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担当学子

2017-10-20支英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校本红色育人

支英

摘要:唱凯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井泉的故乡,在这块热土上蕴含了丰富的红色文化,为我校红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既是提升民族精神,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红色育人;红色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30-1

Abstract: sing kai town is the hometown of li jingquan, a proletarian revolutionist. It contains rich red culture on this hot land, which provides advantaged conditions for red education in our school. The education of red culture is not only to enhance national spirit, but also to inherit the red gene,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and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the patriotism of teenagers and carrying forward and cultivating national spirit.

Key words:red education;The red spirit

前言:德育工作是一項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革命先驱家乡的优势,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红色德育文化传承优秀的革命文化;以红色德育文化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小公民;以红色德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以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文化教育,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学红色德育育人的新模式。

1 让红色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是师生赖以学习、工作、生活的外部条件,是校园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红色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耳濡目染,实现环境育人。

1.1.创建校园红色宣传阵地。宣传栏、围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将进行全新改造,使之成为学校红色教育宣传阵地的一块亮点。围绕“红色教育”这一主题,把活动中评比出来的优秀作品定期展出。如:红色书画作品、红色剪纸、优秀作文等,让每一道墙壁会说话,让每一道墙壁能育人。

1.2.组建校园红色活动阵地。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李萍在《浅谈小学生道德教育》一文中指出“民族精神教育的培养应从培养学生的社会化入手,社会化是一种过程,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充实,从而形成个性,融于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红领巾文明监督岗”“红领巾志愿者”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了红领巾讲解员组、红色小记者组。

1.3.营造校园红色文艺阵地。为了营造校园红色文艺阵地,红领巾广播站利用午间和放学后播放红色歌曲,每学期组织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红歌”比赛,发挥文艺活动团结、鼓舞的作用,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2 让红色精神植入课程中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重视德育,从中渗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为了把红色精神教育与课程紧密结合起,学校以革命英雄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编制校本课程《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 ;以“红色诗歌”为主题,编制校本课程《红色经典诵读》。

2.1.校本课程的教学。校本课程纳入到课程的建设中,每周早读课课前5分钟集体诵读《红色经典诵读》,每周至少利用一节地方课讲授校本课程《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制定教学计划, 撰写教学反思。把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结合教材内容,每周五最后一节课召开主题班会,如:“向国旗敬礼”“革命故事知多少”“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诵读“红色家书”等。除此以外,在思品、社会、语文等学科教材中都有蕴涵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课文, 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科拓展的教学内容, 把民族精神教育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给学生。

2.2.校本课程的课外实践。社会实践是人的品德形成的关键, 以活动的形式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各种节日、重大的纪念日时,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如:学雷锋月开展“三月学雷锋情暖敬老院”活动;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辈李井泉,追寻红色记忆”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在庆祝“八一”建军节时,开展“弘扬八一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等,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 让红色实践活动育人

红色德育文化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教会学生学会爱、感受爱、奉献爱是学校红色实践的基点,更是学生培养目标之一。学生主动性发展,最高水平的能动、自觉的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我们从“讲——写——画——演”着手,把对学生红色精神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让学生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

3.1.讲红色故事。在比赛之前,首先让学生融入社会,走访老红军,听老红军讲战争的故事,收集“红色故事”。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通过讲红色故事, 感受到民族精神。

3.2.写红色征文。由少先队大队部发布征文启事,征文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或是观后感。挑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并进行了表彰,再在学校橱窗里展示。学校发挥学生的智慧,在各班学生中广泛征集班级励志、感恩格言, 经筛选后, 统一制作成班牌, 悬挂在各班教室门口,让感恩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3.画红色作品。学校举办“红色绘画”“红色手抄报”等征集活动,让学生发挥奇思妙想设计出自己心中美妙的图案。感受红色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情感。

3.4.演红色情景剧(课本剧)。在表演中感受人物品质及精神,从中受到启发,成为指引自己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

随着“红色教育”的纵深推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增强,有效地将红色精神内化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加强和改进了小学生思想教育的品牌,增强了孩子们的历史使命感,广大师生普遍受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思想上始终保持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我们始终将保持优良的校风和学风,造就大批新时期的红色传人,培育担当学子。

参考文献:

[1]教育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生活学习的幸福感[J]. 薛兴灵.福建陶研 2013年02期

猜你喜欢

校本红色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