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英语教师书面纠错性反馈综述①

2017-10-19欧阳鹿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二语书面外语

欧阳鹿

[摘 要] 综述了国外关于教师书面纠错性反馈两个阵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未来关于书面纠错性反馈的研究和教学实践。

[关 键 词] 教师;书面纠错性反馈; 注意力假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015-01

一、纠错无用论

针对语言形式的教师纠错性反馈在英语写作和学习者语言习得中究竟有无积极作用,一直是理论界和教学研究者争论的焦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学者对纠错性反馈的研究大致形成了两个阵营。以Truscott为首的反对派阵营否定了二语写作中纠错反馈的意义。Truscott(苏建红,2014)认为,学生中介语的发展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在书面纠错反馈中提供的陈述性知识不可能被学生简单地内化为程序性知识。教师的纠错反馈非但无效,还是有害的,可能导致学生为了保证写作的正确,刻意回避复杂的语法和句式。Truscott(苏建红,2014)通过考察47名英语二语学习者的两次写作过程和表现重申了他的观点,即书面纠错至多只能帮助学生在某篇作文的修改中增加正确率,但对新作文写作正确率无帮助。

二、纠错有效论

Truscott过于强烈的论断引来了众多学者的批判(朱晔, 王敏,2005;邹必影,2016)。之后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结合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探索教师书面纠错反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从理论视角来看,这些支持教师书面纠错反馈的学者认同三个理论基础:(1)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不同,二語习得者即使能接触大量的二语学习自然环境,也不能像母语学习者那样自然习得近似目标语的语法能力。Skehan和Foster(2001)指出,语言在使用错误的情况下仍可以表意,若过度强调交际式语言教学法,教师不考虑外语形式的正确性,学习者可能内化一些不符合目标语特征的语言形式,过早的固化错误表达。(2)有效的二语教学要包括一些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纠错反馈是使学生注意到语言形式的教学工具之一,它的特殊价值在于以个体化的方式使学习者在完成二语写作任务时/之后留意到语言形式。(3)注意力假设。Schimidt(李红,2002)認为,学习者接触到语言输入之后,只有通过学习者有意识的注意力(Conscious attention),语言输入才能转化为语言吸收。因此,“注意”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书面纠错被认为是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认知工具,通过教师对学生作文提供纠错反馈,学生能注意到目标语与他们自己的中介语表达之间的差距,帮助他们重建正在发展的中介语语法。

支持纠错反馈的研究通常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教师书面纠错是否能促进短期和长期二语写作发展。(2)用什么方式纠错,哪种纠错方式更有效:直接纠错还是间接纠错、只纠正一类或一种错误还是有错必纠。(3)教师书面纠错与其他方式,如同伴纠错,自我纠错和新作文练习哪种对促进二语习得更有效。(4)教师书面纠错对学生写作流利性和句式复杂性是否有负面影响。

三、结语

笔者认为,前人的研究基础为推翻Truscott的“语法纠错无用论”提供了坚实的实践依据,但在实验视角和设计角度,仍然存在一些漏洞,(1)如某些学者只研究教师书面纠错对某个语法错误,如(英语冠词,过去式等)的有效性。Bruton(2009)指出这种单一的有选择性的纠错反馈使写作练习成为一种语法训练,扭曲了写作的本质。研究者往往为了方便选择简单的语法形式作为纠错研究的对象。(2)研究综合性书面纠错的学者实验设计往往较为简单,通过一次书面纠错,一次新的写作练习总结出的错误率数据不足以证明书面纠错的长期有效性。这样过于简单的实验设计往往受到反对派的攻击。在未来研究中可以从外语学习者心理认知角度验证教师书面纠错反馈对提高学生写作的正确率和学生的二语学习能力的作用,并分析学习者个体差异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教师书面纠错反馈的效果,以动态历时研究模式探索学习者对教师书面纠错反馈的态度,以弥补目前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红.可理解输出假设的认知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10-12.

[2]苏建红.Bruton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J]. 现代外语,2014(6):855-863.

[3]邹必影.纠错反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准确性的影响[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6(4):12-18.

[4]朱晔,王敏.二语写作中的反馈研究:形式、明晰度及具体效果[J].现代外语,2005,28(2):170-180.

猜你喜欢

二语书面外语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Keys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大山教你学外语
书面表达
大山教你学外语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