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7-10-20元忠贤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小学数学学生

元忠贤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推移,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数学是一门探索性的学科,而课堂教学则是教师传递知识,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曾经有一位著名学家曾说过:“缺乏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是没有效率的教学课堂。”在新课改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推崇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以此开展课堂的教学。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06-02

Absrtact: along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education is developing constantly. Mathematics is an exploratory subject, and 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eachers to transfer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e emotion. Once a famous scientist once said: "the classroom which lacks the student main body participation, is the inefficient teaching classroo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new teaching idea i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to provide enough learning space for the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role of student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students;main role

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数学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逐渐改善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大力实施以人为本,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途径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并结合相关的教学材料,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开展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并控制好课堂的教学节奏,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习和消化课堂的知识。同时,教师要深入地理解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不是让学生自主决定整堂课的教学时间,而是在基本教学任务结束以后,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合理地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在进行“圆柱表面积”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一下,圆柱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包含了哪些形状,又是如何成形的。以此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另外,以鼓励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习效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兴致不高,学习状态不佳,上课出神,开小差等,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课堂的教学知识,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时,教师应当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这些学生正确地理解学习的含义。

2 合理地引导,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对新鲜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自由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渗透相关的教学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材料,开展课堂游戏。比如,在进行“小数乘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课堂的讲师,与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课堂的内容和顺序,以简单的整数相乘引导全体学生进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接着,由学生自己提出一些简单的乘法运算例子,开展深入地教学。

3 合理安排,让学生全体参与教学过程

除了学生自己以外,教师本身的课堂设计和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效果。第一,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时,必须要考虑每一个学生,严格控制课堂的教学进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学生的教学节奏,并理解和接受课堂所讲述的内容。第二,在上课期间,教师需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 在进行“分数除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让一些能力一般的学生回答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法则是什么?这时,这些学生只需要按照书本的意思念出来即可,就像学生A回答说:“分数除法就是分数乘法的反运算。”学生B回答说:“分数A除以分数B就是分数A乘以分数B的倒数。”接着,教师可以继续课堂教学提问:“那么,当分数为2/3,另一个分数为10/9时,应当怎么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让能力中等的学生进行接下来的运算回答,而不能选择能力一般的学生来回答。因为这些学生的能力还需要培养,必须要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此刻教师选择能力中等学生回答,则可以锻炼另一个层次的学生。就像学生C回答说:“可以将2/3÷10/9转换为2/3X9/10,这样,上下分数相约,则可以得出结果等于3/5,”另外一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出一些综合题目,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商店运来800只塑料盒,上午卖出1/4,下午卖出2/5,一天总共卖出多少只?结合这样复杂的应用题,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答题。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第三,在课堂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辅导能力一般的学生,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结语:综上所述,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同时,合理地安排课堂的教学进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金丽.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科技经济导刊,2016(26):125-126.

[2]张立铭.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31):114-115.

[3]程珍珍,程冲冲,李炳煌.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重塑[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06):11-13.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小学数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