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供水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节能应用
2017-10-19黄灿
黄灿
【摘要】传统的采用水箱方式的二次供水由于水质污染、浪费严重等问题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城市的用水需求。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各种技术的不断更新,已渐渐推行无负压一体化设备进行二次供水。由于无负压供水一体化设备供水能够保证水压、水流稳定,节能、节地、无污染的优良特性,得以被现代高层建筑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无负压供水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节能应用。
【关键词】无负压;供水;高层建筑
引言
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住宅的增长曲线也一路上扬,公众对水质、水压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供水矛盾也日渐突出,原有的水箱式二次供水系统与公众对供水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使得二次供水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壓力与挑战。为了缓解城市二次供水系统的现有压力,新型的无负压供水系统应运而生,既节能又环保,并且卫生、供水稳定,切实保障了供水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对于提高供水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负压供水系统存在的优势
无负压供水系统使得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无负压供水系统供水能有效避免水源的二次污染。因为整个供水过程中都是在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水质安全得到了保障。无负压供水系统由于是模块化组装,所以施工现场安装比较简单,比起传统的供水系统施工难度低,施工周期短。微机自动控制,在变频调速下运行,管理完全不需要人为干预,十分智能。无负压供水系统是对传统供水系统的极大程度上的革新与改良,在保留传统供水系统优点基础上进行了关键难题的破解,是二次供水系统中较为先进的供水设备。
二、无负压供水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节能应用
1、变频技术的节能
由于可以充分利用自来水管网的压力,采用供水专用变频器,多点U/F曲线技术,超越模式技术,大大降低了对电能的耗损。变频调速使水泵在微机变频控制下,根据供水的压力来智能化调节水泵的运行频率,从而起到智能化调节水泵的运行频率,从而起到智能化调整水泵运载负荷的作用,与其他供水设备相比,节能可达30%-60%以上。
2、水资源的节约
设备为全封闭结构,彻底杜绝了传统供水方式的跑、冒、滴、漏现象,同时也节省了定期清洗用水,设备为全封闭系统,取消了传统供水方式二次污染的主要环节,保证了水质稳定性,并且所有与水接触的部件全部采用食品级304不锈钢材质,保证了不会产生新的污染。
3、小流量的节能
小流量保压及微量用水调节技术,在设备上配置了小流量保压系统,在用水量低于高峰用水量70%时自动启动小流量保压供水系统,进入小流量保压供水状态,从而达到节能目的,据长期的科学测试,节能达20%以上。
4、运行设备及投资费用的节约
设备可以直接接到市政自来水管网上进行二次加压供水,不需要建水池水塔,省掉了水池水塔的修建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此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可通过远程监控终端采集及光纤传输,将各个小区的无负压设备运行状态、安防系统、水火预警系统等数据集中发送到管理平台上,通过WEB-SCADA系统、手机APP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数据、远程操控,达到了管理人员高效、快速、准确的响应及决策,提升二次供水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了远程智能化管理的目标,最大程度的保障高层住宅二次供水安全。无需人员值班,节省了不少的管理费用。
5、节能环保
无负压供水设备充分利用市政自来水管网的压力,利用变频调速,水泵电机在微机的调控下,依据自来水管网的压力来调整电机的转速,仅对于自来水的供水压力和所需要压力进行压力补充,节能效果显而易见,具体分析如下:以某项具体工程为例,该项工程属于一类高层建筑,一层至顶层全部为住宅楼。住宅部分生活供水系统分可区分为高、中、低压区和直供水区4个系统:直供水区为1~4层,低压区为5~12层,中压区为13~19层,高压区为20~25层,生活供水水源是由市政自来水供水管网提供,市政供水管网输出端压力一般可达到0.32MPa,以往的传统的加压区是由设置在高层建筑室内水泵房的生活供水泵组,抽取低位水箱内的自来水至屋顶高位水箱,再通过高位水箱的重力流供给,2个生活用水调节水池分别需要120~150m3,该种供水系统现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现代化城市供水需求,综合节能和环保等技术要求,并经专家论证后,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解决该工程的供水问题是首选。
结束语
目前来说,无负压供水系统是比较先进的供水系统,而且高效、节能、环保。虽然我们提到无负压供水系统依然存在着部分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技术的革新,研究的深入迎刃而解,届时我国的供水系统将更加科学与先进。
参考文献:
[1] 孙益欣. 无负压供水系统的研究[D], 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肖丹,刘彦华,何芳. 无负压供水系统在佛山供水管网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5).
[3] 刘辉. 无负压供水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