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职《高级办公应用》课堂实效初探

2017-10-20于敏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组员协作驱动

于敏

摘要: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需要大量能够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一线的计算机人才,这给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带来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需求,统筹兼顾并改进中职生不尽人意的学习现状,这要求老师提升课堂实效。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在中职高级办公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切实的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参与度;小组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042-01

Abstract: computer technology is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of society, which requires a large number of computer talents who can directly engage in production, servi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which bring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o computer education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How to adapt to the needs, take into account and improve the unsatisfactory learning statu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improve classroom effectiveness.The task-drive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senior office application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s promoted students'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task-driven collaborative learning;Participation;Group learning

1 为何要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课程,形式刻板,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型的课程。中职《高级办公应用》是一门入门容易、精通较难的课程。其知识灵活性较高,前后的隐性联系不容易掌握,而中职生的知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是刚上课,学生的好奇度较高,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后面随着知识的深入学习,学生的新鲜感急剧下降,注意力迅速分散,这段时间被称为教学困顿区。临下课学生的对下课的渴望上升,注意力重新回到集中的状态。分析曲线,我们发现: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在教学中,笔者应用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兴奋度和课堂参与性,课堂教学实效显著。

2 什么是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

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要求以清晰的任务目标和真实教学情景的创建为前提,使学生在探索中协作式地学习。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激励学生探索新知识和方法。此方法有以下特点:“以任务为主线,以小组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为了达成小组学习目标,可以采用调查、对话、研讨、辩论等多种形式,探索问题,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此法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小组学习的原则。课堂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每组成员4人左右。

第二、协作原则。组与组之间相互依赖,完成共同的总任务。

第三、参与原则。组员有着明确的分工,并且直接负责自己分配的任务。

第四、竞赛原则。教师关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技巧,并给予时间的限定,任务完成要求小组展示,评出课堂之星。

3 如何运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

为了更好的运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教师须将学生分组置于某个具体的任务情境中,通过相互协作、自主学习,从而构建知识经验,形成个人的见解。以下是笔者在高级办公应用课程的ppt动画教学过程中,对此法的应用。

3.1明确目标,设计任务。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中,能否成功的实现教学目标,任务的设计十分关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PowerPoint制作有主题的动画演示效果,在掌握基本的动画制作方法的同时,综合利用各种动画的插入、SmartArt图形的应用等功能,实现预期效果。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特点,先展示的往届学生设计的精美ppt主题动画,开展学生讨论,如何制作一份主题演示文稿,将课堂任务设计分解,创设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主题设计一份演示文稿。

3.2设立小组,明确分工。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进行分组,以学优生带动学困生。每个小组的4人左右,并确立小组长。小组长根据学案清单,要求成员讨论并提交小组计划,明确规定组员的任务及完成时间。如下表

项目姓名   任务时间

组员一确定主题,素材搜集,编辑文案,整理思路10分钟

组员二素材搜集,修饰文稿10分钟

共同协作(或组员三)素材搜集,总体连贯性设计,美工15分钟

3.3教师引导,学生协作学习。分工后,小组成员寻找相关资料,完成任务。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学生投入最多的精力来完成任务。

3.4交流分享,评价提升。各小组展示作品,其他小组提出问题,要求展示组现场答疑,观摩组打分,老师也给各小组作品进行打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各小组之间再次获得协助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提升操作技能。

整个教学,课堂氛围热烈。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借助课本、网络资源以及相互之间的讨论、协作,很快的掌握了PowerPoint的有主题的制作方法。

4 对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的反思

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其特点在于:

4.1提高课堂的可控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传统的计算机课堂依赖上网、游戏来拖动课堂,课堂的可控性值得怀疑。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打破了这种藩篱。

4.2课堂效率高,教学效果好。此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目标知识和能力,做到融会贯通地理解和运用。”

4.3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做中学,做中教,学为用"的有效尝试。

5 小结

与个体化的学习相比,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学生更积极、更自信。当今社会的许多工作,不再是凭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一大批能够听从指挥,擅于团队合作的人才。作为计算机学科,我们对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显得任重道遠。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徐洪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中国电化教育,2000(157).

[2]王吉庆.任务驱动之我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0).

[3]林雄.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运用[J].福建教学研究,2011(8)

猜你喜欢

组员协作驱动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协作
还是不错的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