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概念规律探索地理教学

2017-10-20刘育中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规律概念方法

刘育中

摘要: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基础,掌握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学好地理的关键。本文通过阐述学习地理概念和规律的重要性,弄清概念来龙去脉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中学地理教学中概念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地理概念;地理规律;有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00-02

Abstract: geographical concepts and laws are the foundation of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nd mastering them is the key to learning geograph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geographical concepts and laws, and clarifies the necessity of the origin of concept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method of concept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Key words:geographical concept;Geographical laws;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学习地理最根本的是要学懂概念和规律。同时要把“师生间不断相互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地理教学的主要方法,即问题法教学。下面就中学地理教学谈几点认识:

1 学习地理的关键是学好概念和规律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以一些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来揭示这门科学的规律,再把这些规律应用于实践。例如:没有太阳辐射、晨昏圈、太阳高度、自转公转、大气环流、水循环等概念,就不可能形成自然地理;没有区位、农业生产、城市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概念,就不可能形成人文地理。因此,学好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关键。

2 要弄清概念的来龙去脉

概念是反映客觀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思维,是在众多零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性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理性认识。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一条规律的发现,都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要有一个从含糊到确切、不断深化的过程。现在学生学习这些基本概念和规律,当然不要和发现者走完全相同的道路,但是让学生懂得提出概念是客观的需要,而且要应用到现实中去,是绝对必要的。

3 运用有效的方法教学

3.1探索法。教师依照课程标准决定每一个课题。在介绍新概念或者新规律时,可以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在这里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至关重要,是要在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要针对课题,要能够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概念和规律上来。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而且经过努力能够初步解决的。一些问题的答案能够在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后得出来。另一些问题则需要学生经过分析、概括所观察到的现象,或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推理,从中探索答案。在探索中学生一时得出的看法很可能是片面的,有时是错误的。但这并不是坏事。他的认识可以在继续探索中或在与同学的讨论中得到补充或修正。这样,他将受到批评,自我批评,甚至自我否定的锻炼,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他还将体会到,一度得出的认识是否确实可靠,是需要经过验证的,只有得到多次验证的假说才是规律。

3.2问题法。有一些地理课题,与之相关的现象,学生既没有经历过,一时也没有条件实验研究。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教师也应做问题法讲述,即讲清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为解决问题曾建立怎样的假说;假说是怎样得到验证的;也可以讲曾有些假说是怎样被推翻的;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矛盾是怎样解决的等等。有时还需要说明现在还存在哪些困难。像这样围绕部分材料,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地理学史,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事情的发展经过,还能使学生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4 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

在学生对一个概念或一条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该怎样用恰当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它们。概念和规律是语言的内容,而语言是概念和规律的表述形式。如果对一个概念或规律还不清楚,就无法用语言表述。反过来,在修改完善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中,能使人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它的内涵。对于概念和规律的表述,应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目的。

5 要注意及时反馈

学生第一次接受一个概念或规律时,只能说他对这些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教师要给学生提出疑问的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题,表扬那些提得出问题、特别是能够在关键处提出问题的学生,一些问题可以提交给全班同学,引起大家的思考,经过讨论使问题得以解决。必要时,教师可以参加讨论,起到启发和指引方向的作用。但要注意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考和争议。

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再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或组织学生讨论。一些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能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得到澄清和纠正。

6 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后完成,就是为了使学生得到练习运用的机会。因此,学生完成作业也是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良好途径。

学生拿到题后,一时看不懂题是常有的事,那就要再看,要仔细研究,直到看懂。必要时可以向他人请教或讨论。但是绝不能在还不甚理解题意时就开始乱写,这是毫无意义的行动。学生看懂题后,一时还想不出解决的方法,是正常现象,这时,他应该再学习,再思考,总之再想办法,往往就能够自己找到解法。在这里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中,他将会受益匪浅,并从中感到快乐。

解决问题必须要有根有据。解题后应对自己的答案充满信心。但是也应允许出现错误。这时应指导学生抓住错误不放,向自己提出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何在?若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从中吸取教训,保证今后不会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这岂不是好事?

总之,只有教学中找准了方法,我们才能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后劲的学生。这既是为了学生个人的一生,也是为了社会,为了国家。

参考文献:

[1]崔占武.探索地理教学规律 培养提高学生智力[J].才智,2011(19):89.

猜你喜欢

规律概念方法
找规律
古代的时间概念
巧解规律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找规律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