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需要社会责任
2017-10-19林超君
林超君
共享单车,需要社会责任
林超君
共享单车来势汹汹,自去年年底共享单车进入福州以来,据统计,截至7月底,福州城市共享单车的数量从最初的数千辆已经发展到34万辆有余,接近35万辆。
近来,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纷纷亮相。
作为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共享单车已经成为福州市民重要的代步工具。据了解,目前福州市场上运营的共享单车有永安行、ofo、Hellobike、DDbike、摩拜单车和索天科技、酷奇等品牌进入。
其实,共享单车并非新生事物,福州市自从2012年起就大力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目前已在五区设有175个站点。然而,城市公共自行车站点较固定,市民要使用车辆,只有到附近的自行车站点租赁,还车也须到固定的站点。共享单车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彻底摆脱固定的自行车借还站点,弥补交通末端的缺陷,既提高使用率,又节约资源。
更多市民爱上共享单车
便利、低费用,让越来越多市民爱上共享单车这个新型出行工具。昨天,记者在地铁1号线东街口站看到,出入口附近停放着众多共享单车,许多居民骑共享单车来这里换乘地铁出行。“以前从家里走到地铁站将近20分钟,有了共享单车,只用几分钟就到地铁口了,现在每天乘地铁上下班,方便多了。”家住福州竹林境小区的张先生说。“现在福州地铁通了,再加上灵活快捷的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去哪里都很方便。而且,绿色出行的方式也很环保。”家住福州白水塘路的市民杨小姐通过手机APP扫码,骑上离家门口20米的“小黄车”,15分钟后到达屏山地铁站,坐地铁去福州南站乘坐开往宁德的动车。“以前去南站打车要近百元,公交车要转两趟花一两个小时。现在有了地铁和共享单车,真方便!”
共享单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一些年轻市民还把它作为一种健身的“动感单车”。市民蒋先生是个骑行爱好者,去健身房时,最喜欢的健身工具就是动感单车,有了共享单车后,他外出一般都骑自行车。对于平时长时间坐办公室工作的蒋先生来说,骑车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他还经常通过朋友圈分享骑行共享单车的路线和里程。“骑共享单车是一种绿色的出行方式,现在大家对空气污染很关注,如果每个人都能用共享单车出行,少开机动车,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环境。”
“福州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非常适合骑行。”摩拜单车全国拓展总经理李裕贤告诉记者,一辆小轿车碳排放是自行车的18倍,停车占用面积是自行车的10倍。3公里内的短距离出行,至少占到福州人全部出行的1/3,如果这部分被替换为自行车,对缓解交通拥堵、保护环境,甚至锻炼身体,意义都非常大。
乱停乱放给出行添堵
在采访中记着了解到,在共享单车越来越流行的同时,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频发,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困扰。特别是每逢节假日,一些景区进出道路的机动车道被不少单车占道,导致公交车都无法正常行驶。
许多人行道上都三三两两地停放着共享单车,有些占用了盲道,有的甚至停在非机动车道上,影响了过往行人通行。不少市民使用共享单车时随意停放,给交通带来很大影响,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共享单车基本布点在人流集中区域,有些布点属于非机动车禁停区,如果管理不好,非但不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还会给其他市民出行添堵。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被弃荒野、丢进河中、被偷窃、人为损坏等等报道也不绝于耳,由此引发的关于国民道德素养的讨论备受关注。没有自律就没有共享,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然而问题的关键是,道德良心的讨论无法堵住自身管理的疏漏。解决问题既要依赖公众道德素养的提高,同时还要依靠制度建设,特别是对自身服务体系的完善与规范。
“黑科技”能否管好共享单车?
之前,北京试点为共享单车划设电子围栏,希望以此圈住乱停的共享单车。但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发现,由于围栏内外停车没提示、无奖惩,部分围栏划设位置较偏,多处电子围栏内竟无一辆共享单车,而围栏外附近仍有大量单车乱停放。这项备受关注的共享单车管理“黑科技”,为何受到如此冷遇?
想让用户把车停进电子围栏,首先要能让人找得到“围栏”。但民众骑行体验中发现,除非是骑行途中刚好遇见,否则通过APP找到电子围栏并不容易。并且ofo小黄车、摩拜单车等共享单车目前均未能实现对电子围栏进行导航。
“的确,给共享单车施划电子围栏进行管理,依然是按照有桩公租自行车的管理思维。”一位多年从事公租自行车管理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政府部门不强制要求企业对不入栏用户进行处罚,恐怕不会有哪家企业愿意“率先自律”,因为那样就意味着先吃了亏,失去了无桩停车的先天优势。而且电子围栏和停放区域数量远远跟不上投放规模。由此可见,电子围栏并不是共享单车停放管理的终极解决方案。想要解决共享单车的停放乱象,还是必须从管理入手。
停放管理工作难
为了了解福州市目前共享单车停放管理的具体情况,记者来到福州市城管委,主管共享单车停放工作的刘炳辉主任接待了我们。
在采访中,刘炳辉主任告诉记者:“共享单车来势汹汹,自去年年底共享单车进入福州以来,今年发展尤为迅猛,数量迅速增长。据统计,截至7月底,福州城市共享单车的数量从最初的数千辆已经发展到34万辆有余,接近35万。”随着单车投放量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违章占道、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频发,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今年以来,福州市城管委先后在辖区主次干道划定了数百处非机动车停靠点,尽量做到应划尽划,引导市民规范停放共享单车。
同时,整理摆放共享单车,规范其有序停放,也纳入城管执法人员和市容监督员的日常工作内容。但商圈、高校、医院,人流密集区,单车大面积堆放的情况时有发生,执法人员数量有限,处理单车停放时力不从心。
福州市城管委除了每天派出工作人员引导市民停好车外,还和相关投放单车的企业联系,执法人员巡查时实时反映单车停放情况,督促单车运营商参与处理,通过双方共同努力,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由福州市城管委发起建立的微信工作群,以及各区市容局建立的微信工作区,将城管执法队员、单车运营商管理工作人员纳入其中,通过微信群对共享单车停放情况进行即时监管和沟通,以便加强巡视,及时处理乱停车问题。
“为了共享单车能有序停放,我们做了大量的末端工作。有成效,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刘炳辉主任说到。
企业应履行相应责任
真正说来,共享单车投放企业应该承担共享单车停放管理的主要责任。企业不仅要做好投放,更要做好管理。政府部门可以为他们提供方便,做好服务,可是企业也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由福州市城管委估算,每投放300辆共享单车,就需配备一名单车管理人员,也就是说福州市区内接近35万辆共享单车需要配备1100多名管理人员,这个庞大的管理队伍不可能由政府配备。共享单车投放企业并不是慈善机构,他们在盈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责任。根据目前的情况,企业为各自投放的共享单车配备的管理人员远远低于这个数量。另外,许多企业只是认为共享单车市场大,发展好,跟风投放。有些企业技术不达标,甚至连单车电子锁都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更不用说细化的单车定位管理了。所以共享单车的有序管理,也亟待企业配套技术的升级。
刘炳辉主任认为,线下人员跟上,线上技术升级,共享单车投放企业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商业活动,长远来讲,用户体验才是终极评判。所以,共享单车在便民性、服务性方面绝不能自降标准。
杜绝“过量”投放共享单车
目前,福州共享单车存在过量投放的现象。根据各个共享单车投放企业的粗略估算,福州市区内有10~15万辆共享单车就饱和了。执法部门划的停放点大约可以停放20万辆单车。福州市的共享单车过量投放量达到了200%以上,过量的投放,不仅仅与共享经济的“节能环保”相违背,也与共享单车“便民”思维相悖。
刘炳辉主任告诉记者,如果不从源头上控制总量投放,任何管理手段都是滞后的。据了解,目前有一些地区已经对共享单车投放做出总量控制,企业超过投放量需向政府报批;还有一些地区是由公安交警与交管部门沟通,明确辖区共享单车投放总量,建立共享单车联合约谈机制,定期对违法投放、无序投放以及运维、调度能力严重不足的共享单车企业开展约谈,杜绝在禁止投放区域投放车辆,杜绝在日间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投放车辆,杜绝不按交通管理部门衡定数量“过量”投放车辆。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表示,共享单车现身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各企业通过大数据平台完全能掌握各个点位的单车数量,但显然线下的管理却相对滞后,应该加强运维能力。李俊慧认为,共享单车停放占用的是公共空间,各企业平台各自进行运维难免存在资源浪费,或可通过分工合作、统一调配,形成合力。
管理中的尴尬
面对发展迅猛的共享单车,目前各大城市都没有特别成熟的管理办法,都在逐步摸索,其中涉及到一些问题:如公共场所的场地使用、乱停乱放影响公共秩序,在监管方面基本处于空白。刘炳辉主任表示,目前福州市共享单车的投放相当随意,大多没有经过审批和备案,也没有相应的审批制度,管理和处罚这类随意停放的单车也缺乏相应的依据。
在这方面,深圳的做法值得效仿。针对共享单车乱停的问题,去年12月,深圳出台《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单车的若干意见》,明确界定政府、企业及市民的责任和义务,并对自行车停放区域、用车秩序、停放要求、道路规划等方面作了说明,由公安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有关单位按职责执法。深圳还建立“深圳交警自行车用户诚信平台”,对存在交通违法的单车用户,统一纳入平台黑名单中,共享单车企业依据黑名单的信息,调整用户信用分、提高车费,而交警部门也能通过企业的大数据对违规用户进行处罚,实现政企信息互通。今年1月,成都也发布《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鼓励共享单车发展,并对共享单车的管理、运营做出详细规定。尴尬的是,在福州,负责共享单车停放的城管委,虽然为了共享单车的停放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并不是管理共享单车的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权限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
希望共享单车使用地能研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来规范共享单车投放、日常维护、违停处理等事宜。自律代替不了管理,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首先靠的是制度,而不是道德。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不仅是执法部门难以管理,企业也觉得无所适从。“现在我们就希望有关的行政主管单位能赶快出台管理办法,我们好根据管理办法制定一些具体的管理细则,在工作中能更好地规范共享单车的停放。”刘炳辉主任说。
结语:
共享单车节能环保的特点值得倡导,但如何加强安全防范?怎样进行精准投放?服务系统如何科学维护和长期运转?这些都是管理者必须事前考量的基本要素。但只有首先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共享单车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