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待机族”的理性与无奈
2017-10-19黄珊
黄珊
8月份的招聘市场,如同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天气一样火热。虽然离毕业季已经过去近两个月,许多求职者已经拿到了自己心仪岗位的录取通知,但在招聘会上,仍然有不少毕业生穿梭在公司的展位之间……和忙于投简历、面试的毕业生不同,有这样一群“待机族”,毕业之后,他们给自己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选择游学、做义工、实习,或者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
这样的做法被称为慢就业。当“90后”甚至是“95后”高校毕业生成为求职季的主力军时,这样的慢就业概念正在逐渐被接受和实践,慢就业成为一种新的“冷思考”。然而,在部分被动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对自身职业定位有偏差、所学专业与职场需求不匹配、被网络虚假信息蒙蔽而做出错误求职选择等多重隐忧也不容忽视。
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称心的工作
今年刚刚毕业的黄小青花了3个月最终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回忆起自己的求职经历,她说:“刚毕业的‘求职黄金季竞争很激烈,理想的职位大家都蜂拥而上。”
“对于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并不算难,难的是找到称心工作。”最终,她选择回到家乡就业,也是因为考虑到北京生存、就业压力大,家乡最近几年发展很不错,对于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像黄小青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激烈的职场竞争已经不足为奇。据教育部数据预估,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有795万人毕业,比去年增加约30万人。我国已连续三年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
投入职场的毕业生不但面临申请职位时的竞争,毕业之后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风险。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的今天有46.2%继续自主创业,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6.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三年内有超过一半的创业者退出,对于毕业生来说,创业的风险不容小视。
面对如此竞争,有一群人则“逆流而上”,他们选择不就业也不求学,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暂时处于“待机”状态。一项针对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本科毕业生中,有1.6%选择“不求学不求职”,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也有3.1%选择成为“待机族”。
慢就业折射多样化就业心态
慢就业正在年轻人中成为一种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社会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部分家庭的父母选择不给孩子施加就业压力,社会上“毕业马上就业”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这给慢就业提供了土壤。
魏老师是一名“90后”大学生的家长。他认为,慢就业不等同于“啃老”“颓废”,而是表达了现在年轻人更加理性选择职业、渴望全面了解社会的意愿。年轻一代毕业生中的不少人已经不再把毕业挣钱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他们的眼光更加长远,选择利用毕业后的几个月到一年广泛地接触社会。他们对社会的思考和人生的规划都更加清晰。
年轻人之所以给社会造成慢就业的印象,是因为很多在老一辈人眼里算不上“正式”的工作,事实上却为年轻人就业提供了新渠道。开淘宝店铺、做代购、当主播……这样没有固定收入的职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这些工作能够让一些学生自食其力,但是给人造成的主观印象就是学生没有就业。
创业大潮兴起,很多学生从读书时就开始凭借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网络上开展个人业务、接单子,比如商业插画师、私人摄影师等非常独立又自由的职业,一些学生能够以此为生,所以毕业后并不急于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自由职业的特征非常符合一些“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主观爱好,自由,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办公地点,灵活性非常高。
有专家表示,慢就业大多适用于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他们没有什么家庭负担,希望能够尝试更多可能性,拥有更丰富的阅历。但是慢就业不宜时间过长。未经选择地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可能为自己的简历带来“反效果”。
调查显示,慢就业的趋势正在扩大。影响就业决策的因素中,薪酬水平、发展机会、个人追求、职业规划对于现在的毕业生来说同等重要,需要谨慎思考和判断。社会环境能够包容部分学生“不着急上班”的行为,是社会进步和包容度提高的表现。
王志芳几年前创建了自己的创业公司。总结自己的职业经历,她也认为慢就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国外学生毕业之后都会有‘间隔年的习惯,花时间旅游、投入社区工作、实习,也是明确自己未来方向的过程。”
“我曾在大公司工作多年,又出来创业,这段经历让我感觉,大学生活与社会生活其实差距很大,职场生活和自己的预期也有巨大反差。这个时候没有一个‘缓冲期去认真思考与分析自己的职业规划,就会带来职业发展不符合预期的‘落差感。”王志芳说,“在学校时,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当年的决定完全是‘随大流的选择。如果从一开始有几个月时间思考,我认为会更好。”
被动慢就业存多重隐忧
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希望自己能有至少数个月时间充实自己、规划未来之外,还有部分毕业生由于计划在未来参加公务员考试、出国深造而暂缓就业。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毕业生的慢就业行为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造成部分學生暂缓就业的还有专业之间的“冷热不均”。《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就全国总体而言,以本科毕业生为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广受招聘市场欢迎的专业,而音乐、表演、美术学等专业则同样连续三年成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
慢就业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问题是,有些专业设置和如今的职场需求不匹配,许多专业设置陈旧,不利于毕业生的长期发展。除了社会对慢就业需要更多宽容,许多学校应该及时评估专业、更新教学内容、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和能力塑造,减少被动的慢就业发生。endprint
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为被网络虚假信息蒙蔽、做出错误求职选择而被迫慢就业。有部分学生反映,有些诈骗公司在网站、手机应用软件上招聘应届毕业生从事传销等非法活动。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马上得到工作的心情急迫,非常容易因为上当受骗而延缓就业进程。
慢就业的隐忧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长期的慢就业还可能养成求职惰性。如今发展得比较好的学生,多数是那些在毕业前已经做好规划,毕业立刻付诸行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走向未来。
选择恐惧:是心理因素,更是社会因素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句空洞的话,就是在我即将毕业的那两年突然变成一个核心话题的。人们在刚刚进入成年的那几年里,心理上需求的,是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你开始希望有自己的朋友、恋人,甚至家庭。因為第一次,你可以真正脱离那个你出生附带的社会关系,转而发展你自己的社会关系,所以你会奋力抓住这个机会,想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但问题在于,如果离开学校,离开家庭,离开自己生长的环境,你从哪里获得社会支持和资源呢?这个时候,非常普遍地,人们会害怕“自我丧失”。因为在过去的经历中,“自我”这个概念,总是跟家庭、学校这种强制性的关系粘合在一起。所以很自然,当我离开了学校和家庭,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谁。
笔者曾面试过一个实习生,因为是第一次面试,所以对方在谈话中直接表达了她的这种不安。从纸面上看,这个姑娘的经历有点让人羡慕,从高中到研究生都是非常完美的名校背景,也有海外留学经历,还有社会活动,学习成绩也很优异。但是她正在挑选各种类型的工作,她不是很确定自己喜欢做什么,更加害怕因为做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职业,而变成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过上自己不想要的生活。这种不安让她在择业的时候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这样的实习生,在这个校招的季节,我一个星期能面试三四个。很多人因为这种犹豫的表现,而没法得到想要的工作。于是就渐渐对找工作失去了信心,就更加坚信了自己需要先找到自我,再开始工作的想法。我周围这些选择慢就业的朋友们,多半都是这样的心态。
很多人都会在这个时候问我这样的问题:万一这个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怎么办?万一我对这项工作没有任何兴趣怎么办?万一我一点也不擅长这份工作怎么办?我总是回答,万一到时候真的万一了,你换一个工作不就好了。于是他们就会非常紧张地说,难道经验不是一个很重要的积累过程么,我花时间做了这项工作,发现没有意义,这些经验也没法让我在别的岗位上有建树啊。
其实,当你真正走上职业生涯的晋级之路之后,没有人会在乎你最早的那份工作的两年在忙些什么。没有人会问你为什么没有一开始就选择这条道路,也没有人会怀疑你这两年的经验到底有没有用。
我们常常在一种逻辑上的谬误中被“激励”着长大。在这种教育下,我们对转变人生的重要选择,充满了焦虑。二十多岁的时候,担心失去自我是正常的心理发育状态,然而家长、社会依然在助长这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传说。当二十多岁的我们在纠结中迟疑不前,社会一方面疑虑我们的独立能力,说我们啃老,另一方面却在加重我们的恐惧。行为永远是自身的心理发育水平和社会风俗的产物。当我们最终做出一个选择,也许这个选择并不完全是我们主观意愿,所以,又何必做过多的纠结呢。
责编/齐向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