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用量对2种枣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7-10-18王芳
王芳
摘 要:为了探讨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枣树苗木生长的影响,该试验以大平顶枣树和三星枣树为试验材料,对2种枣树的高度和生物量的变化与转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大平顶枣树和三星枣树高度的生长与对照处理有显著影响。施氮在生物量的影响上,2种枣树低氮处理的根系生物量最高,且比重多大,中氮和高氮处理的茎叶的比重逐渐提升,高氮对大枣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氮肥;施用量;大枣;生长;影响
中图分类号 S6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047-02
辽宁省朝阳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日照时间长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适宜大枣的生长。大平顶枣树和三星枣树是朝阳地区主要的枣树品种,其口感好、营养丰富,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氮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养分元素,对于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通过施用不同量氮肥,探讨了其对上述2种枣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朝阳地区大枣施肥规律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朝阳地区种植量比较广的大平顶枣和三星枣品种生长健康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幼苗为试验对象。试验地点为辽宁朝阳县附近的一个苗圃防雨棚。
1.2 试验设计 2016年5月初开始进行试验,每个处理选用大平顶枣树和三星枣树幼苗进行盆栽。设置4个处理,对照(CK)处理、低氮(L)处理、中氮(M)处理和高氮(H)处理,每个处理选用5株苗木,重复3次。其中施氮量为:CK(0g/株)、L(10g/株)、M(20g/株)和H(30g/株)。将幼苗盆栽后,用水浇透,15d后后进行施肥处理,在3个月后(8月末)进行一次等量的追肥,在第二年5月将大枣幼苗取出,用水洗净进行项目测定。
1.3 项目测定 枣树幼苗高度的测定:用卷尺测量枣树幼苗的高度。枣树幼苗生物量的测定:2年将枣树幼苗取出,用水洗净后用剪刀把枣树的地上茎叶和地下根系部分间断,在105℃的烘箱内持续烘干48h,然后分别进行称重。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氮肥对2种枣树幼苗高度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低氮(L)处理下,大平顶枣和三星枣2种枣树幼苗的高度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0.88%和7.52%;中氮(M)处理较低氮(L)处理大平顶枣和三星枣2种枣树幼苗的高度提高了12.05%和13.77%,对枣树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氮(H)处理较中氮(M)处理大平顶枣和三星枣2种枣树幼苗的高度分别提高了0.78%和1.98%,并且高氮(H)处理与中氮(M)处理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说明过多的氮素对枣树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2.2 施用氮肥对2种枣树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不仅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弱程度有关,还与植物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导致植物本身生物量的分配有关。研究表明,自然界植物的生物量的分配量的多少能够反映出它们在外界逆境条件下生存的方式。当外界条件导致植物的水分和养分供给出现短缺时,植物的地下根系部分就会与植物地上茎叶器官进行营养元素竞争,光合作用产物会向植物根系部分转移,从而根部积累大量的碳化物,增加低下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比重,来缓解外界逆境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从而也造成了植物器官养分的供求矛盾。由表2可知,通过施氮处理后的大平顶枣和三星枣与对照(CK)处理相比地下根部和地上茎叶的生物量和根系/茎叶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种枣树幼苗生物碳量向地下根系转移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在上升的趋势,说明氮素的供应量影响2种枣树幼苗的碳化物质的分配。在低氮(L)处理下,2种枣树的根系碳化物质量积累最多,但是隨着氮量的增加在中氮(M)处理和高氮(H)处理条件下,2种枣树幼苗向地下根系分配的碳化物质量减少,即当枣树苗木获得充足的养分时,根系吸收生物碳量会降低,缓解植物各器官的养分竞争。同时还能看出,高氮(H)处理茎叶生物量低于中氮(M)处理,根系略高于中氮(M)处理,说明过多的养分也能抑制植物生长。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施用氮肥能显著的影响大平顶枣和三星枣的生长,施氮肥后的2种枣树的生长高度显著好于不施氮肥对照处理。表明植物在养分充足时能够加快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物的转化率,增加碳物质的积累,促进植物生长。
在大枣茎叶和根系生物量变化方面表明,当外界环境刺激,所提供的养分不足时,植物为了缓解逆境刺激来维持植物的生长,会增加根系的比重。大平顶枣和三星枣幼苗的地下根系部分在低氮(L)处理时,根系比重增加,维持植物生长。当外界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充足时,能够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根系部分的比重就会减少,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和生理代谢,促进植物生长。
参考文献
[1]吴楚,王政权,范志强.树木根系衰老研究的意义与现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7):1276-1280.
[2]薛建辉,王智,吕祥生.林木根系与土壤环境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3):79-84.
[3]梅莉,王政权,程云环,郭大立.林木细根寿命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4):704-710.
[4]史正军,樊小林.根系局部供氮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及其机理[J].中国水稻科学,2005,19(2):147-152.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