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研究
2017-10-20陈春媚
陈春媚
社会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教育发展的进程,现如今,人们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与中职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而这无疑增加的学生的学习难度。高职院校想要保证教学质量,想要为社会建设、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财会专业人才,就必须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调整,以科学衔接中职教育,为高职教育夯实基础。
在职业教育领域当中,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分别属于不同的教育阶段,如果说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那么,高职教育可以看作是中职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的是,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职教育必须重视与中职教育的有效衔接。然而,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这两者之间的过渡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高职教育进行有效调整,不仅会阻碍高职教育的延展,同时还会影响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过程中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并不合理
在实际的职业教育过程当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教育和企业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大部分的中职教育都开设了会计专业课程。为了使会计专业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很多中职教育都对会计专业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划分。而在高职教育的过程当中,所开展的会计教育主要基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也因此会计专业划分较为笼统。正因为存在上述问题,高职教育难以与中职教育有效衔接,也因此,很多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白白浪费了大好的人才资源。
(二)课程设置缺乏协调
为了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和会计知识应用水平,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往往更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对于基础理论课程安排相对较少。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但是不利于学生构成系统化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同时也会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有效提升造成一定阻碍。众所周知,中职教育在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会根据实际的培养目标来进行教材的选择和实践课的安排,而高职教育亦是如此,彼此之间的课程设计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两个不同阶段的会计专业教育自成体系。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性大幅度削减,不仅会降低学生的会计专业学习适应能力,同时因为教育的跨幅较大,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目标衔接相对较差
在实际的职业教育过程当中,中职教育主要是在了解职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前提之下,通过会计实践教学和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有效提升提高中职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从而使会计专业学生达到初级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而高职教育主要是通过较为完整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上一定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针对性的实践训练,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以某个会计专业的岗位要求为培训要求,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全面的培养更加适应某个岗位或者职业的具有较高的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由此可知,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依次递进的,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存在一定差异,但彼此之间又有着促进联系的作用。但在实际的职业教育过程当中,由于中职教育在对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时发生了偏差,从而严重的提高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的尽快适应会计专业学习的难度,也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无法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二、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措施
(一)不断加强教育目标衔接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正确的确定职业教学目标,能够有效的引导职业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差异上,即,区别化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会计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工程师级别的会计专业人才和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过程当中,应合理地进行安排,从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层次的衔接性。中职教育可以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基础目标上,合理的增加能够使学生更加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教育内容。此外,要解决中职教育学生基础文化知识普遍较为薄弱的问题,高职教育可以有目的性地开辟第二课堂,通过系统和专业的培训,不断提升学生的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水平。
(二)有效优化专业设置衔接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会计专业的细化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的会计专业的培养要求、目标、范围并不符合规范。就一般情况而言,中职教育会对会计专业进行细化,而高职教育的会计专业划分较为笼统。因此,学生在中职毕业后步入高职院校时,很难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高級专业。因此,中职教育需要不断地扩大会计专业的教学范围,并在学生毕业之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专业选择培训指导教育,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就业倾向更好地选择高职会计专业。另外,中职教育当中的会计专业分类并不一定要在高职教育当中找到相同的升级版,这是因为在高职教育当中,对于某些岗位和职业的服务性和操作性要求并不足以专门开设细化的会计专业项目。因此,为了解决“学生不对口问题”,高职教育在开设会计专业时,不仅要注重市场的要求、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师资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同时也要考虑中职院校教学的升级需要,所设置的会计专业,必须要能够兼容一部分的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内容,在同一会计专业内设置多个岗位职业目标,然后再进行专业的培养。
(三)大力推行全新学制衔接
在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的过程当中,衔接模式的正确选择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衔接效率。中职教育和高職教育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区域的具体情况,推行更适合培养学生的全新的学制。众所周知,由于课时的限制,中职教育所完成的基础知识教学并不能够很好的与高职基础理论教学进行衔接,从而使得文化课程安排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另外,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异,所进行的实践课程的安排也各不相同。上述问题会影响中职教育的升学率,更会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实际的学制选择过程当中,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可以选择对口升学模式、3+1培养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设置深化的高职会计教育内容,打破传统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升学模式局限,全面的探索更加有效、可行的衔接途径。
结束语
在高职教育当中,想要快速的提升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就必须要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之上,明确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然后有目的地对会计专业进行整合分化,最后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推行适合的学制。除此之外,高职教育可以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力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使学生尽快地适应高职教育,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财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