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渠道施工中的渗透原因及防渗对策

2017-10-19徐备战

水能经济 2017年6期

徐备战

【摘要】对于我国水利渠道工程来说,最重要的资源有两种,一种为水资源,另一种为土地资源,这两种资源也是我国现代农业的灌溉的核心,所以应采取合理有效的节约措施,加大对水资源利用率,防止水利渠道施工出现渗透问题,进而促进我国水利渠道工程的不断发展。文章就应对引起水利渠道施工中的渗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渗对策。

【关键词】水利渠道;渗透原因;防渗对策

在水利渠道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渗透问题,影响水利渠道施工质量,所以应不断加强对水利渠道施工中的渗透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此不断提高水利渠道施工水平,促进水利渠道工程的发展。

1、水利渠道施工中的渗透因素分析

1.1 地质问题

在水利渠道施工之前,应加强对地质状况进行观察,否则盲目的进行水利渠道工程施工,在不了解地质条件的情况,则会阻碍水利渠道工程的顺利施工,容易引起水利渠道渗漏问题。

1.2 冻胀问题

在水利渠道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冻胀应力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冻胀破坏,进而会破坏水利渠道混凝土的表面,并且出现渗透问题。在寒冷地区,进行水利渠道施工时,应停止进行输水,而混凝土板块下会存在一定的积水,而此时的积水正处于饱和的状态,冷空气与其相遇,会使积水结冰,并且会使混凝土板块升高。而当气温升高,结冰的积水就会出现融化,且已抬高的混凝土就会出现反复多次的上升和下沉,使得混凝土板块出现脱硫板缝下滑,会导致衬砌板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进而造成渗透问题。另外冻结后的土壤,会大大提高其承载力,解冻后的土壤,会降低其承载力,造成在水利渠道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地基变形,衬砌板受到破坏,进而引起渠道出现渗透问题。

1.3 地下水反渗

灌溉和降雨作用使水利渠道两旁的土壤饱和和地下水位上升。水利渠道进行输水灌溉的过程中,也会引发渠道地下水位的上升,为水利渠道灌溉提供了有利的因素。但是,当灌溉完成之后,地下水位降低,使两端水位不平衡,水压过大,向内侧挤压,使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土壤中的水向渠道地下反渗,混凝土板块发生位移或对其造成破坏,引发渠道渗透。

1.4 材料问题

目前一些水利渠道施工单位,对材料的采购以及质量检验做的不够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将不合格施工材料应用到实际施工中,这样就大大降低水利渠道施工的质量,使得水利渠道出现渗透问题。

2、水利渠道的防渗对策分析

2.1 加强地质、环境的勘测

由于不同灌区,水文地质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水利渠道施工之前,必须加强对灌区水文地质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详细以及全面的勘察,以此为依据,合理确定防渗方案。特别是对于我国北方严寒冷冻区域,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勘察,勘察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壤冻结时间以及消融常规时间,同时在特定的时间,还应重新检查土壤渗透状况,并深入的进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防渗方案,以此解决水利渠道防渗问题,提高水利渠道的防渗性能。

2.2 加强对防冻材料以及防冻结构的研究

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的防冻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珍珠岩、胶结材料、岩棉以及膨胀蛭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材料逐渐增多,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良好的保温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传统防冻材料相比,高分子聚合物的保温性能有很大的提高。除此以外,我國还对防冻结构进行了不断的研发和应用,现阶段在水利渠道施工过程中,常用的防冻结构有肋梁板、空心板以及楔形板等,这些防冻结构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防冻效果。

2.3 加强对暗管、暗渠的研究和应用

暗管和暗渠有利于解决水利渠道渗透问题,在冻土层以下,合理埋设管道,能够解决冻土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通过暗管和暗渠进行输水,能够大大提高引水利用率,一般能够达到95%,暗管和暗渠的适应力较强,在草原、耕地以及高山,都可以修建暗渠,以此能够实现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有效节约,为农业灌溉提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4 采用多样化的防渗技术

2.4.1 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

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与混凝土的造价接近,在北方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防渗效果,且使用寿命较长,缺点在于价格较高,材料源较少。

2.4.2 膜料防渗技术

膜料防渗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防渗技术,膜料防渗技术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塑料防渗技术,另一类为土工膜防渗技术。在国内外渠道防渗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为塑料薄膜技术,此种技术主要采用塑料薄膜,并将其均匀的摊铺在渠床上,以此达到防渗的目的。膜料防渗技术具有质量轻、耐腐蚀性能强、成本低以及施工简单等优点,同时该技术较为经济、实用,缺点在于该技术的占地面积大、寿命较短。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工膜防渗技术应用的也较为广泛,土膜为高分子聚合物加工形成的,土工膜防渗技术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以及稳定适应性、而且表面光滑、质量较轻,缺点在于使用年限较短。

2.4.3 砌石防渗技术

砌石防渗技术主要是采用一定的石料,并将其合理的铺设在渠道表面,在其表面形成石料防渗层,以此达到防渗的目的。采用砌石防渗技术,在施工之前,应将水利渠道清理干净,然后进行砂浆垫层的摊铺,之后在砂浆垫层上安放石块,以填补空隙。砌石防渗技术具有材料源广、成本低的优点,能够大大提升水利渠道的防渗性能以及防冻能力。

3、结语

总之,在水利渠道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渗透问题,影响水利渠道施工质量,所以应不断加强对水利渠道施工中的渗透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此不断提高水利渠道施工水平,促进水利渠道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桂琴.在水利渠道施工中渗透因素及防渗技术[J].民营科技,2015.

[2]陈微.防渗技术在水利渠道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4.

[3]李秀玉.水利渠道施工中的渗透原因及防渗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