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7-10-20杨洁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阅读教学

杨洁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课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基础。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不断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课内外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26-02

Abstract: read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nks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tudy curriculum, and it is also the basis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new knowledge.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ading teaching, constantly optimize teaching method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Teachers need to guide students to read in the limited classroom time, constantly stimulate children's reading interest, guide them to form good reading habits in and out of class, so that reading becomes an intrinsic need for students to learn.

Key words:Primary language;Reading teaching;Teaching philosophy;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strategy

《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辑和文本之间的动态对话,是思想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阅读教学又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整个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始终是一个重大课题。

1 转变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抛弃以往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的教学理念,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不断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教学能力,充实理论存储。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教材的要求来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堂效率。

1.1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向学生灌输课文内容或者强制性的布置阅读的家庭作业。将传统单调死板的教学方式转变为适应各学段学情的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合理运用现代教學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学习。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段的学生与文字相比对于图片、动画视频等更感兴趣,接受速度更快。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设备的作用,结合课堂幻灯片或者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在线视频,优化课堂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1.2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在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只是听讲而不思考情况下优化。现代汉语的阅读教学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阅读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教阅读知识的人转变为促进阅读的人。教师不能再是课堂阅读和学习中的绝对权威,也不能简单地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教师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与合作者合作。

1.3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氛围枯燥乏味是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排斥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优化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阅读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选择问题情境教学的内容,采用深刻有内涵,容易引发小学生思考的素材。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实际生活切入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得学生对于课堂语文阅读产生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 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发生巨大变革的现代,对语文老师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要求也有很大变化。面对新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式。

2.1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合作性阅读”意识。“探究性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在课堂阅读的过程中能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探究性阅读意识的养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课堂阅读效率与阅读能力,为中学阶段各类需要探究性学习的学科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认识到探究性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意识与能力。

“合作性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文章的研读以及问题的讨论。在课堂中进行合作性阅读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与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碰撞,思维变得更加活跃。通过合作式学习,学生和教师可以自主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阅读学习环境,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话,学生可以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锻炼阅读思维能力。

总之,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教师要不断地思考、学习、实践、总结,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2.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他们在小学学习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为终身阅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在建设书香社会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不断推动书香校园的建设,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指导学生举办读书角,在读书角学生能够相互交换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不断学习他人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学习技巧。

2.3合理地运用现代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每节课教材的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也不同,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最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读、思、论”结合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朗读、思考、讨论的教学方法。

2.4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运用课堂评价语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和课堂的需要进行巧妙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学习,让课堂评价语言发挥其真正的魅力,让被评价的学生得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提高他们的阅读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语文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23.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