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原则
2017-10-19童明佳
童明佳
教学评价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它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大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大部分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由于教育体制的某些重要环节的滞后性、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问题影响,教学评价指导思想还未转变为“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为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现状
(一)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
目前的教学评价的对象一般为学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必然是学习者。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评价的出发点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等。
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把教师放在主导核心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因此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目前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只为考核教师服务,而忽略了对学习者的影响。
(二)评价的范围与范围界限
传统教学评价由于直接受制于学科课程及其对测验的规定,它仅限于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范畴。这样,非学科课程(活动、实践和学科课程规定之外的任何创新行为等)即使系统地付诸实施,在实践中也缺乏对其过程和结果的系统监控和评价。
从评价的范围界限看,一般的教学评价只能限定于各个孤立设置的分学科科目,不能涉及科目之间的整合,因而也没有与培养规格和目标的整体表述保持"总体目标→评价"的一致性和系统性。因为,各分数的简单相加并不能综合反映教育目标的整体实现状况。
(三)评价的结果表述形式
传统教学评价是以数字或文字等级(如五分制、百分制或字母和汉字等级)及相应的预期准绳为尺度给予表述的。这些数字或文字的终极含义,仅仅间接地推测学生(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是否或在怎样的程度上实现了预期准绳所规定的水平,无法直观和实在地论证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实绩表现。
(四)评价方法
目前大学的教学评价方法比较单一,最常用的是测验的形式。然而,一般教学中的测验具有统一性、一律性、精确性的特点,这就势必导致测验的内容以记忆性的东西为主。此类评价由于测验设计中这些特定属性的规定,它在本质上构成了思维的闭合导向。这与现在大学课堂所倡导的创新和个性发展在本质上要求思维的开放导向相矛盾。
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
有效地教学评价,可以调节、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沿着预定目标发展,同时也会为学生创造一个体验成功欢悦的好机会,并为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多元性原则
从评价对象上来看,“评教”是为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评学”,根本目的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此不仅改建教师的教学方案,还要改革学科的教学内容,甚至教学目的。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两个评价对象可以同时执行,以达到评价全面完善的效果。从评价的结果表述形式来看,数字或文字等级描述的评价结果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的需要。呼之欲出的是更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表述形式,比如创建学生学科的档案袋等等。
(二)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强调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色彩,作出实事求是的价值评判。因为大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可塑性大,对评价是否客观公正非常敏感,如果评价是公正的,会使他们增强学习信心,反之,则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不良的后果。
(三)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另一种是人文评价。现代教学评价中,教学测量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指标+權重” 的定量评价方式逐步成为教育评价主要操作模式。这使评价更为科学化。然而,学生素质的某些侧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处理,诸如创新个性或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新的教学评价需要汲取上述两种体系的优点,使之相互配合,互相借鉴,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范畴。
(四)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是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学评价用动态的、发展的方法去评价同样是动态的、发展的评价对象,注重学习过程,淡化学习结果。在评价的结果表述形式上也要贯彻发展性原则,要让评价最终的受益者,即受教育者能看到自身发展的意义与潜力,为进一步的发展树立信心、打下基础。同样,评价方法突出可发展性,也是为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依据。
(五)全面性原则
所谓全面性指的是教学评价必须全面、全员和全程(课程和过程)采集和利用与学生各项知识与技能发展有关的评价信息,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全部学习、教育的动态过程。评价的信息来源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拓展到了学生各种发展的培养空间(例如实践教学等)。评价也不再仅由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采集学生发展的信息,而是设计各种评价工具,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作者单位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