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逆反心理研究

2017-10-20孙海明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后进生高中物理物理

孙海明

摘要:物理学科是自然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探究的能力等。能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是物理学科突出的特点,正因物理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和能力如此复杂,往往在教学中会出现两极分化,尤其到高中阶段会出现一部分成绩落后有逆反心理情绪的后进生。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怎样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质量?就变成了每一个物理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37-01

Abstract: physics is a basic subject in the natural discipline, which can cultivate students' observation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 It is a prominent feature of physics to cultivate students' many abilitie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contained in physics, polarization often occurs in teaching, especially in high school, some students who are backward and have negative psychological emotions. So how do you convert underachievers? How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quality of underachievers?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every physics teacher.

Key words: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reverse psychology

《心理学大词典》对逆反心理是这样解释的: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也就是说,逆反心理是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思维定势和传统的观念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而形成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逆反心理的存在,是提高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关注这种状况,深入分析后进生逆反心理存在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缓解,化解学生内心的矛盾纠结,并因势利导进行有效转化,提高物理教学成效。

1 说说后进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后进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与这些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例如有的学生因为智力方因素的影响,逻辑思维、抽象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对概念、规律的模糊,不能对概念和规律进行归纳和分类和分析比较,不能用概念和规律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物理情景的建立比较困难;动手能力比较差不能掌握实验中必要的操作技能,不能迁移学过的知识、技能到新情景中去进而对学习不感兴趣,悲观失望、不思进取。

二是与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高中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些探究的方法,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不易跟上,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和研究。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运用好坏也是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对于没有较强独立思考推理能力的学生,由于长期学不会,成绩上不来久而久之。容易导致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们物理老师自身也要不断探究,把生活与物理紧密联系,找出学生感兴趣了解的生活案例,以幽默的语言,配合现代化的媒体技术和教学手段,由物理知识把它们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整理出来,让学生去体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让后进生感到书本知识真的很有用。

2 谈谈改变后进生逆反心理的一般策略

2.1 物理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后进生学习兴趣。亲其师,重其道.大凡对物理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对物理教师均有较深的成见或误解。一般来说,后进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平日学习和生活中少受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学生”学不会听不懂犯小错误时”,动辄讽刺、挖苦,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对立面。所以,首先应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发挥物理教师自身的魅力使其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疑难点要注意个别辅导,多面批、多激励。每次考试尽量当面讲评,每个学生逐步地进行指导。这样,通过教师热情的教学态度去熔化学生逆反心理的坚冰,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同时,他们也会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物理学习上去。

2.2 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关键在自身,对后进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热情鼓励。所以平日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应经常鼓励这些后进生,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具体做法是:降低标准,分层要求,创设物理情境,把物理其实很简单,物理源于生活的思想带给学生,让他们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3 物理教师要利用后进生逆反心理的正效应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差生的逆反心理也不例外,应当在指出其负效应的同时,分析其另一侧面——正效应,对此教师要很好的保护并加以利用。正效应主要有:

3.1思维批判性。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科学知识也敢于怀疑。这样的心理品质,教师应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3.2求异思维。书本知识是这样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后进生却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不免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地却是学生求异思维、独辟蹊径,从第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应给予积极引导,或许能使这些学生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4 物理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后进生

“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后进生的思想是复杂的,要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既需要老师用爱去动其情,以理去晓心,也需要家长紧密配合。所以我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很重视家长的支持。总之,对待后进生要“爱”字当先,“帮”字入手,立足于“拉”。思想上要爱,学习上要帮。

总之,谁能在后进生的心田上种下自尊、自信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后进生心灵的钥匙,谁就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转化后进生的办法很多,对待这些孩子,我们要了解其原因,采用个别教育的方式,但不是单纯说教,要使他们体会到你在关心他帮助他,从而转变他们目前的学习状况,最终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浅谈差生的逆反心理及其教育[J]. 刘克新.荆州师专学报 1994年04期

猜你喜欢

后进生高中物理物理
留言板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浅谈转变“后进生”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