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向降准重在“定向”

2017-10-20葛丰

中国经济周刊 2017年40期
关键词:降准定向普惠

葛丰

央行日前宣布,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这是继2016年3月央行普遍降准以来,时隔一年半后首次降准。

运用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支持经济/金融结构调整,是中国央行探索货币政策新路的成功创举。该创新举措所指向的现实问题是: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资金短缺更多地带有局部性、歧视性特征,也就是说,一方面,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的货币流动性总体过宽,并且已经引致产能过剩、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弊病;但在另一方面,即使在货币过宽大背景下,中国依然有大量信贷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如果再进一步具体到本次定向降准前的新情况,促使央行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原有政策的需求端变化是:今年以来由“去杠杆”任务推动,国内市场利率体系一度出现较快速上行,而这种状况倘若不加以精巧管理,金融机构在自身被迫“去杠杆”的同时,因成本考虑可能会对部分利率倒挂的领域实行信贷“猝停”。

于是央行及时准确地再次实施定向降准,其不同于以往做法的精巧之处体现在:

首先,这次降准只是一次结构性的政策微调,而且真正落地的时间要从2018年起,因此,无论从力度与时间来看,都不会产生“大水漫灌”式的政策效应,不会改变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总体取向。

其次,尽管经此实际释放的流动性非常有限,但其对于稳定、引导市场预期无疑将产生积极影响,因为通过这次调整,央行再次明确传达出灵活、弹性,并且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与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等意图信号,外界在“稳增长”无虞的情况下更易于凝聚“去杠杆”共识。

第三,这次定向降准对普惠金融业务的结构性支持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界定标准更明确,而且还创新式地给予金融机构相应调整行为模式的缓冲时间,因此,这将大大增强普惠金融领域信贷投放的正向激励机制,切实扭转普惠金融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现象。

可以说,这次政策创新是中国央行对全球金融理论与实务重新思考并探索的又一贡献。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的金融“割裂”状况由来已久、成因复杂,不可能通过一次跳跃迈过所有鸿沟。

当下对类似定向降准等结构性货币政策构成最大挑战的因素是,货币具有趋利本能及高度流动性,而这种内生的张力与央行意图实现的目标经常出现不一致。例如,今年以来,在“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态势下,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明显过快增长,1—8月累计同比增幅超过60%,其中相当比例疑似被“乔装”后违规流入楼市。

這种情况说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后续监管,以及其本身的不断调适,是一项没有终点的艰巨任务,而中国央行通过本次定向降准,体现出了对“定向”精准性、有效性的一贯重视。希望未来时月,央行能在这个挑战性课题上,为中国、为世界,创立更多成功范例。endprint

猜你喜欢

降准定向普惠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