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剂组合对小麦防病增效试验
2017-10-20张俊华彭光勤张
张俊华 彭光勤张 建 李 奎
(1.湖北省宜城市植物保护站 441400; 2.湖北省宜城市小何镇农技推广中心 441400;3.湖北省宜城市农业执法大队 441400; 4.湖北省宜城市雷河镇农技推广中心 441400)
新药剂组合对小麦防病增效试验
张俊华1彭光勤2张 建3李 奎4
(1.湖北省宜城市植物保护站 441400; 2.湖北省宜城市小何镇农技推广中心 441400;3.湖北省宜城市农业执法大队 441400; 4.湖北省宜城市雷河镇农技推广中心 441400)
通过大田示范,明确“四冠+芸天力+芸乐收”新药剂组合对小麦控病增产增收效果以及施用该组合后麦田农药减量情况,同时探讨“四冠+芸天力+芸乐收”组合药剂在小麦上最佳使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防治对象及试验药剂
防治对象为小麦纹枯病。试验示范药剂由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芸天力(芸苔素内酯0.01%可溶液剂);芸乐收(芸苔素内酯 0.01%可溶液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助剂);四冠(0.7%苯醚甲环唑+0.7%咯菌腈+0.5%氟虫氰+7.6%噻虫嗪)。
1.2 气象资料
小麦播种时间为2016年10月20日,播种时阴天无雨,播后2h有小雨,平均气温19.5℃。播前4d内为晴天;播种后的10d内持续小雨。
1.3 试验地及品种
试验地为宜城市郑集镇金铺村。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于2016年10月20日播种,每667m2播种量为18kg。
1.4 处理设计
设3个处理,分别为新药剂组合示范区、农户自防区、未防治区。
处理1:新药剂组合示范区。播前采用四冠+芸天力拌种,药种配比:四冠10mL+芸天力1mL拌2kg小麦种子;小麦拔节期每667m2采用芸乐收(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0mL+25%吡唑醚菊酯乳油15mL+10g助剂)1袋进行一次喷雾;孕穗期每667m2采用芸乐收1袋进行一次喷雾;扬花灌浆期采用芸天力10mL/667m2+麦康泰(35%甲硫·氟环唑悬浮剂)100g/667m2进行一次喷雾处理。示范面积1.33hm2。
处理2:农户自防区,由农户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病虫防治和管理,面积0.33hm2。
处理3:空白对照,面积667m2。
1.5 施药方法
新药剂组合示范区施药时间:(1)2017年2月17日小麦拔节期每667m2采用芸乐收1袋进行一次喷雾,施药时天气晴好,南风2级,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人工施药;(2)2017年3月16日小麦孕穗期每667m2采用芸乐收1袋进行一次喷雾,施药时天气晴好,微风,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人工施药;(3)2017年4月14日小麦扬花灌浆期采用芸天力10mL/667m2+麦康泰100g/667m2进行一次喷雾,施药时天气晴好,微风,采用无人机施药。
1.6 田间管理
大田田间栽培管理与当地一般田块的农事操作相一致。病虫防治管理按试验设计进行。
1.7 调查与统计
在冬至之前,调查示范区麦苗分蘖、苗情及处理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病情调查在小麦拔节期和灌浆结束期(叶片枯黄前)各调查1次,每个试验处理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记录病情严重度,调查小麦纹枯病。
1.8 防效计算方法
注:Ai——各级病株数
i——相应病级
M——调查总株数
注:CK——对照区病情指数
PT——处理区病情指数
2 结果分析
2.1 防效分析
2.1.1 小麦拔节期防效调查
表1 小麦拔节期各处理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2017年3月2日)
小麦拔节期防效调查与分析见表1。试验表明,新药剂组合示范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87.42%,超过80.0%,防治效果好。对纹枯病防效示范区比农户自防区高15个百分点以上。示范区内纹枯病病株率为8.67%,比农户自防区病株率低9.0个百分点,比未防区低55个百分点以上。示范区内纹枯病病指为1.87,比农户自防区病指低2.33,比未防区低13.1。因此,在小麦拔节期前(生长前期),新药剂组合对小麦纹枯病的控病效果理想。
2.1.2 病害发生定局时防效调查
病害发生定局时防效调查情况见表2。试验表明,新药剂组合示范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70.98%。对纹枯病防效示范区比农户自防区高15个百分点以上。示范区内纹枯病病株率为12.33%,比农户自防区病株率低8.7个百分点,比未防区低35.3个百分点。示范区内纹枯病病指为10.67,比农户自防区病指低5.6,比未防区低26.0。根据田间调查,新药剂组合示范区内小麦纹枯病枯白穗率达到3.7%。由于小麦白粉病、赤霉病、散黑穗病在示范区、农户自防区发生轻,故未作调查分析。
表2 病害发生定局时各处理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2017年5月2日)
2.2 小麦长势及产量结构分析
2.2.1 苗情分析
根据田间观察,新药剂组合示范区在苗期,麦苗长势好,叶色深绿,生长健壮,分蘖力强。由表3可知,平均每m2麦苗分蘖数624.0株,示范区比自防区多36株,比CK多233.3株。对照区(CK)麦苗长势弱,叶片发黄,分蘖力较差。
表3 各处理冬至苗调查表(2016年12月20日)
2.2.2 产量结构分析
由表4可知,新药剂组合示范区产量结构较优。一是有效穗多,平均有效穗45.8万穗/667m2,比自防区多5.6万穗,比对照多8万穗;二是穗粒数高,平均每穗粒数31.0粒,比自防区高3.8粒,比对照高7.4粒;三是千粒重较重,平均千粒重40.4g,比自防区重1.1g,比对照重1.5g;四是田间实产高,平均实产 466.3kg/667m2,比自防区高77.4kg,比对照高 166.0kg。
表4 各处理产量构成调查表(2017年5月15日)单位:667m2
表5 各处理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表单位:667m2
2.3 效益分析
2.3.1 增产增效明显
从表5可知,示范区增产增效明显。示范区比农户自防区增产77.4kg/667m2,增产19.9%;示范区用药成本为97.6元/667m2,自防区用药成本58元/667m2,示范区比自防区防治成本平均高39.6元/667m2;尽管示范区比自防区防治成本高,但示范区比自防区平均增产19.9%,经济效益示范区比自防区增收138.4元/667m2。
2.3.2 农药减量明显
示范区农药施用总量289g/667m2,自防区农药施用总量950g/667m2,示范区比自防区农药施用总量降低69.6%。
2.4 试验对环境的影响
新药剂组合对示范区及试验示范区周围环境安全,未发现不安全的问题。
2.5 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影响试验示范结果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在实施本试验示范过程中雨水雨日比常年偏多,并且在麦苗越冬期(2016年冬季~2017年早春)气候偏暖,这样的气候条件既有利麦苗生长,也有利纹枯病发生,2017年小麦纹枯病发生比历年重。气候因素会对试验示范真实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在试验示范区进行田间施药时,施药过程中受到2级风的影响,所施药液出现了少量飘移,对试验示范真实效果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 结论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一是减药增效作用显著。在小麦田施用新药剂组合具有减药增效作用,效果比较理想。新药剂组合示范区比农户自防区增产19.9%,增收138.4元/667m2,农药施用总量降低69.6%;二是控病效果好。在小麦生长前期(拔节期前)控病效果较好,防效达85.0%以上;在小麦生长后期控病效果达到70.98%,田间出现了一定白穗率,控病效果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对小麦生长促进作用:新药剂组合能促进小麦健壮生长、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另外,新药剂组合对麦田及麦田周围环境安全。
总体上,在麦田施用新药剂组合后能促进小麦增产、农民增收,值得大面积示范推广。考虑到气候因素的影响,该新药剂组合对小麦病害的控制作用,还需进一步试验。
4 建议
新药剂组合在麦田上使用技术如下:播前采用四冠+芸天力拌种,药种配比:四冠10mL+芸天力1mL拌2kg小麦种子;小麦拔节期采用芸乐收1套/667m2进行一次喷雾;孕穗期采用芸乐收1套/667m2进行一次喷雾;扬花灌浆期采用芸天力10mL/667m2进行一次喷雾处理。
S481+.9 文献识别码:B
1005-6114(2017)05-010-003
2017-06-26
张俊华(1973-),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