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

2017-10-19丁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教学研究小学音乐

丁华

【摘要】对于小学生美育的培养,音乐教育非常的关键,在小学教育体系当中,音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想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必须要对音乐教育重视起来,更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生本身比较好动、活泼,对新奇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兴趣来得也快,对音乐课也不例外,由于小学生本身心理、行为等方面并不成熟,根本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能够集中注意力,这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00-01

一、趣味教学的内涵

趣味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加强教学的有趣性,提升教学的吸引力,从而培养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小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趣味教学方法,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体会音乐情感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各方面因素,多给孩子们实践的机会,结合多种学科的知识,采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来提升孩子们的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各种乐器带来的音乐中体会音乐,陶冶情操,拓展孩子们对我国历史文化、自然风俗等各方面的见识,增加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快乐感。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重要性

1.与儿童音乐的自身特质相符

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将小学音乐基本内容教给学生,并且要让小学生学会唱,然而,往往大多数的小学生在课上都是在进行自我娱乐,因此,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心态、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观察,并且了解小学生的需求,从而开展趣味性的音乐教学。

2.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智能

通过音乐教学,能够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音乐的演奏、音乐的聆听,都能吸引到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趣味性音乐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小学生直觉和动作相结合,更能对小学生的毅力和耐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

三、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性”的策略

1.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生活乐趣

大部分小学生都比较顽皮,虽然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好奇心,但也很容易对其失去兴趣。因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则极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有发展下去的余地。小学的音乐教育,其主要就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最终目的,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得到快乐,并释放情感,从而获得相应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小学音乐老师应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而趣味教学则比较独特,它能適应于任何阶段的学生,因此,老师可以将生活中所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从而让音乐课变成一个充满欢乐的课堂。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生活元素,而不能为了省时省力,随意地进行融合,那样不仅会将音乐课堂搞得乱七八糟,与课外活动无异,适得其反,而且起不到任何有益于音乐教育的作用。小学生性格顽劣是很正常不过的,老师应该正确引导,而不是打骂训斥。在课堂的前五分钟,学生基本上都不会安静下来,导致其注意力并不会放在课堂上,这时老师可以挑选合适的音乐进行播放,不仅能够成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有效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享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在音乐中出现小动物的叫声时,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分辨,并采取比赛的形式,给分辨正确率高的学生颁发小红花,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音乐播放完之后,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小动物的图片,采用形象的方式将小动物可爱的动作表现出来,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同时,顺其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

2.创设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对音乐教学情境进行合理的创设,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要挖掘学生的灵感,这样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例如,在进行《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曲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音乐情境的创设,比如,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一起为自己过生日,并且为自己唱了生日快乐歌,相信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过这样过生日的情境,更让学生非常的熟悉,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这个时候进行歌曲的领唱,小学生也会非常自觉的跟着一起唱,更会想到自己生日的那一天。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歌曲的来源给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能够对音乐知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利于学生对歌曲的感悟能力的提高。

3.将游戏导入音乐课堂教学中

小学生的性格较为活泼,如果教师在教学当中一味的使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更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运用趣味性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当然了,也可以将音乐教学转移到户外中开展教学。例如,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经常玩踢毽子、丢手绢、击鼓传花等游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小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比如说击鼓传花,教师可以开始播放音乐,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实物到了谁的手里,就需要将教师讲授的歌曲或者舞蹈选择一个进行表演,然后其他的学生可以对表演的学生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能调动课堂氛围,更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当然了,在进行这类教学的开展时,教师应该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给每个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

四、结束语

音乐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开发小学生的大脑思维,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因此,小学教育一定要对音乐教育重视起来,加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国华.对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

[2]姜洁萍.畅享小学音乐展现学生个性[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

[3]王艳丽.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教学研究小学音乐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