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的多元和中国文化特质

2017-10-18许嘉璐

月读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人类

许嘉璐

一、文化的本质是多元的

人类的历史,从来是文化多元及其发展的历史,是多元文化相互接触的历史。这是因为,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生活方式。由于地理条件(包括气象条件)、生产方式以及偶然性等因素的孕育和制约,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自然形成差异,文化呈现多元。由于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人类所特有的理性,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必然发生接触,或因迁徙,或因种族的生存和延续,保护和争夺仅有的物质生活资源而与文化他者相遇。

在前现代的久长时间里,人类对文化多元的感知和应对,是不自觉的,是“跟着感觉走”的。人们只觉得他者和自己不一样,“非我族类”,好奇、警惕、防范、抗拒、冲突。在这段历史里,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是有限的,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民族很少。接触,不管什么样的接触,文明的和野蛮的,都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各自发展,积累了大量关于多元文化相处、相离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像中华民族这样重视历史记录、善于以史为鉴的民族,一代一代的后来者不斷享受着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中华民族延绵不绝而文化永远常新的重要原因。纵观全世界的情况,则相反的例证数不胜数。为什么有此截然的不同?这的确值得人们深思。

二、文化是各个民族的文化,有本质不同的交往方式

为了维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人们(民族、人群和个人)对他者的文化总抱着怀疑的态度。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于已有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而信仰是与生命及未来直接相关的,切断信仰以及由信仰派生或影响的礼仪、风俗,几乎等于断绝了自己和后代的未来,即使在同一宗教或同一系统的宗教内部也是如此。这是过往历史中世界上宗教战争不断的根本原因或借以号召民众的口实之一。

处理与不同文化接触的方式,也因不同文化的核心理念不同而显现出明显的差异。总括起来,对待异质文化不外乎以德相融合、以力相抗两类。以德相融,避免了相抗所造成的苦难,各自的文化也因为有了异质文化的刺激和启示,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消化吸收他者文化中的营养而继续成长;以力相抗,其效果自然相反,除了死亡的灾难之外,遗留下来的恶果之一则是扩大了与异质文化的心理距离,不但自身的文化成果受损,而且一旦结仇,百世莫解,给后世的再一次相抗埋下可怕的种子。相抗双方有时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有时则难判是非。如果姑且不着眼于对与错的划分,而从人类生存的历史长河看,对抗之不可取,是自不待言的。所幸的是,在中华大地上,自进入文明时期起,就没有发生过任何宗教战争,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奇迹。

不同文化之间其实还有一种关系,即彼此隔绝。这在工业化之前不足为奇,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绝大多数民族即使想自我隔离也是不可能的。或者我们可以换句话说,这种方式也不可取。

三、文化的多元性受到空前重视

文化多元是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个新话题。100多年前,即1914年,发生了在科技最为先进的欧洲内部的相互杀

戮——第一次世界大战。于是,统治全世界百年的大英帝国衰落了。接下来是德国之复苏和再一次由科技最发达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欧洲衰退,美国取而代之。那些坚持认为唯有世界中心的文化才是文化的人们注意到了东方,于是冷战开始,殖民地纷纷独立。居于世界巅峰、睥睨众小的狂傲者,只有在自己身心俱疲的时候才会发现他者的存在。于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在前些年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可能其中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人类的理性已经比较成熟。经过从农耕时代到工业化时代无数先哲先圣的观察、思考、探究,人类渐渐把握到文化的本质和基本规律,认识到不同文化接触应遵循的“规则”。但是,人类的理性总是有局限的,因而在认识到文化确实是多元的、应该是平等的之后,在对下一步该怎么办的判断和选择上必然出现差异。亨廷顿教授的《文明的冲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其二,在关注文化多元化的潮流里,以学术界为主提出的不同文化应该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把文化的排他性转化为与他者相融的刺激和动力的声音越来越强。认为不同文化必然冲突的观点,受到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深入的挑战。但是眼前的事实还常常与人们的期望相左,可能也正是一件接一件的文化冲突事件,唤醒了更多的人对世界的现在和未来进行理性的分析。

其三,以德相融的处理方式取得成功的例证逐渐增加并为人所知。例如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犹太教和基督教关系的改善,天主教和基督教、犹太教关系的变化,中国以和平友好的方式处理和邻国边界问题,乃至香港、澳门平稳回归等等,都为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摆脱千年不变的思维和狩猎农耕时代的老经验,提供了确凿的例证。

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智者,加入到呼吁不同文明对话、和谐相处的行列里来。这些智者的文化背景、学术积累、呼吁的对象、研究的方法、预想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是主张不同文化应该对话、可以对话、应该通过对话相互了解、促进和平,是完全一致的。学界的声音在各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启民众,上达政要,起到了促使思考、增加选项的作用。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社会和经济组织、文明联盟以及国际公众论坛、中国尼山论坛、国际炎黄文化论坛近年在世界各地的积极活动,为尊重和重视文化多元化的声音提高了分贝。

当然,我们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工业化、信息化和工具理性,正在以远远超过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力量在世界许多地方发威;武器的智能化正在并准备着以越来越精巧的方式威胁着人们平静的生活和宝贵的生命。这些,也使得处理不同文化间关系的活动出现许多不可预测的变数。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将是长期的、艰难的,我的一位天主教朋友说,这将是一种长时间的“苦行”。我认为这个比喻恰当而形象,对此,所有关心和参与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endprint

四、中华文化的特质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的伦理观最突出的一点是主张“和而不同”,其哲学基础是整体论、综合论、经验论。这和一神论的二元论、分析论、先验论形成鲜明对照。

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在经过冲撞、融合之后,在哲学上基本达成一致。在中华民族看来,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际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自然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进而扩展,一国之人是一个整体,人类是一个整体,整个宇宙,包括所有的人和物也是一个整体,因而個人、家庭、国家、人类都是宇宙的一个极其微小的部分,这就是所谓天地一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以儒家的“仁”、佛家的慈悲、道家的“善”为原则。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不同源头的地域文化、外来的佛教文化和后来的伊斯兰、基督和天主等宗教不但可以和谐共处,而且相互吸收经验和营养,从而不断发展、创造,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人心里的“天下”,随着地理知识的不断扩展和交通的便捷而不断延伸。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所关心的不仅是一己,而且是全人类;不仅是跟前,而且是属于子子孙孙的无限未来。在这种思维下,我们对应该如何对待多元的文化,用不着反省、思考、反复论证,就可以得出符合宇宙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符合世界未来需求的结论。

中华民族的这些观念,来自于无数世纪的经验。即使后人是从先贤那里学习而获得启发和教诲的,但是寻根究底,先贤的智慧也还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例如在古代,强势文化对于相对弱势的亚文化,从来就不是采取强制压迫和消灭的态度。那时有夷、夏之分,其标准则在于教化水平之高低,对所谓“夷狄”,不存在种族性歧视,所以孔子“欲居九夷”(《论语·子罕》)而不以为“陋”,认为“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孔夫子知道其“道不行”,曾发出“乘桴浮于海”以达东夷的感叹。现在,几乎全世界都知道并赞赏孔子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里所说的“人”,应该是囊括了全天下所有的人。看看近代以来中国对待其他国家人民的态度和方式,就可以清晰地感到先祖的宽阔胸怀仍然完好地保存在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和国人的血液里。这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处世经验,而且是一种民族美德,也是可以奉献给当代世界的一份礼物。

中华文化特质之“特”,就在于和弥漫于大半个世界的一神论哲学相比而显其异,还在于当许多人把文化的多元性视为新大陆的时候,中华民族已经履践了几千年,视之为已然和当然。应该说,有中华民族这样坚守文化多元、包容他者的成员,是世界之福、人类之幸。

(选自《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中华书局,有删节。作者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并长期从事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人类第一杀手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谁变成了人类?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