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文龙 承玄学之道 享自在人生

2017-10-19邓小溪刘志梅

华人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易学文龙玄学

邓小溪+刘志梅

人物简介

李文龙先生,祖籍广东新会,香港知名玄学风水家,享誉東南亚。70年代开始研学玄学和易经,後师承香港易学研习中心主席伍子良老师,遍访台湾名师,刻苦钻研八字及塔罗牌,成为东南亚非常受欢迎的风水师之一,创建了香港玄缘易学文化中心。

茫茫宇宙,斗转星移;地球表里,变幻玄机。透过玄学风水,探寻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几千年来都受到世人的信服与追捧。

或许是得益於父亲的影响,李文龙先生对玄学的兴趣浓厚,他自学攻坚,孜孜不倦;四处奔波,寻访名师,终而成就一位知名的玄学风水师,在香港乃至东南亚都有一定的名气,倍受追捧。他热衷各类文化艺术,在精通玄学之餘,还热衷画漫画、唱粤剧,尽享自在人生。

初识玄学,一生坚守

15岁时,李文龙先生开始对玄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前,我父亲在乡下时就有学习玄学,可以说,他是我的第一位师傅。”在父亲的启蒙之下,他开始接触玄学,並慢慢地自发地去了解相关信息。

1973年,18岁的李文龙先生成为了一名香港的华籍英兵,一当就是12年。“作为一名新兵,最初六个月的训练十分艰苦,从早到晚,各种训练从未停过,在第六个月时,我差点坚持不下来,但看到别人都能坚持下去,为什麽我不能?”咬着牙,他顺利地完成了训练。

在部队的十多年裏,他学习了大量的各种技能,如格鬥、射击、驾车、跳伞、滑水、厨师等等。曾经,他还上过战场,是一位有实战经验的英勇战士。“部队生活,令我受益诸多,不但锻炼了我自己的处世能力,变得更加开朗和外向,而且还增强了我的体力和毅力。”

八十年代,李文龙先生退役。当兵生涯,对他今後从事任何工作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此期间,保持着孜孜不倦的学习动力,尽可能地自学玄学、易经,奠定下不错的基础。

学有所成,享誉香港

“要想学得更多专业的玄学知识,必须得拜师。”1985年,李文龙先生开始寻访名师,足跡从香港到台湾、再到北京,学无止境。

幸运的是,李文龙先生得到了香港易学研习中心主席伍子良老师的喜爱,收其为徒。据悉,伍子良先生是香港玄学界的知名人物,其擅长中国易学文化、玄空术数等,学子遍及香港……经多次参访世外高人,融汇各家之长,李文龙先生学有所成,开设了自己的风水店。

什麽是风水?《辞海》引用南北朝郭璞《葬书》中的解释,是为“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学,这一门古老的智慧,以现代的解释来说,实际是环境心理学”李文龙先生深谙其道,“中国风水者有曰: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之说。在历史上,地理、阴阳、卜宅、相宅、图宅、形法、青囊、青乌、堪舆等均曾泛指中国风水学。”

在香港,看风水的风气盛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风水亦是一种地道的商业文化,从而为李文龙先生的事业开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时常,他被邀请去看阴阳宅风水、企业风水、商铺风水、酒店风水、风水培训等,从办公场所、生活起居、室内陈设到兴办公司、开张誌禧、买楼装修等,为他人避凶趋吉,以风水学之奥秘惠及他人。

今日的李文龙先生,刻苦钻研八字及塔罗牌,成为了内地及东南亚地区非常受欢迎的风水师之一,近年更成为内地受欢迎的易学作家之一。他曾被聘为《香港风水》和《奇闻杂誌》的特约撰稿人,香港狮子会和赛马会的常年讲座特邀嘉宾;香港回归後,又曾代表香港风水界远赴瑞士、法国、德国等国,以主讲嘉宾的身份进行学术访问交流;今天,由他创建的香港玄缘易学文化中心,在香港玄学界佔据了一定的地位,可专业提供命理八字、阴阳二宅、神像开光、抢运化煞、改名择日、玄学课程、神功风水等服务,深受市民的喜爱、信赖。

与此同时,他还被聘为多家机构的风水导师,例如是香港南区工商业联合会顾问、香港赛马会保安部玄学顾问,其他服务机构还有港大元屯新界妇女联合会、香港退伍军人四联会、香港智高皮具公司、北京紫晶文化传媒公司、赖水清导演工作室、东声曲艺院、方粤新粤剧学院等等。由於心怀正念、爱国爱港,他因玄学收获了大批朋友,众多影视明星与他结识並成为了好友。

一路走来,李文龙先生以玄学会友,还带了大批得意的弟子,其中不乏佼佼者。当前,他的学子已上千人,可谓桃李满园了。

多才多艺,尽享自在

对各种文化艺术感兴趣的李文龙先生,除了是一名国际风水师之外,他还能画能唱能演,画得一手好漫画,唱得一腔好粤剧。

李文龙先生喜爱画漫画,他用笔简洁,卻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人物的特色。在他2016年画的《恭祝父亲节》的漫画中,简单的几笔,勾画出背在後腰的双手、半屈的双腿、深刻的皱纹、紧抿的嘴巴,一位颤颤巍巍又亲切可爱的长者形象便跃然纸上,而长者身着桃红色上衣,荧黄色裤子,跳跃而大胆的用色意味着长者不服输,有一颗不老的心,亦突显出了作者的心声。在他另一幅作品,绘画了一对身着和服、手撑纸伞的男女,男方脚着木屐,喜笑颜开,女方身穿绿色裙子,抿嘴相依,画出了两人相处之时的温馨。

另一方面,不得不说一下李文龙先生的好歌喉。他是一名资深的粤剧爱好者。众所周知,粤剧,是岭南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种之一,周恩来总理曾将粤剧比作“南国红豆”,主要流行於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粤语流行的地区。小时候,他生活的环境中娱乐方式不多,而跟着大人听粤剧成为了儿时最有意思的事,从而影响他的一生。

因为感兴趣,李文龙先生也时常抽时间去学习,唱、唸、做、打,一点一点,学得有模有样,後来竟然可以登台演唱了,颇有功底。遇上一些活动,他还被邀请登台表演,为此他亦从不推辞,精心准备,为观众呈上一场场精彩的表演,广受粤剧爱好者的喜欢。发展至今,粤剧,植根於博大精深的岭南文化,已经历了百年风雨。当前,亦面临着年轻观众日益减少的窘况,因此也希望,在广大诸如李文龙先生这般尽力投身其中的人的推动当中,粤剧能继续发放光彩,承传下去。

“从事玄学几十年,能否赚到钱不是第一位,最重要的是能帮到人。看到他们排除逆境,能夠心想事成,那就是我的功德了。另外,我也希望不断地回馈社会,做一些善事。”李文龙先生心怀感恩,服务社群,赢得了尊重和自由,真乃:承玄学之道,享自在人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易学文龙玄学
李文龙:十年霜雪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
咏莲
仙逝的“文龙”你在天堂还好吗?
平衡
文龙 你在天堂还好吗?
魏晋玄学对正统法制思想的影响
魏晋风度下的文学异彩
Parodies in Death and the Compass
《雕菰楼易学五种》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