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碗热干面!京城名设计师的爱与乡愁
2017-10-20月痕
月痕
2015年,北京东直门,设计师陈铖开了一家热干面馆,这碗普通的面,很快引爆北京城,引得陈坤、廖凡等众多知名人士前来品尝。
陈铖为何不做设计,转而成为一家小面馆的老板呢?原来,来自湖北宜昌的陈铖已北漂12年,热干面馆是他消解乡愁的地方。一次,陈铖带着病愈的母亲在香港旅游,母亲因吃不惯粤菜,茶饭不思。这一下子触动了陈铖,他的脑海里闪出一个念头:给北漂的湖北人一个“乡愁庇护所”,也让自己的爱情在京城落地生根……
遭遇人生滑铁卢,一碗热干面的味道让梦想驻留
2012年春,北京,一次朋友的聚会上,知名设计师陈铖被一位姑娘深深吸引了。对方长发大眼睛,漂亮白净,眼神温柔。见此,他主动向她打招呼,并自我介绍。
交谈中,他得知对方叫方文,大自己一岁,来自重庆市,是一位媒体人。巧的是,两个人居然都租住在同一个小区。他感慨,“正好一起回去。”是夜,他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从各自来北京的原因、漂泊的甘苦,都感同身受。分别之时,陈铖发现自己竟有点依依不舍。
陈铖1983年生于湖北省宜昌市一个工人家庭,是家中独子,父母对他疼爱有加。2001年,他考入西安一所大学读工业设计。大学毕业后,他拒绝父母对他回乡工作的安置,执意北漂。
2005年,北京第一年。陈铖找工作几次碰壁后,从小就学画画的他找到了一家小设计公司做平面设计,开始了苦中作乐的北漂生涯。
初到北京,他的生活节奏非常快,而且,薪水不高,吃不惯老北京的炸酱面与卤煮,他打听到双井一家小热干面店不错,是一位大叔开的推车小铺。这是他儿时家乡的味道。虽每次吃完,他都会拉肚子,可是他还是经常去吃上一碗热干面,以找回童年故乡的味道。其后,他跳槽到北京一家服务于外企的广告公司,做落地活动的策划,收入上涨。接下来三四年间的闯荡,让他成为了公司的中高层,主管执行部与设计部,小有名气。
艰辛的北漂生活,让他整日忙忙碌碌,而当年的同学都已成家。家人开始多方催问,为了缓解紧张气氛,每逢春节,他都带着父母出国旅行。每当父母问起他的感情问题,他总是一笑了之。遇见方文后,陈铖感情的闸门打开了。每次下班或周末有空,他会主动约方文。两人对美食都很感兴趣,约会时常在北京大街小巷的餐馆。方文对家乡的小面念念不忘,几次说:“等我以后开一家小面馆,请你做师傅!”陈铖说:“我的手艺上不了台面哈!生疏得很!”
每次到方文的屋里,陈铖都会看看她家里缺什么,哪里坏了,比如锁、门边有问题,第二次再来,就捎带着修理,在她看来老大难的问题,他三下五除二解决完毕。他这颗外冷内热的心,以及这些温馨的小细节,让同样漂在北京的方文感到了细致入微的关爱。不久,两个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这对恋人,一个做媒体,一个做设计,事业上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两个人最多的是陪伴与支持。方文经常出差,风风火火,没有一点小女生的任性与撒娇,陈铖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同时自己在事业上也如鱼得水。
2012年底,积累了许多客户的陈铖放弃了高薪工作,自己开了家设计工作室,决定单干。起初,因老客户较多,他有很多的机会,工作室做得如火如荼。然而,到了第二年,陈铖开始头脑发热,自我膨胀。一次,他与一个大客户搞得很不愉快,工作室被迫解散,陈铖遭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
眼见多年北漂打拼的成果一朝全无,陈铖不敢告诉父母,害怕他们难过的眼神,他有些茫然了。
偶尔,陈铖饿了累了就会到熟悉的小店狂吃两碗热干面。看到身边的顾客吃了热干面后抹抹嘴,又各自奔向前程,他陷入了沉思。
方文知道一切后,从未埋怨过他,待他一如从前,她不会主动提醒他伤痕的存在,只是陪伴在他左右,令他感到很暖心。他开始做图书、电影海报,试图在工作中找寻方向,可就是找不到。
2013年春节,陈铖没有回家,他累极了,便去双井那家熟悉的小店。当他走进那家熟悉的小店时,点了一碗热干面,中年老板说,“啊,小伙子,要不要加辣?”这熟悉的香气与话语,让陈铖泪流不止。他加了酸豆角与雪里蕻,坐下,快速地拌面,芝麻酱的香气扑鼻而来。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中的家乡与守望自己的父母,随后,他噙着泪水吃完一碗,再加一碗。
吃完面后,陈铖仿佛满血复活,他思考了很久之后,开始给外企、圈內名人等设计海报。同时,他规定只接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在他脚踏实的努力下,他的声誉在慢慢恢复,圈内人对他表示肯定。
为妈妈做面的启示,京城设计师又要折腾
2013年底,正在忙于设计的陈铖突然接到父亲的来电,母亲突患疾病,他赶紧接母亲到北京治疗。等到了医院检查后,陪母亲做静脉管曲张手术,他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着。手术十分顺利,他一心陪伴,母亲如期出院,回乡静养。
春节期间,他带着父亲和大病初愈的母亲去国外旅行。一路上,陈铖悉心照料双亲,但父母不习惯当地饮食,一直到最后一站香港。
这天,他带母亲在海港城买东西,旁边是尖沙咀湖北街与宜昌街,母亲以为这里必然有湖北菜吃。他们逛完整条街,发现根本就没有一家湖北菜馆!于是,他们只好在宜昌街一家餐馆里吃粤菜。在餐桌上,他拍着胸脯说,“妈,以后儿子在这里开一家湖北菜馆!让你们能够吃到地道的湖北菜与正宗热干面!”母亲开心地笑了。
这次的经历,让陈铖想起了他和方文的约定,两年前,方文计划开家小面馆,一直没有动静。回北京后,他对方文说:“我要开家面馆。”方文问:“那你做什么面呢?”他说:“我做热干面!”方文听罢,鼓励道:“你放手去做吧!我支持你!”
在湖北,陈铖吃过武汉、荆州、宜昌的热干面。但他并未遵从热干面起源地武汉的做法,最后还是选择了宜昌热干面,因为宜昌是他的故乡。
然而,父母坚决反对,他们不理解儿子,先是放着宜昌稳定工作不干去北漂,成了设计师又辞职创业,开工作室,现在又要做面条,简直不可理喻!陈铖并不辩解,他相信时间能消解一切。
2015年5月,陈铖回到宜昌。他事先得知,上世纪70年代,宜昌有家大企业专门派了师傅去武汉学习热干面手艺,然后在当地开了一家餐厅。那对做面的老夫妇,在宜昌老解放路一做就是三四十年,卖得特别火爆,经常排队。
陈铖连家门都没入,直接登门拜访,要求其收留为徒。他对老师傅讲述了自己北漂十年,打算做热干面的决心,老师傅有所触动:“那你明天四点就来。”陈铖一愣:“那么早?”师傅点点头:“是啊,你想学好,就要从一开始做起。”
第二天一大早,陈铖就如约而至。他从扫地开始做起,铲煤,料理后厨。最后,考验一月后,师傅看到他每日学习,一天不落,是好苗子,于是,索性管他吃饭住宿,教他开始打面。
做一碗地道的热干面十分考究。首先从食材开始,纯手工制作的碱水面,面条根根纤细,筋道不易断。其次,做一碗热干面,需经过下适量面入锅、热面、沥面、干燥等程序,让面条达到蓬松、不粘、滑爽的状态,完成掸面。然后,将面条在一锅开水里烫个几秒钟,一次加入多样佐料,这都需要恰当的时间把握。待面出锅后,迅速淋上芝麻酱、香油、葱花,快速搅拌直至芝麻酱沾上每一根面线。每天凌晨四点陈铖就按时前来,在厨房忙个不停,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就这样,拜师三个月后,他终于做出了一碗满意的、饱含乡愁的喷香热干面。师傅评价他,“没想到你坚持这么久,而且能够忍下来。我佩服你!”这时,陈铖才知道,他是师傅的第三位入门弟子。随后,他返回北京,与方文开始筹备面馆的事宜。
2015年7月,陈铖开始以设计的心态来看待热干面。他很快发现,在北京,做一碗正宗的热干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方水土一方美食。北京最好吃的是炸酱面与烤鸭,热干面难以做出湖北的味道。于是,他下了决心,在用料上下功夫:将辣萝卜丁和酸豆角从湖北运来,麻酱纯用芝麻酱,不勾兑便宜的花生酱,这样才能保证口感。
因为北京温度跟湖北差别很大,所以用什么样的碱水面就很关键,陈铖和厨师摸索了很长时间。
他发现,由于北京空气干燥,导致面条制作出来后发干速度过快。而且,面条的粗细需要精确到微毫米。他尝试了很多,还是以失败告终。
后来,陈铖发现,北方的面粉比南方还要好,用湖北的原料、配方在北京制作面条,不但新鲜,且弹性要更好。他认为,自家面既然生在北京,应有北京特色。于是,他通过各种配比,以北京面粉制作热干面,比正宗湖北热干面要细一点,但口感不逊色于对方。
他请了一位洪湖的热干面师傅做搭档,两人经过两个月实验,最终成功了。
开一家热干面館,寄放那12年的爱与乡愁
2015年10月初,陈铖在东直门租了个30平米的居民楼一层房间。他租不起商业店面,只能打擦边球,而就是这样的小店面租金居然非常昂贵。于是,他花光了大半积蓄开了这家“过早”面馆。过早,在湖北话里,是吃早饭的意思,非常的郑重。他的面馆一天做两批,午市晚市,现做现卖。
然而,因为选址不符合规范,居民楼做商业施展不开。他要应付邻居投诉、城管警告、同行骚扰等。陈铖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也没有与街坊邻居打交道的经验,一度焦头烂额。后来,他问开高档酒店的朋友,发现他们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营业后,方文经常过来帮忙。而且,她很快吃面上瘾了,隔两天就来吃一次,“帅哥,一碗热干面!”陈铖很感动。他这里只卖原味热干面、莲藕排骨汤、醪糟蛋酒、绿豆汤及小面窝等湖北早点风味,但方文毫不在意。
酒香不怕巷子深,开业仅仅一周,店里生意就好了很多,但请的洪湖师傅年近六十岁,其心脏突然不适,他要急着赶回武汉让妻子陪他看病。在离开北京那天晚上,他对陈铖交代了做面的要诀,而陈铖只在宜昌学了三个月,对调料方法、排骨汤的熬制等等,并无独立的操作经验,这一切的变故,让他不知所措。
十万火急之际,得知消息的方文请了一个月的假来店帮忙。在小小的厨房,两个人负责从切肉、定菜到煮面、烫面、熬料、炒料全程。每天早上,他们五点到店里,开始准备食材,到十点半开门营业,下午暂歇,直到晚上十点才关门,两个人连轴转。等到收拾完,已经是夜里十一二点。出门,北京的夜已深沉,两人疲倦不已。回到出租屋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睡三个小时。第二天早上,醒来继续,义无反顾。
在外人看来,完全看不出一个曾是设计师,一个是明星经纪人,他们忙疯了,差不多到了崩溃的边缘,体力严重透支。
第一天总算撑过去,但第二天怎么办?连个服务员也没有,实在是应付不来。他们四处打电话请朋友来店里帮忙。不久,方文还真的请来了一个朋友,这位朋友是一个电影演员,颜值又高,高高兴兴地来店里收银端盘子做服务生。第二天营业时,一众客人看着呆了。高颜值的厨师煮面,高颜值的服务员端盘子收银。于是,大家都乐了。而陈铖与方文相视一笑,如释重负。
一周后,洪湖厨师带着团队从武汉回来。他对陈铖道歉:“在店刚起来时,身体不好,对不住啊!”随后对陈铖伸出大拇指,“你能熬过来,好样的!”陈铖笑:“幸亏救兵来解围了,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能撑多久。”
10月13日,演员陈坤前来品尝,吃过热干面后,他拍着大腿就发了一条微博:“好吃,老板帅,店舒服。推荐:热干面,莲藕汤。大家收藏,不谢,我是雷锋。”还附上了面馆的详细地址。很快,面馆生意火爆。
面对人流,陈铖与方文及两个师傅有点承受不了。忙碌的他清醒地认识到,明星效应只是一时,做好面才是硬道理。
正是这一碗面,点燃了许多湖北人的乡愁,曾经有三位食客在吃面时哭了。其中一个还没吃两口,就端着面直接找到做面的师傅:“这就是我小时吃的味道,我好久没吃到了。”
2016年2月,在经营四个月后,陈铖考虑再三,决定将面馆搬迁至三里屯附近。在方文支持下,经过店面升级,将原先30平米扩展到100平米。本职是设计师的他,亲自参与了餐厅的设计。餐厅的桌椅用的都是原木,再加上绿植的点缀显得十分质朴、清新。然后,陈铖自己出马当店铺模特,将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作为宣传画贴在墙壁上。店里还增加了三鲜豆皮。一经推出,大受欢迎。于是,“过早”小面馆就有了两大招牌:原味热干面+帅哥老板陈铖。
2017年春,有北京的顾客去宜昌出差,专门找到陈铖的老师傅的面馆吃面,还专门把拍的照片给老师傅看。老师傅对陈铖夸赞连连:“没想到我这个徒弟有出息了!”陈铖对来北京看他的母亲说,“妈妈,你想在香港吃面的愿望没实现,但在北京,我已经实现了。”
在陈铖心里,做一碗正宗热干面,其中蕴含着湖北人特有的豪爽粗犷,也有对调料等处理的细腻细心之处,多一分不行,少一分则不够。简单、明晰、温暖,对母亲、对爱人、对事业都倾心付出,这也是他对自己北漂12年的乡愁表达。
(应当事人要求,方文为化名)
编辑/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