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

2017-10-19陈雯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导向常态市场营销

陈雯静

[摘 要] 从分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与就业导向的关系出发,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基于“产业结构转型”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升级的需要,提出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专业实践课程的理念,然后根据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实践教学建设思路。

[关 键 词] 新常态;就业导向;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146-02

一、引言

“新常态”的概念最早是2014年5月首次提出,之后在11月APEC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又做了进一步阐述。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岗位创新能力聚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意味着对承担着人力资源开发任务的高职教育提出了转型发展的需要,并对高职教育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分工程度越高,职业门类越发精细,无论是现实商务贸易,还是网络虚拟交易,市场营销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办学方针,因此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该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上,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现状

(一)缺乏高职教育特色

许多高职院校深受传统观念影响,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等同于实训、实验,没有实现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训练的良好对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中的某项技能,虽说到了实际应用层面,能力却不够。

(二)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现阶段,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采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基本是本科教材的翻版,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仅仅降低知识难度,而并没有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实用性偏低,往往很难满足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需求。市场营销专業的特点就是非常强的实践性,本质应该为实用,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引领作用,但当今的市场营销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不够充实。

(三)实践教学缺乏师资力量

当今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较高,然而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工作经验,自身实践技能就不足,这些都极大降低了实践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另外,高职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经济投入有限,在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上缺乏激励机制,这也制约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更好发挥,严重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课程的积极性。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构建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职前景及职业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市场营销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企业营销的方式多样化,营销人才的工作岗位也在不断细化。通過调查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情况,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选择面比较大,与营销密切相关的岗位有市场调研员、市场开发员、营销策划专员、业务代表、销售经理、客服等相关岗位。

通过问卷形式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得出实证数据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学历需求。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学历要求以大专生为主,比重达到67%,从而可以得出人力资源市场中,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市场营销岗位的人才库。

在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相比较,营销部门的稳定性不高,市场营销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通过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沟通了解,随着新常态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更倾向于招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复合型的营销人才。

(二)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该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类别主要有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公共实践、专业实践。其中公共课程14门、专业基础课程7门、专业核心课程5门、专业拓展课程(选修)8门、专业实践课程5门。

从课程设置中可看出公共课程所占比例过大,有碍于实践课程的展开。应加大选修课程比例,提高学生自主自愿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再者,虽然在专业实践课程上设置了产品营销方向、网店创业与移动互联网营销方向(网络营销)方向,但是从教学计划上看,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从上表可看出符合教育部明确要求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学时应不少于总学时40%的要求,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穿插于理论教学中,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不合理,不利于岗位技能的培养。

从上表可看出主要由各分院负责实践教学管理,实践地点基本比较单一,集中在校内实训室或者校外实训基地,近几年学院建立了校内实习超市、贸易实务实训室。但学生普遍反映实训方式比较单调,实训的积极性不够强。

(三)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构建

建构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发展的实践课程,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就业导向,首先应该设置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学生应当具有营销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等。其次应当具备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包括市场调研的能力、营销策划的技能以及公关技能。除此之外,学生应当学会在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中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编写合适的专业教材。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组与企业专家充分沟通前提下进行教材的编写工作。如《市场营销能力训练基础教程》主要针对的是课堂教学;《市场营销能力训练实训手册》主要是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组织实训;《市场营销能力训练案例分析》主要是提供企业案例,进行实践讨论。这三本教材符合由教师讲授转变为企业实践的实际具体需求,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2.组织充分的实训活动。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组织充分的实训活动,在理论基础上提升知识的运用,开阔学科的视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走上岗位能尽快进入角色打好基础。针对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现实情况,从市场营销专业的长远来看,显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笔者进行了以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构想。

3.建构情景的实践环境。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为例,首先运用任务驱动法,分成调查小组,进行头脑风暴,案例分析,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原理和组织方式等理论知识。制定好调查方案,选取好调查地点,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进行调查中与受众群体沟通协调,学生迈出校园成为普通调查员,同时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发现问题,指出问题。通过现场调查运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软件进行分析,科学评价教学,撰写调查报告。这类情景教学更真实地面对受众群体,让学生获得在具体情景中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4.进入企业管理实习。校外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的具体表现之一,也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岗位的需求,在“新常态”背景下,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学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市场营销的教学内容就像一个大平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式,人才的具体规格、类型、特色则由专业产品知识体现。通过课程上的演练,学生具备了企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能够满足正式岗位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素质与企业需要之间的差距,通过调整课时、课程安排,来更好地教学,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此外,企业在不断接纳学生的同时,也对用人标准进行修正,更好地吸纳人才,缩短了人才使用的试用期。这正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不断地积极刺激学院与企业合作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新常态经济与高职教育是互为影响的关系。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对承担人力资源开发任务的高职学院培养人才提供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院回应新常态经济的发展需求,从专业人才定位、質量管理等方面着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新常态经济的特征表明个体就业不是一次就业,而是要多次就业或者创业。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应该紧贴市场需求,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贴近企业,增加社会实践,保障学生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学生通过实训、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以优质的专业建设促進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圩.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实践探索:以云南某大学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5).

[2]张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抉择[N].中国青年报,2014-05-26.

[3]施慧英.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7).

猜你喜欢

导向常态市场营销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智珠二则
促进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犬只导向炮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