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2017-10-19杨海云

水能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

杨海云

【摘要】水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更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资源。因而为确保农村地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并切实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相关部门便需加强对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的研究,以帮助农村地区改善其经济情况。本文通过全面分析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策略,有利于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然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因而当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如何达到高效且节水的灌溉效果应是相关承建部门应着重思考的问题。基于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尚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若不然,将对高效节水灌溉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扰。对此,相关部门更应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的研究,并此前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以帮助农村地区理清发展思路,进而推动农村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并最终确保农村地区经济收入的有效提高。

一、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当前,国内许多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人员,由于其所设计的工程图纸主要依赖过往的设计经验与资料,而未能就工程项目内的土壤、水质情况以及种植结构展开实际的走访调查,因而导致设计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与此同时,国内许多节水灌溉工程,自建成之日起,便鲜少有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以至于当前,许多节水灌溉工程已然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在于节水灌溉工程没能明确其产权归属,因而鲜少有私人对此投入大量的配套资金并对此进行有效的管理。此外,由于节水灌溉工程在设计阶段变为能针对工程范围内的各方面情况展开详细调差,因而其工程内的种植结构也普遍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以至于当前,人们对于各种农作物的种植仍是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加之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也仅是虚有其表,因而不仅不利于促进农业与农民的增收,甚至有可能对整个灌溉区的经济收入产生严重影响。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途径

(一)做好前期勘察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同时亦需注重发挥工程的实际作用,并针对此前所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如在具体的设计工作开战前,必须要求相关设计人员深入实地展开调查,以明确工程周边的实际情况并找出可能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造成影响的各方面因素,进而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高效节水灌溉设计的科学与规范。与此同时,为切实发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作用,以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关设计人员应务必不断充实自身,以掌握最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而将之运用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以提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整体效率与效益。最后,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同时,相关人员应考虑到周边地区农民的生命安全,从而加强对防渗设施的建设,从而在满足高效用水的同时确保现代农业与农村地区水资源配置结合的合理性。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

我国属于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的国家,因而针對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相关设计人员亦应始终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对水资源的利用予以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在具体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应始终坚持促进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统筹发展生活、生产以及生态用水。最后则是在水资源的分配方面,应始终坚持“控制总量、管理配额”的分配原则,即针对每一灌区,乃至每一用水单位的用水总量均需制定相应的标准来实施具体的管理,以此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继而确保农业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协调。

(三)大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

通常情况下,若能确保节水灌溉工程的正规规划设计与使用,则会然会对当地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因而针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建设亦是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建设重点。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务必依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特点以及当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各项指标,并在工程选址方面严格按照以下几项原则来进行挑选:首先,缺水严重地区应作为工程建设的优先选择点;其次,应选择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且有着众多经济作物种类的地区。最后则是要优先选择能可充分展示示范工程优势的地区。唯有同时兼顾以上几点,方能切实发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动作用,继而提升整个灌溉区的经济收入。

(四)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为促进高效节水灌溉目的的有效实现,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将是成功与否的关键。与此同时,选择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方有利于实现对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无论管理部门或是设计师个人,均应对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给予足够重视。当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然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具体的运用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给予对农村无生理特征的了解,是一种结合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而采取的一种灌溉技术。该技术不仅能限制农作物的疯长,且能有效改善农作物品质,从而达到高效节水与增加经济收入的双重目的。

2、利用 3S 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所谓的3S技术,即对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技术的简称。将该技术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是通过掌握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而针对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灌溉方式,以此达到高效节水的目标。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节水灌溉工程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因而针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应当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并加强对现有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此提升农村地区的群众收入,进而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滕金福.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2):140-140.

[2]李健.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2).

[3]王德春.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5):174-174.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灌溉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Life in 2060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对现代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及管理的分析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GB 50288—201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河南为农田水利设施“上保险”
浅析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