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再次确认中国没操纵汇率
2017-10-19吴乐珺李晓骁卢戈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吴乐珺 本报记者 李晓骁 ●卢戈
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17日发布最新报告,再次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18日告诉《环球时报》,美国一直没有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一报告相当于“常规动作”,吸引眼球,博得关注。此举对中美贸易没有实质性影响,实际上是美国制造了一个不必要的问题。
毫无悬念的游戏
美国《华尔街日报》18日报道称,美国财政部公布半年度外汇报告,称没有主要贸易伙伴“正在操纵其货币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但仍将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和瑞士列入汇率政策“观察名单”。
自1994年以来,美国并没有给任何国家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根据法律,美国司法部每年要向国会提交两次报告,内容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是否操纵汇率。根据美国财政部的“量化指标”,所谓“汇率操纵国”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持续干预外汇市场,对于美国存在很大的贸易顺差,以及整体上有大量经常项目盈余。报告称,没有任何国家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
美国《华盛顿邮报》18日的报道称,今年4月,美国财政部半年度外汇报告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此次报告依然如此。和往期报告一样,本期报告继续批评过往中国压低人民币汇率的做法,但同时称:“人民币汇率最近走向有助于纠正与美国的双边贸易不平衡”。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1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处于升值阶段。对于处于上升通道的人民币来说,美国更没有理由把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美国的相关做法,是想给中国的对外贸易施加压力,造成心理上的恐慌。
美关注十九大金融政策
路透社称,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在贸易与货币政策方面向中国施加压力,但显然美国并不打算让矛盾升级。特别是考虑到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根据美国财政部17日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2万亿美元,连续第7个月净增持,中国仍为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
《华尔街日报》称,美国政府正在关注中国政府的汇率政策,特别是十九大以后中国将如何调整其金融政策。有分析认为,美国不应坐视中国利用贸易优势增强自己的货币权力。美国财政部的报告称,基于贸易加权,人民币在全球正变得更具竞争力。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称,在过去一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截至2016年末,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谭雅玲表示,此次美国未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对中美贸易没有实质性影响。中国对美出口体量大,但美对华出口在质量上占优势。中美贸易需要解决的是结构性问题。未来一段时间,美国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可能性也极小。
有人欢喜有人忧
美国财政部本期报告将中国台湾地区从“观察名单”中移除,理由是台湾当局已缩减外汇干预规模。对此,台湾方面十分高兴。台湾“中央社”称,台湾成唯一被除名地区。
此外,报告对印度的汇率政策“提出批评”,称考虑到印度今年上半年净外汇购买的规模显著扩大,将“密切监测”印度外汇和宏观经济政策。对此《印度时报》18日称,印度不接受所谓“汇率操纵国”指控,并将坚持货币政策上的自主性。按照美相关法律,如一国被列为汇率操纵国,美国政府有权对其进行单边制裁,包括禁止有关国家参与美方的采购竞投、拒绝给予私人融资渠道,要求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干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