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雨素:苦难写就的一本书
2017-10-18刘燕
刘燕
她是一位四十四岁的底层育儿嫂,她是20岁未到就因为生活来到北京打工的外来工,她是离异多年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的单亲妈妈,她更是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女性。当她把自己多年的真实苦难写成文章,在感动数十万网友的同时自己也成了网络红人,她就是笑着把苦难生活写成书的农民工范雨素。
范雨素是湖北襄陽人,因为家贫且父亲早逝,范雨素很早就辍学了。和别的农村姑娘不同的是,范雨素从小就爱读书,还不到十二岁,范雨素就读遍了村子里能找到的所有文学书。文学在丰富范雨素内心世界的同时也给她打开了外面世界的大窗口。范雨素的母亲生了五个孩子,一个比一个艰难。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坚强的范雨素决定要去大城市闯一闯,更重要的是要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这样,不到20岁的范雨素就来到了北京。在北京,没有文凭也没有一技之长,范雨素只好卖苦力。那些年,范雨素在餐馆端过盘子,在工厂做过流水线,甚至做过家政女工。虽然范雨素很勤快,但卖苦力的生活也不过勉强能为她带来温饱而已。
日复一日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改变范雨素的命运。因为无知,更因为不确定将来的生活能变得更好,范雨素匆匆嫁人。可惜的是,丈夫爱酗酒,无奈之下,范雨素只好离了婚,开始了独自抚养两个女儿的艰辛生活。
在农村,离异的女人被人看不起。为了逃离村人的冷眼,范雨素只好重新来到了北京当育儿嫂。在北京东五环的皮村里,范雨素住在租来的300块钱房子里,做着一个星期休息一天的育儿嫂工作。在两个女儿都日渐独立之后,范雨素重新捡起了自己对文学的爱好。在打工之家组成的文学小组听课一年之后,范雨素拿起笔开始了创作。
范雨素非常喜欢写作。她发现,每次只要投入到写作中,生活中的烦恼都不见了,那些恼人的雇主,烦心的事情一旦写在了纸上,心里就像被水洗了一般畅快。只要一有空,范雨素总是很积极地跑去打工文学小组向志愿者老师们请教。
一两次还好,时间久了,有人便开始嘲笑她。有人笑她一个育儿嫂想当文化人,也有人暗地里说她傻,有时间不多找点工作,搞什么文学创作。工作的劳累,雇主的刁难,他人的嘲笑都没有让坚强的范雨素低过头,但对于别人怀疑她对文学的热爱和单纯,范雨素感到非常难过。她一遍遍地向文学志愿小组的老师们请教,好在老师们都热情鼓励范雨素。还有一位老师为了坚定范雨素的信心,还特意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送给范雨素,鼓励她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活出自己的人生。
志愿者老师的话给了范雨素信心,她一遍遍地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着像保尔一样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随着范雨素写的文章越来越多,她也开始学着向外投稿。当范雨素一篇篇带着个人真实生活的文章在报纸杂志发表的同时,她也收到了一些编辑的约稿。
在编辑的鼓励下,范雨素开始把笔触伸向了周围的人,范雨素一生劳累的老母亲,范雨素因为贫穷而病死的姐姐,因为无知而草率结合的婚姻……2017年,范雨素带着强烈个人自传性质的文章《我是范雨素》在某个微信公众大号刊登后,她的贫而不屈,在苦难里依然笑着生活,乐观向上的心态感染了亿万读者。这篇讲述一个底层女性真实生活经历的文章一夜之间的阅读量就超过了十万,范雨素的生活在广为人知的同时,自己也成了网络红人。
越来越多的人不仅被范雨素年届不惑却依然平和的心态而感动,更为她贫穷中还能拥抱和帮助比自己更穷的人的善良动容。无数的媒体争相采访范雨素,更有出版社看中了范雨素不屈的人生经历和真挚文笔,邀请范雨素出书。
就算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那也要笑着读下去,更重要的是从不向命运屈服。谁说苦难不是人生财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本书,不同的是有的人厚重有的人单薄。在苦难中一路走来的范雨素,把人生的所有苦难写成一本云淡风轻的书,也把自己的人生写成了一本励志的人物传奇。
摘自《家庭文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