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城地理变迁猜想—杭城汉代的“第一海塘”在哪里

2017-10-19陈麟华

杭州 2017年10期
关键词:浣纱淤积堤坝

文 陈麟华

杭城地理变迁猜想—杭城汉代的“第一海塘”在哪里

文 陈麟华

杭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们一谈起杭州,往往都喜欢引用“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等优美的词句来描述。

人们大多知道,杭州的地理变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但是杭州的地理变迁,也存在有几多之谜。例如,杭州(西湖诞生时)最早的海塘堤坝是在什么地方?唐代(白居易笔下的)白沙堤又在哪里?等等,不一而足。

根据对杭州地理历史的理解分析,笔者产生一些猜想,也以此推测一些杭州的地理变迁进程。

我们知道,西湖大约是东汉前后,因为海湾日积月累的淤积加上人们建筑防海大堤,才最终与大海隔绝而形成内湖,但后人对于“第一海塘”筑堤这一事件的确切时间,以及这个有史以来的第一堤塘的位置确切在哪里,却都不清楚。

“第一海塘的遗址不可考证”,这似乎已是学界的定论。但也有迹可循,通过猜想、推断和相应的论证,我认为:

杭城的第一海塘的遗址,应该就是浣纱河(今浣纱路及其延长线)的东侧。浣纱河就是当时的塘河。

为了能够明确这样的结论,首先给出如下“理论”假设:

沿海地区如果有与海岸线(近乎)平行的长直的河道,那么,这种长直的河道肯定是筑堤造坝(取土后)的副产品;对应的,如果存在这样的河道,其边侧(靠海一边)肯定就是堤坝的遗址;同样,如果存在一系列这样的河道,其分布线(基本上)就是海岸线的变迁纪录线。

在杭城,的确存在这样一系列的长直河道群,由西往东,浣纱河、中河、东河、贴沙河、新开河、新塘河……这些河道都是南北向而又往北偏东,与钱塘江(原海湾)江岸线差不多平行。

因此推断:这些河道应该都是当时堤坝的副产品;其东侧就是当时海湾(后来为江)海塘堤坝遗址;这些河道的分布线,也就是杭州地理变迁的记录线。

当我们由东往西追溯,最西边的就是浣纱河。相关文献记载也表明,位于最西边的浣纱河,是杭城最古老的河道。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是杭城的第一海塘。

有了这样的假设结论,我们就可以合理地解释杭州城地理上很多奇怪、特别的现象和问题,可以解释杭城“浣纱河的走向这样倾斜”的奇特现象。

打开卫星地图,我们可以发现,杭州老城区的浣纱路与延伸段永丰巷,非常特别地斜向东北,这相对于周边道路很另类。杭州这条最古老的河道遗址(历史记载最早的河道,上世纪被填),在边上没有任何山包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为什么却要这样另类而又笔直地倾斜着呢?

唯一(排除了其它可能性)的解释是,“它前身是海堤的塘河”。

正是由于当时的淤积带是这样倾斜的(这也恰好符合钱塘江水流的走向),使得当时的筑堤、形成的河道和演变成的浣纱路也就只能够是这个方向;而远离河道的其它道路则能够符合正南北向。

这可以解释杭城“有这么多南北向的河道,而鲜有东西向的河道”的奇特现象。

为什么杭州城里河道会是这样的分布?首先,这些河道不可能是简单的城内运河。如果要修城内运河,也不需要这么多。其次,它们不可能是简单的市内水网。如果引西湖水,更需要东西河道,如唐代李泌开凿六井的水道。

唯一的解释是,同样它们都是“海堤的塘河”,而历史上的海湾(后来被两岸挤压成为钱塘江)海岸线的变迁,也恰好符合这样的规律。

从地理上看,大运河在西北方向,钱塘江在东南方向。很明显如果为了连接京杭大运河出海,自北向南的水道,应该是直接向东南方向,而不是现在这样往西南方向。反之,现在这样的走向恰好符合海岸线(江岸线)的走向。

所以,这些河道绝对不是后世为了出海而专门开凿的市内运河,而是早已存在的“海堤的塘河”的利用。那么,在浣纱河西边会不会存在另外的第一海塘呢?

应该不会有其它海塘存在。依据这一猜想观点,相关学者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

“市区之中河、东河均开凿于唐代。”史料都是这么记载的,学者也是这么引用的。但我的观点是:这应该是不正确的!

唐代不可能在城内这样大肆造河,不仅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财力。事实上,“李泌开凿六井”的环境、起因、结果和过程的艰辛,都可以给笔者的观点以旁证。如果唐代(杭州地方城市政府)有能力开凿中河、东河这样一条条南北向的大河,“李泌开凿六井”就不可能这么艰辛,其艰辛的故事也不可能值得后世大书特书而代代相传。

更大的问题也在于,开凿中河、东河不见记录,只是后人(大概认为唐代强盛)推测是在唐代。——浩大的工程不见记录,比之小得多的工程却大书特书,这本身就是悖论。

“(海塘堤坝遗址大致)从少年宫迤南直至云居山”;“宝石山和吴山的岬角,不断淤积延伸,最终相连而隔断开了西湖与钱塘江”。

堤坝“从少年宫迤南直至云居山”这样的猜想可以理解,但不现实,这样的推断是今人以现代工业化的眼光看古代农耕社会的现实。

在现代社会,如果搞围堰工程,在两个山嘴角开始,相向而行进行施工,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在古代社会,不可能有机械化手段,不可能凭空这样施工,必须这个地方先有淤泥淤积,才可能就地取材。

在唐代,西湖一带还存在有上湖、下湖。上湖就是现在的西湖、下湖是现在宝石山的北面一带。显然在上湖、下湖之间,有连通的大通道吧!

这个大通道不可能只有从宝石山脚到少年宫那么一点点距离的宽度,如果仅仅百来米,早就自然淤积了。我猜想,起码到武林路甚至更加东边,否则就不需要白居易也花大力气去隔断它。

既然这个大通道在唐代没有完成淤结,到白居易时代还需要花大力气去隔断它,那么,汉代它就更加不可能有淤结带,而能够让当时的人们可以造堤。

所以,如果认可“存在上、下湖”的事实,就不可能存在“宝石山和吴山的岬角同步向外淤积”。因为两者的结论是存在悖论的。

吴山的岬角向北淤积应该大约在汉代前后,宝石山岬角向外淤积应该大约在唐代前后。两者淤积年代相距遥远,可能相差近千年。

事实上,宝石山东侧这个上、下湖大通道的存在,也很好地诠释了前文提到的“第一海堤”的淤积带为什么那么倾斜地斜向东北。

猜你喜欢

浣纱淤积堤坝
射阳县“三项制度”加固生产一线安全堤坝
长期闭门状态下水闸淤积调查与分析
水库运行管理方式对水库积淤的影响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亲子奔跑,遇见美好
预防乳汁淤积,如何从前期做好养护?
浣纱村姑
嗨,朋友
水库坝前淤积高程确定的探讨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