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方法企业试点示范工作模式研究
2017-10-19谭慧蓉
谭慧蓉
摘 要:自2011年创新方法工作开展以来,经过几年的不懈探索,在创新方法企业试点示范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两种推广与示范模式:一种模式(单企业模式)是遴选典型企业,按照“实地考察——方法报告——对接交流——综合讨论”的流程,由成熟的创新方法专家团队深入企业调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定制相应的创新方法培訓方案,然后由企业、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培训团队共同实施培训方案。另一种模式(多企业模式)是集群式培训模式,即遴选聚集已开展创新方法工作、对创新方法具有相似性需求的多个企业,采用群集式授课形式讲授创新方法,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就各自运用创新方法的经验、成果和面临的问题,深入进行讨论和相互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对有进一步需求的企业进行深入培训与应用,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
关键词:创新方法;企业;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7-0247-02
1 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性
1.1 企业是创新方法工作的主体,是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行为只能由市场主体实施,市场需求驱动的创新,只能由市场主体来完成;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超额的商业利润,只有不断地培育自身技术优势并转化为产品优势,迅速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利益,创造新的市场价值,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不被淘汰。这一切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性以及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性。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工作,不仅在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之间,更在经济与科技之间架起了一条更加快捷有效的通道。
1.2 企业是创新方法工作的主体,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
自上世纪末以来,科技竞争已逐渐成为大国角力的主战场,企业成为各国产业主导权争夺的不二主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能培养起拥有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将很难摆脱受制于他人的局面。因此,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是基础性的核心主体,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方法的应用,把发明和其他科技成果转变为物质财富,形成规模产业,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获得革命性增强。为了保持技术领先,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方法工作的主体。
2 多维度多层次选择创新方法试点示范企业
2.1 遴选不同行业的企业
对于不同行业,企业创新的模式与路径不同,创新的关键点侧重面也有所差异,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也千差万别,对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的需求也就多种多样。创新方法企业试点示范工作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之间技术创新的这些差异性,紧密结合各行业的特点、发展现状和关键制约因素,在多个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相呼应的行业领域,选择典型企业开展试点示范,使创新方法的推广与应用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2.2 遴选不同类型的企业
企业的类型与特点也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所需考虑的关键要素。不同的企业类型和企业特点决定了企业对创新环节关注点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不同的发展需求,也影响着创新问题解决方案的选择。创新方法企业试点示范工作十分重视不同类型企业的特性,通过创新方法专家团队直接到企业生产一线了解具体的技术难题,使创新方法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各自的创新需求。
3 形成面向企业需求的科学的创新方法体系
3.1 直接面向企业实际需求
向企业推广和应用的创新方法并不仅仅是普通性的创新方法,而是与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的创新基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对象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举办创新方法专家报告会和供需双方座谈会,深入沟通与交流,全面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实际需求,针对企业各类人员的技术需求和管理需求,找准切入点,讲外部优质创新方法资源导入企业,通过开展创新方法讲座与培训、问题诊断、供需对接、综合研讨等方面的工作,向企业传播与扩散成熟的创新方法。通过多次的双向反馈,真正将有形的创新方法融入企业的创新活动中,从源头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能力,并充分发挥创新方法试点企业的示范辐射作用[1]。
3.2 强调方法集成,形成制造创新方法链
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企业制造链转化为制造创新链。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对制造链进行全方位的创新重塑。但是在企业内部,制造链并不能自动转化制造创新链,实现这一转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创新方法的应用。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实践中,强调依据制造创新方法链对创新方法进行选择与整合,强调各种方法的组合集成和相互配合。创新方法在企业的推广应用是一个系统化设计的过程,围绕着创新链条,创新方法依据需求可以形成创新方法链,与创新链条呼应。
4 形成务求实效的创新方法培训模式
4.1 系统完整、循序渐进的培训流程
创新方法工作从零起步,逐步探索开创了一套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方法培训流程与方法,直接服务于企业的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方法培训流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八个步骤[2]。
第一阶段为企业调研和供需对接,其中包括四个步骤:(1)企业考察。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实地考察,获取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信息。(2)专题报告。面向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开展创新方法讲座,使企业主要人员初步了解创新方法的主要内容。(3)需求与供给对接。分别召开研发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方法座谈会,促进企业与专家团队就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难题与困惑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4)综合讨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讨论制定相应的创新方法培训计划和内容。
第二阶段为创新方法培训,包括四个步骤:(1)基础培训。对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集中开展管理和技术方法的创新方法授课。(2)知识融合。企业学员就学习内容,同专家团队进行密切交流,以充分理解相关创新方法。(3)知识突破。企业学员需要选取企业实际面临的难题,在专家的辅助指导下,独立完成问题的破解。(4)知识扎根。企业学员经过多轮的方法尝试和破解难题,逐步掌握创新方法,形成企业的创新人才队伍。
4.2 紧贴实际需求的多层次培训方案
目前,创新方法在我国普及和应用程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尚未应用创新方法,甚至很多企业还不了解创新方法。(1)针对“零基础”的单个企业,开展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的基础培训,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培训方案,使企业逐步了解、掌握并应用创新方法。(2)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单个企业,开展集新方法推广、已有方法总结与优化于一体的深入培训。(3)针对地域或技术领域相近的企业群集中式培训。为放大创新方法培训效果,快速将成熟的创新方法经验和技术推广到更多的企业,可组织选取企业群进行集中培训。
5 进一步优化创新方法企业试点示范工作的几点思考
5.1 加强面向企业的方法集成与开发
目前,与创新相关的方法很多,但这些方法并不一定都有实用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对现有方法的分析、研究与整理,确定出相应的理论体系且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和方法,以适合于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方法体系。
5.2 逐步建立企业应用效果评估和反馈机制
我国已有上百家企业进行了创新方法的培训,在绝大多数企业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在部分企业产生了显著成效。为更好地推动创新方法培训工作,需要开展对已培训过的企业的回访调研,深入总结现有培训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以进一步改进工作模式与机制。
5.3 加强企业试点和载体创新
建立一批技术创新方法应用团队,开展技术创新方法培训,建设技术创新方面的技术支撑平台和培训服务平台。当前创新方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民用领域,二实际上创新方法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比如在军事领域,技术创新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军事技术的开发,加快新式武器的研发进度,同时,管理创新方法对于后勤物资保障系统的改进,也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继琴.企业技术创新途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2,(5):38-41.
[2]很里奇.阿奇舒勒,谭培波,等译.创新算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