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大型企业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2017-10-19李玲
李玲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舆论在形成机制、传播方式和舆论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舆论传播主体由“多元”分散向“多对多”的互动转变,企业职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接受心理日益个性化、多元化。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企业政工部门更需要及时深入了解职工舆情民意,积极协助企业把一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进一步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才能在参与创新企业管理、稳定大局和形成企业“大舆情”工作格局中发挥发挥重要作用。
一、网络新媒体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
良性的媒体传播,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稳定;反之,则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对网络舆情的有效跟踪和控制管理,成为目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当前,公民意识、公民觉悟、公民精神正在迅速崛起和觉醒,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往往一篇文章就引发一个系统的社会问题或者现状。
当前,我国网民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大不相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大相径庭,这就难免造成对立,矛盾,甚至以讹传讹。同时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匿名性、流动性和开放性,使得新媒体的大量信息不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就可以即时发布,甚至最终演变成为震动各界的舆论“海啸”,短时间网民意见铺天盖地,指责之声不可收拾,这些网络舆论压力同时将政工各族推到了风口浪尖。
另外,政工组织对来自网络新技术、新思想的应对或多或少有应接不暇的疲态,究其原因,是因为政工组织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存在三大误区:在认知理念上,将网络舆情视为“敌情”,把自身摆在了职工和网络新媒体的对立面上;在操作层面上,对舆情反映的问题存在侥幸心理,采用“围、堵、截”的方式进行隐瞒或切割,一味在公关手段上下功夫;在善后工作上,止步于平息特定事件,而缺少对造成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反思和整改。
二、有效应对网络舆情负面影响,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集聚地,其正能量有利于职工表达自身诉求、政工部门掌握职工情况,其负能量则会扰乱正常的企业和社会秩序,影响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如何研判和應对网络舆情,把握网络舆论引导权,消除网络舆情危机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在网络监督下更好地发挥政工组织作用,是各级政工组织必须深入研究、正确对待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实践:
(一)畅通舆情信息汇集渠道、加强舆情信息综合分析
1.探索建立“三员一会一报”职工舆情工作机制(即设立职工舆情信息员、职工舆情中心员、职工舆情信息联络员,召开舆情分析例会,编写《舆情简报》)。一是在班组配备一名专(兼)职的职工舆情信息员,每周报送舆情信息;二是从各党支部、分会中选择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字功底和较强分析能力的职工群众,设立基层“职工舆情中心员”,登记建档,每两周反馈一次所属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三是从不同部门选择代表,建立企业职工舆情信息联络员,每月向上级报送企业职工的舆情动态。通过在这三个层次的人群中设立舆情工作人员,构建舆情信息汇集网络,使收集舆情信息的触角更加灵敏,保证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各阶层群众的思想动态。
2.建立健全舆情信息收集工作制度。一是厂矿级坚持每两周一次的舆情分析例会制度。二是每月对各单位上报舆情数量进行通报,对年度舆情信息工作突出的中心员,给予奖励。
3.在通过舆情信息汇集网络收集的基础上,政工部门同时要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深入到最基层的群众中,了解和掌握尽可能多的第一手资料,真正反映客观事实和群众呼声。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调研制度、群众信访接待日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等,开辟同职工群众联系的渠道,让职工群众有说话之处、诉苦之处。要固定专人加强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型传媒的管理监测,组织力量开展信息筛选、汇集、整理和分析,编写《舆情简报》及时报送上级组织以便决策参考。
4.加强涉网平台和队伍建设,建立舆论引导主阵地。企业在条件成熟时,應尽快加强企业网站建设。同时设立维权问答、在线咨询、投诉反馈等栏目,及时公布权威信息,反应热点问题,占领网络舆情引导的制高点,扩大在网民中的影响力,提高企业网站的舆论引导能力。目前以中工网、江苏工会网等为代表的工会网站推出的中工博客、用工信息交流专栏等特色栏目,彰显媒体特性和互动特点,吸引了大批职工“粉丝”。例如,四川工会法律援助微博,更新迅速,互动频繁,通过维权QQ315,第一时间倾听职工的维权诉求,并取得工会组织微博维权成功案例。要抓好宣传队伍建设,打造舆论引导主力军。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政工组织必须利用其传播快捷、涉及面广、影响巨大的特点,扬其长、避其短,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提高正面舆论引导力,削减负面舆论破坏力。
(二)建立源头防控机制
要确保宣传战线不断扩大,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力,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过硬的企业局域网、互联网新闻宣传队伍,必要时可设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处,吸收政治觉悟高、工作作风硬、文字能力强、网络水平好的生力军,组建企业“网络舆情监测及信息评论员”队伍,及时捕捉网络舆情动态,专门应对涉及企业和职工权益的网络危机,逐步培养一些企业网络界“意见领袖”,在各种论坛里针对企业的热点话题发出主流声音,有效消除公众情绪化、非理性宣泄带来的消极后果。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一方面快速、准确、透明地在本企业“一报一台一网”等主流媒体发布权威信息,占领网络舆情高地,使小道消息无法在论坛、QQ群里蔓延传播。
(三)及时进行网络舆论软引导
政工工作人员在了解职工队伍舆情的同时,采取跟帖、评论等方式,对网络上出现的不良信息和观点进行正面的“软引导”。所谓软引导,就是不直接宣讲法律和政策,而是从一切有利于解决问题、有利于维护职工群体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企业稳定的角度,采取各种形式,对形成舆论的基本事实、对网络上的各种评论进行评论和反评论,从而将不利舆论引导为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避免形成不利网络舆论一边倒的现象,造成职工人心惶惶,职工队伍不稳定。
(四)做到求早、求高、求近
求早就要在“黄金4小时”内抢占舆论信息制高点,帮助职工网民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本质,对事件进行理性思考和评价,赢得先机。求高是在了解职工群众想法的基础上,看深一层,及时、准确地做出权威报道、深度解读和评论,掌握舆情引导的话语权。求近是注重人文关怀,用贴近职工的网络语言来传递主流的声音,既为职工提供一个情绪发泄的通道,又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
(五)转变角色,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党委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要把坚持正确导向和反映职工心声统一起来,把镜头、笔头、话筒更多地对准基层、对准一线职工,增强企业网络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用“三个创新”来实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视角”――从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目光转向职工群众,及时了解民情,拉近企业新闻与受众的距离;“创新题材”――从生活的角度去提炼主题,注重从职工群众的关注点切入,紧贴企业重大主题和生活热点,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手法”――从时代要求的角度去改进方法,注重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充分发挥“耳目”“喉舌”作用,加强信息收集和舆情监控力度,高度关注、及时汇报职工队伍中的敏感性、倾向性问题,协助党政维护职工队伍团结稳定。
我们只有准确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正视问题、敏锐地感受职工群众的新变化,不断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才可能避免“偶发事件”产生大面积的“舆情阴影”,“微词”转化为“危机”,才可能在全媒体传播语境中的舆情变局中,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潞安集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