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0-19衡平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诗歌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衡平平

【摘要】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因此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是颇受重视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古代的诗歌还是现代的诗歌都能够很好的体现一个时期内的文化,同时也应该成为后人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已经成为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同时也是体现语文水平的重点,在各种版本上都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课程改革也专门对诗歌的教学提出了要求制定了方向。本文主要就语文课程中的诗歌教学展开分析,通过提出现在的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提高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诗歌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46-01

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丰富

因为诗歌类型多样,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诗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为止,很多教师在诗歌教学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诵读这一种方法。经过调查发现,一些资历比较老的教师因为经过很长时间的尝试认为诵读法是最适合诗歌教学的,而相对于这些教师来说,一些年轻的刚刚入职的教师因为本身的教学经验不足,因此很难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这就造成了现在诗歌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况出现。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学习诗歌时态度不端正

诗歌的学习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想象力的形成,审美的提高,以及朗诵水平的提高等等。但是因为我国现在的考试选拔制度的限制,学生都是将所有的学习建立在提高自己分数的基础上。当然,这样的学习态度是不利于学习诗歌的,尤其是很难深入的了解或者真正的理解诗歌的精髓。

2.学生缺少学习诗歌的兴趣

经过深入的调查发现,现在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都对学习诗歌不感兴趣,因为高中的学生将自己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提高成绩上。只要是能够帮助自己成绩的知识都会强迫自己去学习,尽管很多都是自己非常不喜欢的。诗歌的学习就是如此,教师在总结出一些常考的诗歌后,学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背诵和理解,但对于那些考试范围以外的诗歌学生一般都不会去学习。当然,学生学习诗歌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一)更新诗歌教学观念

学校展开诗歌教学的目的根本上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而是为了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文化功底。

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一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上网或者翻阅书籍查找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所处的等级。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诗歌背后的乐趣,同时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入的了解这一诗歌。

(二)高中语文老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1.提高自身的诗歌素养

教师的文学功底直接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诗歌素养是引领学生进入诗歌学习过程的关键。因此,教师提高自己的诗歌素养是能否引导学生的重要内容。只有自身的诗歌素养提升了,教师才能够充分的将诗歌的情感真正的完全的傳递给学生,是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诗歌中的美。同时,教师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大量的阅读一些诗歌,体会诗歌中的情感,用心去感悟,也可以将诗歌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自我,领悟诗歌的真谛。

2.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平时的朗诵教学已经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了,尤其是面对类型多样的诗歌,教师需要根据所要讲解的诗歌的种类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避免单一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兴趣的下降。比如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提前制定计划,对于自己一节课的具体时间和过程进行详细的安排。什么内容是需要着重讲解的,那些内容是可以概述的,大概需要用的时间等等。同时,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课程的导入,进可能的选择简洁的导入方式,与诗歌很好的连接,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以戴望舒的《雨巷》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相关的资料以及图片,在课上以PPT的形式展示。学生从烟雨江南的小巷感受到的“寂寥”就契合本诗的情感。这一过程直接吸引了学生,并深化了诗句带给学生的情感。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1.设置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热爱诗歌,喜欢学习诗歌,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来促进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尤其是学生的学习阶段,年龄特征等等。第二,在设置情景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具有发散性,问题的回答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拘泥于一个方面。

以杜甫的《登高》作为例子,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先提问学生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离家很长之间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学生回答“想念亲人,思念家乡”。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登高远望,情绪悲凉。此时在引导学生去学习《登高》这一首诗,学生就更容易融入到诗的感情中。

2.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由于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因此诗歌也是如此,并不是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完成诗歌的学习,同时教师也不是仅仅依靠理论上的讲解就能够完成诗歌的讲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能够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关于诗歌类的竞赛,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诗歌的学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对于诗歌的兴趣。

三、总结

总而言之,提高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的效果,就要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出发,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自身对于诗歌的兴趣,从而提升整体的专业水平。针对学生缺乏兴趣,态度差这一现象,教师要通过改善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等策略提高学生的诗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中永.现代心理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

[3]陶福兴.诗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7).

猜你喜欢

诗歌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