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的探索

2017-10-19吕昶莹王书志刘茜

东方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吕昶莹+王书志+刘茜

摘要:缓解和消除贫困、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我国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综合因素,当前“直过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依旧严峻。党和政府通过精细化治理来缓解“直过民族”地区的贫困,放宽政策、安排专项资金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措施,全面落实到村到户扶贫,从而取得良好的实效。

关键词:直过民族;精准扶贫;云南莽人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帮扶下,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地区。因为这样的过渡跨度过大、涉及范围过广,难以保证“直过民族”完全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就贫困方面来看,有数据表明“直过民族”聚居区总人口232.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73万户66.75万人,占据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贫困面积相对较大,这个数量仅仅是有所登记的,无法统计的贫困人口尤未可知。

一、云南“直过民族”面临的贫困问题

(一)环境恶劣,生产落后。“直过民族”群众大多数居住在偏远山区,活动范围狭小,多为严寒天气,土质较为贫瘠,不宜进行大多数农作物的种植。“直过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仍旧停留在“刀耕火种”的状态,在生产工具的使用上极为简陋,竹子、石头、木棍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具,生产力极低导致农作物收成仅能勉强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恶劣的地理环境以及艰难的生存方式使得“直过民族”仍然停留在原始生活状态中。

(二)住房简陋,医疗较差。“直过民族”的住房普遍为简陋的窝棚、竹房、草房以及木板房,房屋的抵御能力极弱,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怕屋漏雨,冬惧寒风吹。”是“直过民族”住房最真实的写照。在住房的建设布局上,没有多余的空间用作单独的牲畜圈舍,使得居民用房和牲畜圈舍几乎连为一体,卫生条件差,在造成家中脏乱不堪的同时也成为疾病的来源之一。同时没有良好的医疗条件,从而因疾病而死亡的状况频发。

(三)思想保守,观念守旧。“直過民族”地区居民生活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受外界思潮影响小,当一切都在变化时,“直过民族”地区居民仍然保持着一贯的思维方式,思想和精神被传统的思想意识禁锢,对待新事物比较抗拒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接受。他们安于现状,不主动去接受教育,也不知道怎么去接受教育,这种固化的贫困的思想观,是贫困的结果,也是贫困的原因。

二、云南“直过民族”莽人精准扶贫的实施现状

莽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生活最为贫困的一个群体部落之一。“在中国,莽人指的是云南省金平县居住最后一个中国原始部落,人口仅六百余人。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金平县全面启动了扶持莽人发展项目,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村内治理与村外治理并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与产业开发并重的要求”分解任务,认真组织实施。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产业扶贫层面,当地政府坚持以科技产业扶贫为先导,设立驻村工作队,指导莽人群众发展经济产业,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手把手教他们种田耕地,饲养家畜,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植杉木、草果和茶叶,使莽人群众的科技意识得到了增强,经济基础得到了夯实。

(二)改善当地居民住房条件。政府实行的安居工程让莽人群众住上了现代楼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莽人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根据当地民居的建筑风格,建盖了栏杆式住房。九十年代,政府又帮助他们建盖了石棉瓦房。莽人安居工程于2008年5月动工建设,通过一年时间的建设,安居工程竣工,实现每户一幢楼房,统一配备各种生活用品,集中建设了牛马圈舍,莽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三)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政府的帮助下完成了当地小学的配套建设,安置村文化活动室,并配套图书、文体、办公室等室内外活动设施,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强了当地文化教育的建设。同时增加医疗队伍的建设,提升医疗人员的专业素养及医疗水平。政府加大了对边远地区医疗药品的提供,基本满足了群众的医疗需求以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在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帮扶下,“直过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得到提升,同时也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

三、云南“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的经验分析

(一)精准扶贫落实到户。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云南省政府在落实直过民族脱贫工作时,首先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其次,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最后对扶贫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数据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全面落实到村到户脱贫。

(二)建立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系统包含:扶贫对象基本信息、短期贫困动态、针对贫困起因制定的有效解决措施、定期扶贫动向录入等。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扶贫资金透明化。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推动“直过区”聚居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偏远地区贫困问题是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至关重要的。在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上都要提高精准度,合理的采取扶贫方法,才能让“直过民族”贫困群众的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这也是精准扶贫的意义所在。精准扶贫政策是一项自上而下的、由政府体系主导的工作。在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及职能部门必须恪守职责,确保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从而使贫困地区得以有效脱困。

参考文献

[1]方明.中国莽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4(04):55-61.

[2]赵伶洁.“直过民族”脱贫攻坚的金平行动[N].云南日报,2016-12-17.

[3]中共金平县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委员会、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编制.太阳下的村庄﹒金平县莽人综合扶贫工作纪实[M].2010.

作者简介:

吕昶莹(1996-),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大学本科学生,所学专业为公共事业管理。

王书志(1996-),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大学本科学生,所学专业为公共事业管理。

刘茜(1996-),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科学生,所学专业为公共事业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精确理解“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