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学习质量”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产出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2017-10-19安哲锋张峰峰

黑龙江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学习者文献质量

安哲锋,张峰峰

(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 100124)

“MOOC学习质量”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产出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安哲锋,张峰峰

(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 100124)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MOOC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并且在MOOC建设与推进中,如何保证和提高学习质量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者关注的主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MOOC学习质量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重点从文献产出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MOOC研究与具体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MOOC学习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趋势,从而为MOOC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MOOC;学习质量;文献分析;现状分析;研究展望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MOOC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issues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how to guarantee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qualit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pelling of MOOC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concerned by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By adopting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systemizes and analyze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about the learning quality of MOOC, and then mainly focuses on MOOC study and its concrete application situ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literature output quantity, 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At las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MOOC’s learning quality study are analyzed and also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is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OOC.

Keywords: MOOC; Learning quality; Literature analysis; Status analysis; Research prospect

正当MOOC如火如荼发展的时候,一个现象(高注册率,低完成率)却又将MOOC推到了众人的质疑声中,为何每门MOOC课程开始的注册人数高达几千人、甚至几万人,但最终完成课程的学生人数只有一两百人或者几十人。高注册率与低通过率的强烈对比,也说明了MOOC学习中存在着一些问题:MOOC学习质量与传统学习质量的不一致性、没有为学习体验者充分考虑,等等。本文通过对MOOC的产生、国内外MOOC学习质量研究的现状、我国关于MOOC学习质量具体研究情况以及MOOC研究的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为MOOC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1 国内外MOOC学习质量研究现状分析

1.1 基于研究文献产出数量现状分析

对于一门学科或是一个研究领域来说,研究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进度和水平。根据论文发表的篇数以及论文发表的时间,我国开展MOOC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萌芽阶段(2009年—2012年)。期刊论文篇数及硕博论文篇数较少,中国知网上第一篇关于MOOC的期刊论文是2009年侯勇、张凯等学者共同撰写的《大规模在线课程非专用资源预测与查询调度》,文中主要探讨如何降低MOOC的资源租用量,2010 年仅有的 1 篇论文是侯勇、周艳慧等学者发表在《计算机工程》期刊上的《在线课程下的自适应查询调度算法》,2011 年未发现论文。

第二,兴起阶段(2012年—2013年)。2012年被称为中国的“MOOC年”,相关论文也有 6 篇, 这 6 篇论文均是从远程教育角度研究 MOOC 的,例如:李青在《MOOC:一种基于联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一文中通过对MOOC运行模式及技术特点的剖析给予中国当下在线开放教育一定的启示及借鉴,2013年关于MOOC的硕士论文即上海师范大学的胡洁婷《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以“计算思维”微课程为例》开始出现,此后有关论文显著增加,各类论文总数超过了 200篇,但其中 CSSCI 及核心期刊以上文献仅有 49 篇。

第三,发展阶段(2014年—现在)。文献数量激增,论文总数超过 1 000 篇, 其中 CSSCI 及核心期刊以上论文300余篇。由此可见,有关MOOC的研究进展较慢,总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但可以断定的是,MOOC 研究正逐步成为国内教育研究的重要论题。

1.2 基于研究内容现状分析

桑云都·瑞哈·利亚纳古纳瓦德纳 (Tharindu Rekha Liyanagunawardena) 等人系统回顾了2008—2012年间发表的MOOC研究文章,认为许多文章讨论的是基于个案的实证证据、MOOCs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或与MOOC有关的教育理论,目前 MOOC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多集中于经济、管理、教学模式转变和高等教育变革等方面,对MOOC学习质量的关注度较为不足。

国外学者们目前对于MOOC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估原则和零散的具体措施:唐斯(Downes,2013)分析了影响MOOC质量的四个关键因素;柯诺来(Conole,2013)基于其“7Cs”学习设计框架总结出影响MOOC质量的12个因素;费尔南德斯等人(Fernandez,2015)通过比较ADECUR和UNE 66181两个在线课程评价工具,提出4个评价MOOC质量的维度;瑞德和罗德里戈(Read & Rodrigo,2014)基于西班牙国家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经验,从主题、内容、课程时间、结构等方面提出了MOOC质量评价标准。

国内学者们研究MOOC的情况如下:当笔者在中国知网以“MOOC”为关键词检索时,由2012年的9篇逐年增多至2015年的 4 974 篇,核心期刊共计608篇。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4个领域:慕课与高等教育研究、慕课与政治安全问题研究、慕课与在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慕课与翻转课堂研究。例如:王文礼在《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中主要论述了MOOC与高等教育的联系及影响(2013,江苏高教);李青在《MOOC:一种基于联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中通过对MOOC运行模式及技术特点的剖析,给予了中国当下在线开放教育一定的启示及借鉴(2012,中国远程教育);汪晓东在《“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中通过MOOC学习平台将中小学里的英语翻转课堂学习引进大学的学习中(2013,现代教育技术);斯蒂芬·哈格德、王保华等人在《慕课正在成熟》中着重分析了100多篇现有的关于慕课和开放远程学习的近期文献,总结慕课的破坏性及潜在威胁性(2014,教育研究)。

当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学习者角度与MOOC”为关键词检索时,发现关于此类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主要集中于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的设计以及MOOC学习者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研究。例如:杨玉芹的《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构建》、《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生态设计框架》文章中基于MOOC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等特点,论述MOOC的设计必须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郭玉娟、吴森等人在《MOOC学习者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研究》、葛岩在《MOOCs学习动机保持质量评价研究》中都强调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MOOC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持学习动机的措施。

当笔者在中国知网以“MOOC学习质量”为关键词检索时,只有几篇关于MOOC教育质量的文献。例如:刘路、刘志明等人在《欧洲MOOC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和启示》一文中主要通过对欧洲MOOC教育质量评价方式的介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些启示(2015,开放教育研究);杨敦雄在《MOOC教育质量的理论探索——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视角》一文中探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MOOC质量保障六个方面的建议(2015,民族高等教育研究);除此之外,仅有李未写的《抓住MOOC发展机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李赟等人写的《基于MOOC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措施》中关于MOOC质量问题加以论述。

1.3 基于研究方法现状分析

通过梳理2009年—2015年的MOOC研究期刊和硕博论文,发现学者们主要采用5种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思辨)、实证研究、个案研究、文献分析及比较研究。例如:汪基德、冯莹莹等学者在《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一文中通过个人的经历及MOOC的背景梳理来发表自身对MOOC的认知(2014,教育研究);韩锡斌、葛文双等学者在《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中就是基于Edutools编制的网络教学平台评价标准,将MOOC平台和国内外典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对比分析(2014,中国电化教育);刘和海等学者在《“中国式MOOC”概念探讨及平台优化策略研究——基于中文MOOC平台的调查分析》中以学堂在线、超星慕课等6大中文MOOC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学习环境的总体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当前学习者对中文MOOC平台满意度水平(2014,现代教育技术);陈向东、曹安琪在《为什么没有坚持——一个MOOC个案分析》一文中以一组学生学习一门Coursera课程作为个案,通过分析其学习小组形成、学习方案设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过程控制、学习结果反馈等环节,探讨了影响MOOC学习完成率的一些因素,以期能为学生更好地参与MOOC课程提供建议(2014,现代远距离教育)。

通过梳理统计2009年—2015年国内MOOC研究CSSCI期刊文献(195篇),采用各种研究方法的文献数量和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文献采用各种研究方法的数量和比例分布Tab.1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对于MOOC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定性分析法,通过一些经验事实的描述来阐述对MOOC的思考和看法,这样的一个数据结果也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结构可以进一步的均衡化与合理化。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学者们比较偏于思辨研究方法,但随着MOOC研究的发展以及研究方法的扩充,MOOC研究的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势头,特别是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或者是采取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形式。

2 研究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预测未来几年国内有关MOOC研究的发展趋势。

2.1 研究内容的转变

从研究MOOC带来的影响过渡到如何促进MOOC的进一步发展问题。通过以上文献的阅读和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关于MOOC的研究主要是在引进国外MOOC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一些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但是主要参照国外的相关教学模式,并没有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甚至提出的一些意见重复性较高、实际操作性较差、研究深度不够。

就目前MOOC的发展而言,依旧是一种备受国内推崇的学习方式,但同时由于学习者的要求越来越高,MOOC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因此,接下来关于MOOC的研究应该转移到MOOC发展的问题上,例如:如何更好地建设MOOC、如何通过提高MOOC学习质量来促进MOOC的进一步发展,等等。

2.2 MOOC应用领域的延伸

由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延伸、由教育问题向文化问题延伸、由技术问题向经济问题延伸。目前,国内关于MOOC的研究主要都是以高等教育作为出发点,去探讨MOOC对于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然而MOOC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它所涉及的还有文化问题、经济问题、技术问题。

MOOC是从国外引进到国内的一种新事物,所以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国内外文化的碰撞、融合问题;在MOOC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受到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影响,多媒体和网络作为MOOC的支持技术,相对应的技术发展问题必然直接制约着MOOC的发展;MOOC吸引着众多学习者的参与,背后的商业价值同样不可估量,从而涉及的经济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发现与解决。因此,如何在MOOC研究中将MOOC的教育视角、文化视角、经济视角、技术视角适切地融合也必将是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趋势。

2.3 理论研究转向MOOC的实践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MOOC的研究与发展更是不能停留在理论基础上,而是在MOOC理论上注重实践部分的探究,特别是如何在实践中进行创新也将是接下来MOOC研究中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随着MOOC在国内的发展,其理论基础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日益完善,但如何将MOOC理论更好地植根于现实的教育问题中仍需要继续探索与追寻。例如:“提高MOOC学习质量问题”,在现有的文献中很少提及如何去提高MOOC学习质量,即使有些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却仍旧没有提出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举措。又如:“基于学习者体验视角看待MOOC问题”,同样是MOOC实践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但鲜有此类的研究。所以注重MOOC实践性很有意义,是接下来MOOC发展的趋势。

3 结语

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与学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育在发展道路上的需要,特别是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MOOC研究演变成了一个新兴但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以致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MOOC研究在6年内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兴起期三个发展阶段,其研究涉及多种学科,研究方法多样,领域多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和质量研究都比较少,深入的、系列的研究也比较少。总体来说,MOOC的研究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从多维度深入研究,这样才能使MOOC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助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1] 桑云都·瑞哈·利亚纳古纳瓦德纳,安德鲁·亚历山大·亚当斯,雪莉·安·威廉姆斯,等. MOOCs 已发表文献(2008-2012)的系统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4,(03):5-16.

[2] 刘杨,黄振中,张羽,等.中国MOOCs学习者参与情况调查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04):27-34.

[3] 傅天珍,郑江平.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01):20-24.

[4]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1):85-93.

[5] 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42-50.

[6] 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61-68.

[7] 约翰·巴格利,陈丽,年智英.反思MOOC热潮[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9-17.

[8] 杨劲松,谢双媛,朱伟文,等. MOOC: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85-88.

[9] 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10.

[10] 罗博.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与高校图书馆角色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4,(03):130-136.

[11] 汪基德,冯莹莹,汪滢.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09):104-111.

[12] 王文礼. 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02):53-57.

[13] 郝丹. MOOC:颠覆与创新——第4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学者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5-17.

[14] 祝智庭,刘名卓.“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03):36-43.

[15] 袁莉,斯蒂芬·鲍威尔,比尔·奥利弗,等.后MOOC时代:高校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4,(03):44-52.

[16] 李青,刘娜.MOOC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05):69-70.

[17] 周艳,李育泽,徐义东.基于MOOC理念的微课资源网站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01):113-118.

[18] 杨玉芹. 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4,(06):6-10.

[19] 李青,王涛. 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03):30-36.

[20] 王海荣,王美静.国外MOOC评估报告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4,(03):37-41.

[21] 陆波.MOOC环境下的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J].图书与情报,2014,(02):123-126.

[22] 王永固,张庆.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教育研究,2014,(09):112-120,133.

[23] 董晓霞,李建伟.MOOC的运营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7):34-39,149.

Researchprogressof“MOOC’slearningquality” —basedonliteratureoutputquantity,researchcontentsandresearchmethods

AN Zhe-feng, ZHANG Feng-fe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G434

A

1674-8646(2017)17-0008-03

2017-06-18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MOOC学习质量研究:基于用户体验视角”(14JYC024)的阶段性成果

安哲锋(1976-),男,副研究员,心理学博士,教育技术学(远程教育)博士后,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师,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张峰峰(1991-),男, 2015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学习者文献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