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
2017-10-19江细凤
江细凤
【摘 要】文学作品阅读是各地中考命题的必考点。与实用文体阅读相比,文学作品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就文学作品阅读部分的命题情况看,不少教师对这个板块的命题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何命出一份高质量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笔者以《唱歌人》为例展开探讨,认为,命题者在吃透新课标的同时,还要重视文本特点,对命题篇目进行深度解读,找准文本的“关键处”,突出“语文性”。
【关键词】语文;中考命题;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策略
一、把握文本特质,读懂“这一篇”
每篇文章蕴含的教学价值是丰富多元的。一篇课文究竟该教什么?华东师大郑桂华教授认为,阅读教学应该“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王荣生教授说:“散文阅读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每篇散文都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例如同是感悟生命,冰心的《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则通过“我”对具体的两株紫藤萝的描写,告诉我们生命虽会遭遇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乐观地对待生活。两文主题类似,但呈现方式却不相同。《谈生命》要重点把握冰心洋洋洒洒的漫谈风格,《紫藤萝瀑布》则要重点体会对紫藤萝的细腻描写以及“物”与“人”的勾连方式。
阅读教学中,文章的核心特质是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同理,一篇散文或小说传达的信息很多,学生能否真正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本文的鲜明特色?阅读试题最基本的命题目标是要检测考生是否能读出“这一篇”所表达的核心内容,还要考查学生是否关注作者是运用怎样的独特形式将这些核心内容和表达出来的。简单地说,要测出学生能否把握文本的特质。例如《唱歌的人》,这篇文章以“我”为叙述视角,讲述了“我”在一个小店里,为三个卖唱的小伙点了三碗面,却两次拒绝小伙为“我”唱歌,最终在“我”离开时,小伙子跟在“我”后面为“我”大声唱歌,让“我”感到十分羞愧的故事。从文章展开方式来看,作者多次将“我的自以为是”与“小伙的自尊”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主题“给予的同时也要懂得尊重”。作者并没有着力刻画三个小伙的形象,三个小伙的性格特征和作者要着力表达的主题关联并不大。但是,不少教师却将命题重点放在三个小伙形象的分析上。有的要求学生“概括三个小伙的性格特征”,有的问学生“从‘外套里面穿得不多,但他们的情绪还不错,说话干脆利索,时不时地看看同伴,笑一下看出三个小伙子怎样的性格特点”等等。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命题导向体现了教师对文本核心特质的把握不清。选文出现人物就分析人物;选文有情节就概括情节;不管标题是否有特色,都来赏析标题;不管段落有无特点,都问“这一段有什么作用”,这样的命题凸显了教师文本深层解读的欠缺,对文本特点的漠视以及命题的套路化倾向。
二、细读文本,找准“关键处”
如果说把握文本特点是从宏观层面研读文本,那么找准“关键处”则要求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从微观上探寻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方式。文学作品的表达具有含蓄性。作者往往将真实意图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刻意隐藏在文本的一些关键词句里,例如《唱歌的人》最后一段“我心里感激着他们,后来这种情绪慢慢地变成了羞愧。我真是羞愧极了”。三个小伙坚持为“我”唱歌,“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呢?这与杨绛的《老王》中最后一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像这样的“矛盾”处、“蹊跷”处正是“文本关键处”。阅读时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发现并认真地品析这些词句,最终找到真实的作者。换句话说,引领学生发现并研读这些“关键处”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同理,在这些“关键处”设置考点,能更有效检测学生是否真正读懂“这一篇”,反馈出学生对文本核心特质的掌握程度。
例如《唱歌的人》,作者在情节展开时反复写到小伙子要为“我”唱歌的两处细节——“他们好像没怎么嚼就吃完了,犹豫了一下把汤也喝下去了,站起来问我想听哪支歌。我一手按住吉他的弦,说我还要上班”和“没想到我走在前面,他们就紧跟着我唱起来。我挥手阻止他们……”鲜明地体现了小伙子强烈的自尊和“我”的“自以为是”。这两处对比为主题的揭示做了充分的铺垫,显然,这是文本的“关键处”。有的教师在命题时对这些“关键处”视而不见,反而在一些无关紧要处设置考点,如“开头的‘在报社旁边的小店吃面,门外的风吹得紧,街上几乎是漆黑一片,我要了一碗辣酱面。此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环境描写很多散文都有,是否有考查价值要看它与核心内容的关系。本文的环境描写与主旨关系并不大。考查时,时间有限,题量有限,应在更“關键处”设置考点。
三、设计题目,突出“语文性”
命题者读懂了“这一篇”,找准了“文本的关键处”,最终还要落实在题目的设计上。散文阅读题目的设计要遵循阅读测试的一般规律,如先整体感知后文本细读,题型形式多样,考点分布均匀等,还要注意突出“语文性”。所谓“语文性”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表达力,阅读检测要精准地检测出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例如《唱歌的人》的第一道题,不少教师直接将题目设计为“请概括散文的情节”。“概述情节”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问题出在“概括”上。从“语文”的角度来看,概括是有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同是概括全文,从详略程度上看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30个字或60个字;从叙事视角来说,以“唱歌人”为主体还是以“我”为主体?这样的题目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并不精准,学生答题也不知所措,只能跟着感觉走,阅读卷时也只能模糊给分。相同的考点,我们来看2015年深圳中考散文阅读题《乡野高人》的第13小题:
体会我看画过程中,“老汉”的心理活动,按顺序填在空格处。
料定—( )—( )—惊愕
显然,命题者在题目设计时给考生明确地指明了概括的角度是“老汉心理”,并给出范例“料定”“惊愕”这样的两字词语,精准地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情感线索的把握、词语的积累以及概括能力,对语文能力的要求十分具体。
再如本次命题中,不少教师将最后一道题目设计为“如果你走在大街上遇到向你乞讨的人你会施舍给他们吗?为什么?”此题设计意图是考查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但仔细一想,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首先“乞讨的人”并不等同于阅读材料中“唱歌的人”,题目设计游离于学生的文本解读之外甚至有误导学生之嫌。其次,这样的题目顾及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却忽视了“语言”本身,似乎放在思想品德测试卷上更为恰当。关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论已久,笔者认为二者都不可偏废,并且是紧密相连的,“言”与“意”的完美结合才体现真正的“语文性”。例如有的教师这样命题: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文中这样的“唱歌人”,请你对他们说几句话。这样命题,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紧扣文本,考查学生是否领悟文章主旨以及第二人称的表达,鲜明地凸显了“语文性”性。
参考文献
[1]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2008(03).
[2]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