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思路

2017-10-20何钦超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

何钦超

摘 要:现如今,中职生要想立足于社会,就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如何有效地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进而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是中职学校每个任课教师都必须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教学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9-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1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校各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从事各行各业信息处理工作的必修课,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处理日常事务的操作能力,并为他们自主学习以及就业做好准备。因此,对于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要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以培养并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其与社会的职业需要相适应。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 学生程度参差不齐

中职校普遍存在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学自主性差等现状。目前,中职生有以下几类学生:25%的学生基本上没接触过计算机,不会开机关机,更不会打字和常用软件的使用;25%的学生曾经接触过计算机,但凡事蜻蜓点水懂一点;25%的学生接触计算机比较频繁,但主要是上网、玩游戏、购物等;25%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Windows 7和Microsoft Office 2010基本操作……面对计算机水平差别如此之大的教学对象,教师如果不注意,将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发展,更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

(二) 教师知识更新不够、教学目标不明确

尽管该课程内容并不难,但也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操作技能,甚至还要求教师能准确把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我校该课程部分授课教师是新教师,他们一般采取边学边教的方式,由于不熟悉内容,也不熟练操作,不能明确教学目标,这种授课方式缺乏吸引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不实用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若是在刚接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时,便被逐一介绍那些抽象理论知识,如:计算机的历史、发展阶段、发展趋势、数制等,他们就会觉得非常枯燥无味,甚至连那些之前常使用计算机的学生,也会感到莫名紧张,甚至打退堂鼓。对他们来说,原来有趣的计算机变得乏味无趣了。因此,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要求,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计算机就是一种工具,而且,在短暂的一个学期里,要面面俱到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教师应多讲一些学生以后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策略

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就得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就要走“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路。

(一)教学分层化

面对学生程度的差异性,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差异性教学也是必然。

首先,将学生大致分成3个层次:a,b,c,分类指导,学生操作练习时,教师下讲台巡视,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过程中,加强对b和c层次学生的辅导,同时要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让a层次学生帮助c层次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做到生生互助,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

其次,面对弹性的学生,要确定弹性的目标。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性,教师也要把目标分层次,大致也分为3个层次:基础性、提高性和延伸性目标,要完成哪个层次目标由学生自主以及教师帮扶选择。

再次,确定了弹性的目标,就要设置弹性的任务,使任务分层和目标分层一致。设置分层式任务,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任务,从而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设置了弹性的任务,就要采用动态的评价方式。对于c层次学生要采用激励评价,对于a、b层次的学生应采用竞争评价。

另外,为了解决学生差异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进行协作互助。分完组后,同组学生座位集中,组内程度不同的学生相间而坐,便于实训操作时互帮互助,着重培养他们相互协作的意识,让他们了解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二)教师业务水平加强化

首先,教师要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知识储备,它是由多位专家多次整理、修订的,具有相对全面、完善和系统的特点。教师既要全面把握并吃透教材,又要确定重难点以及掌握前后章节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其次,教師要时刻关注计算机领域科技发展动态。知识更新速度要快,教师要吃透教材,同时还要跳出教材的框框,引导学生探索拓展新知识,从而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再次,教师讲课要更注意逻辑性,重视教学内容的衔接,突出课堂内容的条理性,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科学化、趣味化。

(三)教学内容实用化

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着重讲解那些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需要或经常使用到的知识和技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在内容上进行适当调整。

根据实际着重讲解常用技能操作。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应侧重讲授Internet应用和多媒体软件(图像、音频、视频采集与编辑)的应用,因为这些计算机技能是学生以后学习、生活甚至工作都会经常使用到的。教师适时适当讲授Internet应用的操作,让学生运用网络去搜集相关知识材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多媒体软件应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需求。其中,图像是学生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用到最多的素材之一,但通过网络下载、手机拍摄、电脑截取等途径获得的图像并不一定符合要求,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处理图像的软件。endprint

根据专业特点着重讲解未来就业所需技能操作。例如:财会专业学生以后将要从事会计行业,要能够处理记账、算账以及报账等事务,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侧重于Word和Excel的使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后将要从事幼儿教育行业,要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上网寻找相关资料、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等,应侧重于Word、多媒体软件和PPT的使用;纺织和服装专业学生以后将从事经编、花边、服装等设计工作,则应侧重于各类实用软件、Internet和电子邮件的应用……使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更大地发挥其自主性,真正做到使学生学有所用。

(四)教学手段信息化

本课程动手操作性强,教师课堂教学时,要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发挥长项将信息化元素贯穿课堂(将图形、文字、声音、视频相结合),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更容易领会并掌握。授课前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操作并灵活应用的程度还太早,还需要教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例演示说明实用的知识与技巧,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以任务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结合教师分发的任务指导书和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操作。

(五)考核内容区别化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实践和运用,因此,应采用上机考核的方式,这样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考核内容由所有任课教师统一命题组织多套试卷,对学生进行分批考核,将操作题和主观题的比例加大。试卷应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英输入、Windows 7操作、Internet应用、Word文字排版、Excel电子表格处理、多媒体软件简单使用和PPT演示文稿等内容。试卷中各知识点的比例根据各专业侧重不同灵活设置,其中,学前教育专业考核内容比例可如下分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英输入10%,Windows操作10%,Internet应用10%,文字排版20%,电子表格处理15%,多媒体软件使用10%,演示文稿25%。这样不仅能够检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情况,而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单纯为了考试而学,而不注重提高自身能力,教师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而不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的现状。

三、结语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以实践应用为主,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求和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将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案例当中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的同时学习新技能;教师要对学生的考核进行多元化评价。总之,要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術操作人才。

参考文献:

[1] 孟程.谈计算机数据库教学方法和手段 [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5(1).

[2] 霍志霞.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能力 [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0).

[3] 袁延增.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一点建议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

[4] 周祥辉.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科学咨询,2010(14).

[ 责任编辑 林 娜 ]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问题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