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017-10-18李东明

中国市场 2017年29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宿浙江

李东明

[摘要]随着近些年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民宿的发展也是伴随着乡村旅游而慢慢发展起来。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标志,近几年慢慢成熟起来,它是作为人们情感交流、感受城乡不同文化的一种方式。为了吸引乡村旅游的游客,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使游客完成乡村旅游的深度体验,笔者有必要基于现阶段民宿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研究,在一些必要条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根据现有的宿舍、庭院、厨房、卫生间等打造一些具有特色风格的乡村旅游民宿。

[关键词]浙江;乡村旅游;民宿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239

1民宿的概念

民宿最早起源于日本,后来逐渐传入我国的台湾。台湾学者郭永杰认为民宿是私人住宅的房间出租给一部分游客供其暂时居住,民宿作为一种副业经营的方式,其主体功能与普通的旅店和宾馆是相似的,但是在其居住的体验上,民宿加入了文化的概念,游客不仅能够满足乡村旅游的体验,还可以享受到当地文化所带来独有的住宿体验,让其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另一名台湾学者蒋慧娟认为民宿的定义是,在海边、山区的村庄或旅游或观光,取得住宿的特许经营许可,可供不特定的游客居住,能够提供当地特色家常菜,具有家庭的氛围,主要劳动力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客户进行自我服务为主的这样一种模式。综上所述,民宿可以这样定义,利用住宅上的空间并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等自然资源,本身作为一种家庭副业进行经营,并能够为旅客提供宿舍住宿的地方。其性质与普通的旅馆或酒店大体相似,但是增加了旅馆或酒店所没有的文化概念,民宿的游客可以享受房东提供的具有本地口味的饭菜和具有当地特色的家庭氛围,同时还能够进行农业生产体验,还原生态生活等感受。

2浙江省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浙江省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现状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浙江省是一个经济大省,GDP总量不仅在全国排名前列,而且乡村旅游发展程度也十分发达,在全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特色小镇在浙江发展也是十分迅速,民宿模式的发展作为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近些年在浙江的各个城市也迅猛发展起来。

2010年以后,浙江省乡村旅游民宿逐渐在全省范围内慢慢展开,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浙江省的乡村旅游点已经达到3300个,经营这些旅游点的农户人数达到了14830户,能够实现接待能力的床位具有20多万张。2015年,浙江省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8亿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252%,直接营收达到143亿元,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达到了15万余人。同时,浙江省每个地区都在试图打造属于自己的民宿专有文化或品牌,乡愁文化、农耕文化逐渐成为浙江省乡村旅游的鲜明标签。

22浙江省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经营许可申请困难

截至目前,民宿还是作为一种民居的住宿形式存在,主要还是建筑的所有者和租用者之间的一种临时居住关系。如果民宿的所有者和暂时居住的游客之间出现了交易的行为,从目前的法律意义上来看,还是不合法的。除了一些个别地区,出台了对于民宿的一些初步规范或是暂行办法,除此之外目前在市面经营的民宿在法律意义上讲都是非法的。

根据相关调研显示,2011年年底,在发展势头迅猛的西塘,大部分的民宿是没有营业执照的,也就是说,在法律意义上西塘的民宿经营是不合法的。但是也在实地走访中发现,许多民宿的经营者其实不是故意不去申请合法证照的,而是不知道去哪个主管部门申请合法经营执照。分析个中原因不难发现,既有经营者本身的问题,也有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现象缺乏必要的关注的原因,因此也就导致了经营者不知向谁去申请。同时根据民宿住宅当前没有任何政策法律法规管制的状态来看,大部分建筑是缺乏安全方面的保障的,比如安全消防方面的验收就是无法通过的。对于政府部门来说,目前就没有部门敢对于民宿的消防安全问题作出保证和负责。因此,民宿现阶段快速发展,政府部门无法解决其合法性的问题,但又无法阻止其快速发展的势头,因此通常的态度就是默许其经营。但是对于民宿业的发展来说,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是极其不利于其发展的,或许将来有一天这种目前并不合法的经营,就面临着“非法经营”的境地,业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挫伤,整个浙江省民宿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222民宿发展标准界定困难

民宿发展的第二个问题是民宿发展的界定较为困难。在浙江省只有少一部分民宿在酒店业协会经过注册,还有极大一部分还是没有注册过的,缺乏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约束,使得民宿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因此也就缺少了标准界定的困难。

标准的界定困难不在于与房间数量或是房屋面积有关的困难,而是对于本身用来经營的民宿概念界定上的困难,不知道怎样去界定民宿,如何去经营。首先,对于民宿的卖点是这样定义的,民宿以其资源的独特性而著称,而不是面积大、装修豪华为卖点,消费者可能愿意花费上千元去民宿消费一晚也不愿几百元住在一间装修豪华却本身没有特色的房间中,所以对于民宿的发展,一味地去追求装修豪华就不是一条好的发展之路,难以真正促进民宿业的发展。对于民宿的界定,首先是民居,主要是居民自主。什么样的住宿可以被定义为民宿?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也各不相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本身就没有标准。国际上,日本对于民宿可供出租的间数是定在10间,而台湾定在不超过5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定在多少间较为合适呢,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另一个对于民宿界定标准困难的是民宿的消防安全、卫生环保等问题,民宿作为一种重要的经营行为,无论是经营业者还是使用的游客都希望在这一方面得到切实的保障,因此这一方面也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223日常执法困难

在浙江,民宿在个别地区相对比较集中,但是总体上来说,分布还是较为分散的。从广泛的定义来看,只要是有特色的民居,并且有空余以供出租的经营的,都可以称为民宿,因此,对于这种分布分散,规模较小的民宿,在日常的执法管理过程中还是比较困难。endprint

民宿在分布上具有这样的特点,大部分分布在乡村、山间等交通不太便利的区域,所以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的日常管理上,可能会耗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比如会出现一整天的检查,只调查了一个地方,而大部分的时间会耗在路上,最后还可能出于各种其他原因检查的效果也不是太好的结果。到现在为止,政府无法对民宿当中遇到的安全、生态、卫生等方面做出具体的执法工作,因为好多方面是没有法律依据的,退一步说,如果民宿“合法化”了,也会出现之前由于民宿分布较为分散、不集中等特点的问题,直接导致执法成本的上升。

224经营上缺乏特色

在经营上缺乏特色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经营业者在主体特色上盲目跟风,风格千篇一律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前文中提到的,民宿的主要卖点就是其特有的文化特色资源,但是民宿业主却一味盲目照搬照抄,別人是怎么打造的,我就怎么改造,使特有的资源变为了非特有的资源。另外一个原因,由于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管理上没有明确界定,从而导致了民宿在整体经营上没有科学的管理和发展。

具有特色是民宿的灵魂,也是立足之本。但是,对于民宿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慢慢形成的具有自己当地特色的风格。比如对于浙江省来说,靠近海域的一些地区,可以打造一些具有海洋文化的民宿;山区的一些可以打造一些特色生态文明的民宿,总而言之,如果一味地跟风和模仿,只会让民宿的发展受到阻碍,最直接的就是导致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3浙江省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对策及建议

31深入实地研究,加快相关政策制定

为了使民宿业更加可持续地得到发展,直接离不开深入的实地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支持政策的制定。地方政府可以组织当地高校,利用大学生返乡期间,进行社会调查,深入自己家乡中去,回来每个人提交一份针对自己家乡民宿业的调查报告,从而使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学化。

32明确民宿定义,制定行业标准

首先要明确民宿的概念定义,同时相关的行业标准制定工作也要切实跟上,出了问题,到底是由哪些政府部门负责管理。目前,民宿的经营还是主要以分散零活经营为主,各自为战,没有一个行业的同意经营标准,这就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出现混乱,不正当竞争时有出现的结果就是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

33提前规划,打造特色

规划对于民宿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是要提前有所规划的,否则走一步看一步的结果只会让民宿在打造上缺乏可行的效果。同时,在政策的制定上,也要考虑结合当地的特色,打造具有当地人文特色风格的民居,使游客愿意来看,愿意在此消费,打造具有人文情怀的风格特点,符合当下消费者的消费倾向。

34加强从业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从业人员的素质面貌是游客接触当地的第一面“镜子”,因此加强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其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经营业主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当地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其从业人员的培训,依托当地具有旅游特色优势的高校,对其理论上进行丰富和讲授,从理论到实践上的训练不仅仅是一套完整系统训练,也会提高他们在服务上的质量,同时也能改善其经营愿景和经营理念,这对于整个民宿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宣传当地良好形象的重要依托。

参考文献:

[1]李建杰,曹莉丽东阳市白泉村乡村旅游“主题民宿”景观营造思考[J].南方农业,2016(22):15-18

[2]莫燕林基于SWOT分析浙江省民宿的发展对策[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6(9):116-117

[3]潘颖颖浙江民宿发展面临的困难及解析——基于西塘的民宿旅游[J].生产力研究,2013(3):132-135

[4]陆奕娜浙江民宿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调查研究为例[J].城市旅游研究,2012(12):95

依托优势资源,明确发展定位,发挥自身魅力,从自然风光好、人文景观美、民族风情妙、海产品味道鲜等思路着手创建特色品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创新传播方式,通过自我宣传、政府宣传、媒体宣传、社会舆论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影响力。

44加强人才培养积蓄人才力量

首先,通过对休闲农业发展政策的宣传,转变休闲农业从业者的理念,厘清发展思路。其次,开设休闲农业发展培训班,邀请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解读相关政策,提升休闲农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再次,召开经验交流会,邀请示范村代表传授经验,以生动的案例为农民提供借鉴。最后,引进休闲农业发展专业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海南休闲农业发展注入新能量。

参考文献:

[1]陈亮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热带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及模式的探讨[A].陈水雄主编2010年两岸休闲农业(海南)论坛论文选[C].海口:台海出版社,2010:16-21

[2]高志强,高倩文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J].农业经济,2012(8):82-83

[3]王树进,陈宇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9):38-45

[4]詹玲,蒋和平,冯献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和经验启示[J].世界农业,2009(10):47-51

[5]张广海,包乌兰托亚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及其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0):30-37

[6]周义龙,赵影海南休闲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6):934-939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民宿浙江
孪生院子民宿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