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叫我“尼玛老师”
2017-10-20杨士森
杨士森
2015年的8月,我有幸作为北京的援藏教师到拉萨进行两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了两年的班主任。因为我们的学生100%是住校生,在青春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照料和家庭的关爱,很容易在情绪上、思想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引导、教育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就必须要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生活、文化背景和家庭愿景。
基于这样的考虑,两年时间,我走访了超过班里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家庭,真实地了解了学生与家长的需求,感受到了每个家庭的迫切愿望。其中印象特别深的一次家访,是到索朗(化名)家那一次。
索朗的家在墨竹工卡县,父母都是淳朴的农牧民,家里的地不多,且只有三头黄牛,家里人都没有工作,种田和饲养牲畜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生活有些拮据;索朗有两个姐姐,一个已经嫁人在县城打工,孩子寄养在家里,另一个也在上学,放假也不能回家。家里就索朗这么一个男孩,家长希望他能够有出息,希望他上大学。听我说索朗6科考试才140分,甭说上大学,就是上高中现在看也比较困难。他的母亲含着眼泪两次跪在地上不停地说着什么,我搀扶她起身,没说两句她又跪下。索朗和同村的伙伴給我翻译说:母亲说老师就是他的父亲,求求你要管他,求求你要教育他,他不听话你就狠狠地揍他,求求你一定要让他上学……直到我答应“我一定好好教育他”之后她才不再下跪。
那天晚上,我很久不能入睡。做藏族孩子的老师,我们不只要教他们知识,还要像父母一样陪伴他们成长,教他们做人……因为有些学生的家长根本不能对孩子的教育给予太多的帮助,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所以他们对老师给予高度的尊重与信任。我突然觉得自己作为援藏教师,身上的担子更沉重了,为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为了这些淳朴无助的父母,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工作,给孩子们多做一些事情……
因为家访中更多地了解了学生情况,我工作中对他们除了更加严格的管理与要求,更多了一份期待与关怀。我总是尽量多地跟孩子们在一起,除了督促学习与功课,还经常与他们聊聊家里的情况、父母的工作……每当有孩子周末不能回家,我都会到学校看望他们,给孩子带些吃的,用藏族特有的调料给他们煮土豆,他们觉得我做的和他们家里的一样好吃。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融洽,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又似父子。这样一来,孩子们变得更加勤奋,学习也更加努力!我接这个班时,班级总分倒数第一,与倒数第二的班级总平均分差40多分。今年中考,我们班总分已经是年级正数第三名,500分以上的同学人数全年级最多,有9人考取内地重点高中,索朗也以优秀成绩考取内地中职班,开始了他新的学习生活……
更让我开心的是,一位学生家长告诉我,她想给我取个藏族名字,想叫我“尼玛”老师,她说“尼玛”是太阳的意思,因为我像太阳一样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