校班级学生数较少的教学有利因素,让乡村小班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基础教育教学,感受艺术教育的熏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可以在偏远农村小学实施精品小班体验课堂学习模式。

主要内容:精品“小班化”体验课堂学习模式共分为三大块。

1 精品小班化基础体验课堂学习模式。

这一学习模式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学科,这些学科知识点多,属基础知识检测性学科。

在授课环节可以采用“三位一体”精准导学为指引的的小班化特色教学模式,三位:即“课前预习准备,课中导学知新,课后巩固拓展”这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在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中充分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课中,课后对本节课内容的全面掌握。教师在授课前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导学案充分了解掌握,由于学生数少,机动灵活,教师便于快速掌握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并及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授课思路与重点。真正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中导学知新环节中教师根据本堂课的授课思路,设计出层层推进的导学问题,这些问题与整堂课授课环节教师向学生提问的重点问题相统一,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班级学生数较少便于教师具体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优势,由于学生数较少,通过“三位一体”式导学案中的导学知新环节,教师课堂的每个环节所提炼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导学案中都有所展示,学生通过边学边练更能牢固掌握知识。学生通过课后巩固拓展环节力争把学习过程更加强化,学习成果更加巩固。

“一体”是“三位一体”导学案中的另一大特色项目。“体”即“体验感悟”,学生在学习本堂课过程中必然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与感受。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堂课的时候,可抓住本堂课至少1处适合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环节,引导学生开展知识能力方面的体验,体验到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快乐的,是需要开动脑筋的,学生获取到的知识是能够应用到学习生活之中的。小班化的优势便于每个学生张扬自己的独特个性与思维,为师生“交流零距离,沟通无障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2 精品小班化VIP体验课堂学习模式。

这一学习模式主要包括音乐,体育,美术,地校,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六大学科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根据这些学科特点及学生数少的现状,这些学科可以采取班级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任课教师通过整合教材,提炼教材,对教材内容大胆进行取舍,达到去粗取精,提炼精品的目的。同时教师结合自身艺术专长开发出适合自己学校学生发展自身艺术特长的精品小班化VIP体验课堂。

学校可以根据这些学科班级融合的需要,科学设置课程表,确保这些学科科目开齐、课时开足。根据培养一项专业技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指导,训练才能出现效果,以及同学们在下午时间段学习知识检测型科目时精力不够充足,注意力不够集中,都渴望在下午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义务教育标准课程实施意见,精品小班化VIP体验课程可以采取“2+1”周次循环的模式授课,“2”即连续上两周的科目:主要是音乐,体育,美术这三大学科,这三门科目一次上齐2课时,连续上齐2周,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地艺术素养指导,教学和训练。这三门科目连续上课两周后,这一大循环的第三周可以进行授课“1”周的科目:主要是指信息技术,阅读,地校及综合实践课的开设。通过这一大循环的课程整合我们既做到了开齐课程,基本上开足了课时,同时又兼顾了各艺术学科教师的时间需求,各学生的兴趣点及精力点做到了合理分配。

面对各个年级不同水平,不同情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与接受能力有所差异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分组分层教学,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标准,每名艺术教师都对一周内,一大循环内,一学期内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有清楚的认识。每周内,每一大循环内,每一学期内教师都制定自己的学生考核评价标准与方案。

3 直通VIP体验课堂闯关模式。

可以引导学生闯关获取VIP体验卡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文化科目和艺术科目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每周二,三,五下午第一节课,各班班主任都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基础体验课堂知识过关评价,顺利过关的,拿到VIP体验卡,参加VIP体验课堂。第一次不能顺利过关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加强对基础体验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帮助其第二次顺利过关。通过此举,使同学意识到只有学好基础文化科目,才能有机会培养自己的艺术特长。教师们可以不断创新过关评价形式,每周二下午侧重对学生学习态度方面的考量,周三下午侧重对学生进行面试方面进行测评,每周五下午侧重以学生过关题测试的方式进行通关测试。

这种闯关模式的实行,确保了在课改中牢牢把握住了全面的质量观,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业发展,又加强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避免了一头过轻,一头过重的课改失衡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宁.《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