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在阅读中延伸
2017-10-20宋玉玲
宋玉玲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培养思维意识
在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学生只有具备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教师要以身示范,与生同读,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相机引导,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作品。
2.养成习惯,奠定思维基础
捧起书,是认真地读还是走马观花,直接影响着学生思考的效果。“不动笔墨不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思而后行”等都是良好的阅读习惯。苏教版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每册书的起始处都设计了习惯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坐下来、静下来、读下来、思出来。
3.精心设疑,促进思维发展
提问可以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思维训练的关键在于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一篇课文的重点、特点,一段文字的中心句、关键句,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这是思维的诱发点;学生“不能答”“不开窍”的难点,同样是思维的诱发点。引导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精心设计好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两个特点:问题设计具有可思考性,即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年级特点,能够让学生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思考,这种思考应该是一种真思考;问题设计具有提示性,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学生应该能夠感觉到思维的方向,在问题的提示下思考。
4.扎实训练,提升思维能力
我们应该配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及时进行阅读训练,以期巩固提高。主要包括:同类型练习迁移,适时利用同类型的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这既是对学生之前阅读效果的一种检阅,又使学生巩固了之前掌握的阅读方法;读写结合巩固提高,让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文本,模仿例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
5.利用工具,提升思维能力
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让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将自己的理解与整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既帮助学生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编辑 于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