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2017-10-20钟艳鸣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钟艳鸣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是学生学习其他理科科目的基础。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04-01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s a key subject in primary school, which is the basis for students to learn other science subjec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impart basic mathematics knowledge to students, 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so that students can develop good learning habit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utonomous inquiry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n how to enable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 independent inquiry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Classroom instruction;Self-inquiry learning;practice

前言: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会呈现出枯燥、无趣的状态,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候过于形式化,实际上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没有将自主探究式学习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

1.2独立思考时间不够。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课堂任务往往不会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还没有完成整个思考的过程就让学生停止思考[1]。有的教师只让几个同学回答问题就认为整个班级的学生都理解了教学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就会受到影响。

1.3探究活动缺乏选择性。探究活动既可以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但是探究活动在课堂上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如果课堂探究的过程很随意,就会浪费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时间。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精心的选择探究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学会知识。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策略

2.1创设有助于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的认知也处于比较浅显的层次。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对于数学中的很多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2]。比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引入新课。教师可以这样说:“小朋友们,今年小松鼠采松果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去采松果,松鼠妈妈采了50个松果,小松鼠采了20个松果,那么它们一共采了多少松果呢?”通过这种带有故事性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有效的吸引到课堂之上,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2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通过共同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3]。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使小组内成员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小组和小组之间的实力也要相当,这样才能够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然后,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并且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之后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游戏。小学生天生爱玩,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游戏能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師应该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的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创新作业的形式。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业形式都比较单一,很难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激发出来。大量的练习题很可能让学生感到厌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创新作业的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一下全班所有学生的生日,并且将统计结果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的作业形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作业的形式进行创新,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D]. 梁红秀.四川师范大学 2015

[2]如何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J]. 王开玉.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 2017年02期

[3]建构“主动学习”的教学新常态——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J]. 刘海云.好家长 2015年46期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