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机制研究

2017-10-19李希陈莉莉黄萃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党总支学生党员学院

李希 陈莉莉 黄萃

[摘 要] 独立学院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全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为例,提出了通过建立三级党建工作模式、网络党建平台与传统教育阵地相结合、志愿服务与实践课堂相结合等对策来探索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机制。

[关 键 词] 独立学院;学生党建;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042-0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全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高等教育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2月28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共设置了组织领导、教育培养、发展党员、党员管理、作用发挥和条件保障6个一级指标,涵盖了党建工作的主要方面。每个一级指标下设2~5个二级指标,共20个二级指标,《标准》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高校党建工作,明确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向,对学生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党组织设置和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明确了党员入党前和入党后各个阶段的教育培养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和质量要求。

独立学院作为民办教育大军中的一员,学生的党员发展工作也是全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党建工作需要进行创新探索,本文将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为例,从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创新机制为视角,探索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机制。

一、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独立学院由于其办学的性质,学生人数与公办院校相比,人数众多,生师比大。从校级层面来看,独立学院实行的是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是独立学院的决策机构,独立学院党组织在学院不处于领导地位,而公办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由高校党委集体决策。同时,许多独立学院缺乏专门的党建工作部门,从院级层面来看,目前许多高校党员的发展工作都由辅导员管理,高校辅导员往往身兼数职,负责多个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党务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也有部分学院由专业教师担任总支委员,但由于专业教师平日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过多党务工作,迫使辅导员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此外,部分独立学院的辅导员人员流动性较大,造成党务工作人员不够稳定。总体而言,独立学院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力量较薄弱。

(二)党员继续教育形式单调,重視程度不够

目前独立学院党建工作“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独立学院党组织把发展党员作为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参加党校培训、马列主义班、党章学习小组等;发展后即认为任务完成了,从而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等也很少过问。

出现上述情况是高校党员发展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通常体现在学生党员入党转正后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降低,而学生党员不积极参加活动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活动形式单调、活动内容缺乏新意与趣味性、党支部活跃度低于社团活跃度等,可见党组织活动缺乏创新性现象极为严重,努力创新探索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二、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创新工作机制探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自2004年建校以来,学校党委传承校本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机制,通过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模式,强化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取得了“党建强、事业强”双赢佳绩。2017年,学校党委根据《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努力探索“黨建+”工作机制,通过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健康发展。

(一)探索“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三级党建工作模式

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标准》中提出:建立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指导学生党支部工作制度,切实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坚持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形成学生党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在此基础上,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工业自动化学院党总支根据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有利于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创新了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从原来的按照年级划分学生党支部调整为按照专业划分学生党支部,保证了党员培养发展的梯队性建设,同时从优秀的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为每个学生党支部配备指导老师,由专职辅导员兼任。同时,学院党总支下设党总支学生办公室,成立学生党建的服务型社团组织,由辅导员兼任社团指导老师,架起连接指导老师与党支部、学院与党组织的一座桥梁,党总支学生办公室以“为同学们服务”为宗旨,促进学生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宣传党的知识,关注党的动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务活动。

(二)坚持网络党建平台与传统教育阵地相结合

网络党建是对传统党建的发展和延伸,是高校适应新媒体语境开展党建工作的必然趋势、创新需要和重要任务,高校应有效借助新媒体环境开展高校理工科学生党建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推动平台建设、探索新型模式,从而实现党建工作的突破与超越。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网络媒体的运用、移动教育模式、微文化全程化教育。

在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方面,除了可以运用传统的载体,如上党课、集中培训、个别谈心、创先争优、保先活动、主题宣传、广播报道、观看主题影片、制作简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外,还可以考虑运用新兴传媒如建立党建博客、党建论坛、飞信、党建Q群、绿色网上党建之窗、网上党员评议等方式对学生党员进行党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宣传、互动交流。

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学院为例,在新媒体视域下,为充分调动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创新工作思维方式,学校党委每年实行党建工作评估考核制度,各学院坚持传统党建与网络党建密切结合,实现上下联动,在线下推广和宣传网络党建平台,引导广大党员群体参与其中。目前,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均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或微博认证号,借助微信平台及时推送图文并茂的党建动态,同时建立学生党建工作QQ群、微信群,第一时间传递党务动态,在线上实现内容更新、创新,在线下组织话题讨论,如工业自动化学院开创的“微沙龙”活动,这是工业自动化学院党总支学生办公室探索的一种新型的学习交流模式,其中“微”有两重含义:一是微信的“微”,活动信息的发布与学习伙伴的征集都基于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平台,由组织方发布交流话题,寻觅感兴趣的伙伴,相约指定地点展开讨论。二是微小的“微”,参与人数控制在3~10人,使得大家可以充分交流。“自发性”“跨学科交流”和“小范围”是其主要特点和因素,活动每两周举办一次,线上牵线搭桥,线下深入交流,开启了学习讨论的“O2O模式”,通过线上的“穿针引线”和线下“面对面”交流,实现线上线下的密切互动,这种线上加线下的模式,赋予了“微沙龙”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三)坚持志愿服务与实践课堂相结合

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中提出:以重大節庆日、重要活动、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教育培训实践环节,组织大学生党员广泛参加自我管理、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承诺践诺等活动。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为例,学生志愿服务贯穿大学生活四年,学校自强社总社创立公益爱心积分卡,各二级学院自强社分社组织开展志愿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服务的自发性与积极性。同时,学校党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每年组织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不少于2次,各党总支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如爱心捐助、帮困扶贫、义务劳动等志愿服务,使学生党员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更加深刻体验到社会的需要,加强奉献精神。通过每年暑假开展大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调查,了解社会现状,考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烈士陵园、访问老红军等老一辈共产党员,学习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加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总之,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存在于特殊环境中,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尤其是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需要围绕学校党委工作要点,注重组织生活,精心设计打造精品活动,建立一支部一品牌,贴近学生党员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调动广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创新开展党员活动。

参考文献:

[1]叶爱娟,孟庆宁,周爱娟.论独立学院学生党建模式的创新[J].党史文苑,2008(22).

[2]张兆文.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理工科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7).

[3]周岚峰.新视野下高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莆田学院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谭马利,林金亮.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1).

猜你喜欢

党总支学生党员学院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