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标导向的实习管理模式研究①

2017-10-19刘甫青丽思维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目标专业评价

刘甫 青丽 思维

[摘 要] 为了确保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实习教学环节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作用,在实习教学中引入了目标管理。设定了实习的目标与任务,讨论了实习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重点问题,构建了实习活动的多层次评价方法。该模式的构建有效地保障了实习教学活动的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 键 词] 目标管理;实习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014-02

近年来,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和专业改革的深入,实习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实习教学是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理论联系实践,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深化与提升,进一步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通过校企联合,面向企业需求,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实习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目前的实习模式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实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实习在学生心中所占的分量不大,易受考研、就业招聘的影响,从而导致实习流于形式;实习目的不具体,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容易导致走马观花、学习效果不佳;实习效果评价多是从纸质材料如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的批阅打分出发,缺乏有效的实习效果评价机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实习效果和质量。

新形势下,顺应时代要求做好实习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者面临的难题。实习基地是保障实践教学的环境基础,实习内容的规划建设、实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是达成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在实习工作中合理运用管理学中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从目标导向出发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考核教学产出质量来提高高校实习的绩效是可行和必要的。

一、实习工作中的目标管理方法及目标确立

目标管理方法是一种全员参与,以制订、实现和检测目标贯穿始终的管理方式,在企业管理领域已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高等学校实习管理工作是一个目標实现的过程,将目标管理理论与实习工作有机结合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外实习一般包括认知见习、专业实习和畢业实习,这些实习都是让学生将学校所学理论与校外企事业实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合理地制定实习目标是首要任务。首先,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实习教学的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在制定分目标时应该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参与到目标的制定中,各职能部门、学院、实习企业、带队教师、实习学生逐级展开,确定对应的分目标,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实习管理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的作用是为各职能部门和每级成员制定自己实习管理的工作目标时提供理论指导,协调各方共同努力构成一个相互配合的提高实习管理工作绩效的体系。各级在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时以目标管理体系为行动指南来确定各自相应的对策和方法,促进科学化管理。此外,由于目标体系符合学院、实习企业、实习带队教师等各级层面的利益期盼,还能调动各级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具有激励作用,从而促进各级更好地完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总目标。这个体系在总目标下为具体地开展实习工作提供了方向,也为实习结束后的考核评优明确了标准。

以我校通信专业为例,依据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以及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掌握通信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通信、电子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我们制定了通信专业本科生实习的目标与任务。具体为:

总目标——通过校外实习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和行业现状,增强专业兴趣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实践动手能力。实习工作总目标具有高度概括的特征,其实现依赖于合理目标的制定,目标考核体系制定要尽可能地量化细则,细则越具体则可操作性越强,各级成员在实践工作中执行目标体系、完成总目标的效果越好。

实习工作各阶段任务重点不同,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因此制定分阶段目标就很重要。

认识实习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接触行业的现状,接触生产实际,了解行业特点、发展现状、技术水平;了解市场所需素质和技能;了解学科的发展状况,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认识实习是在进入专业课教学之前安排的,通过去相关企业参观、了解企业的生产实践,可以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对具体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的直观认识,接触与了解专业仪器和仪表的用途和性能,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后续学科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生产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鼓励学生从通信学科的视角探讨问题,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转化为适合在项目中使用现代工程工具的能力、解决复杂工程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专业实习中可以通过选择工程实践项目,小组团队成员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方向,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技术分析、项目设计的能力,进一步深入了解工程项目实现过程,体会通信技术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毕业实习的目标和任务:锻炼学生综合考虑人文社会环境等因素的能力,使学生了解通信行业企业文化,接触了解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通信问题,了解通信行业问题产生的原因、类型和表现方式,熟悉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基本措施。培养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在团队中承担和履行责任的能力、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为学生尽早提供衔接职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学校实习目标下面的最具体的目标就是实习学生自己制定的具体的实习小组和个人分目标,个体目标是建立目标管理体系的前提,由实习学生自己完成。但是,还需要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的实习目标,指导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学生自身的基础与兴趣,以及实习单位的条件来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实习计划。最终形成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行动细则,细化到每月、每周计划,落实到每天的实习生活上来。

个人目标的设置有两个基本属性,即目标的清晰度和目标难度。这两个属性的组合中,清晰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是设置最科学的,既利于学生完成,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应满足S.A.M.T四个方面的原则,即具体的S(specific)、可实现的A(attainable)、可衡量的(即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而不是模糊的M(measurable)和明确的期限T(time bound)。

二、实习教学的实施模式

实习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目标管理贯穿于实习的整个环节,包括實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实习前的目标是落实实习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实习中,学生依据自己制定的详细目标,在实习基地的各环节加强实践训练;实习结束学生返校后,实习带队教师、实习小组及实习学生要进行反思与撰写总结,积累经验,提出改进建议。通过目标体系的反馈机制将实习工作的各个环节及信息反馈给实施主体,对考核优秀的带队教师、实习小组、实习生给予表彰奖励。另外,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进一步改进。

此外,为确保目标导向的实习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实习教学的实施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校外实习机构评估及筛选机制

学校实施校外实习时,可依据制定的实习机构评估及筛选机制,安排专业教师在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之前进行实地考察,有针对性地对校外实习机构进行评估,从工作环境、安全性能、专业符合度、合作理念等方面出发,筛选出符合实习目标的实习机构,逐渐淘汰与实习目标适合度不高的实习机构。

(二)建立良好学风的实习小组

学生离开学校到新的企业环境进行实习,风气良好的实习小组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實习小组中的学生干部可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学生干部带动全体学生,通过评选优秀实习小组、优秀实习生来带动学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三)安全教育

实习学生走入社会不多,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初次深入企业不熟悉环境,为确保实习安全,要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明实习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实习任务,并得到更好的锻炼。

三、实习考核及效果评价

在确定实习目标和制订实习计划后,要强化考核制度,因为衡量目标机制在实习管理中的成效需要通过对目标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目标实施的最终评价结果还可以为下一年度实习工作目标的设定提供有效的借鉴依据。

多层次的评价包括实习生对实习效果的评价、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的质量分析、企业实习指导教学对实习生的评价等。实习效果的评价和考核针对实习目标要求的完成度来进行,比如学生的自我目标评价从以下几个目标的达到程度来评价:(1)人际关系扩展,沟通技巧提升度;(2)职场和未来职业生涯方向了解,未来就业心理准备的增强度;(3)专业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度;(4)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符合实用性,安排适宜度;(5)实习管理规范,过程顺利度;(6)实际动手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度;(7)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未来工作机会的增加度。

四、结束语

校外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专业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巩固并深入领会所学理论知识,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是本科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保证实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可以以目标为导向,多层次明确落实实习工作的目标,并让学生在这个目标指导下按具体详细的实习计划开展实习,能很好地保障实习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方增.地方高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9):48-49.

[2]周国峰.专业生产实习方式和人才培养的探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147-150.

[3]汪永红.我国高校学生实习制度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8):14-16.

[4]陆国栋,陈利华,孙健,等.长时间实习:多方合作、深度互动的育人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50-56.

[5]巢云,刘义.关于高校电工电子实习改革的几点思考[J].电气电子学报,2012(9):173-175.

[6]周春月,刘颖,姚东伟,等.OBE理念下的本科生毕业实习创新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0(22):19-22.

猜你喜欢

目标专业评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