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醉
2017-10-18李商隐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李义山诗集》)
【品读】
李义山实在是个有趣的人。你听他说,春来踏径“寻芳”,花不醉人,人却不觉醉于“流霞(酒)”,“日已斜”,终敌不过酒力,倚着花树竟呼呼睡去。直到他客散尽,直到“酒醒深夜后”,心下实觉辜负了这些花儿了,也恋恋着这些花儿,于是手持红烛,将朝开暮败渐近阑珊的残花又细细赏看一番。
李义山持烛赏“残花”一句,实耐琢磨。
有人说,此中有诗人深深且不为人知的寂寞。这一说法,是妄自揣测。
有人说,此句是隐喻诗人“人赏我醉,客去我赏”的独特性格。这一说法,也倒有意思。但觉有些牵强。
有人又说,李义山“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有雅人深致;而苏东坡“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二句,有富贵气象。二者爱花情结都不浅。这一说法,倒可附会附会。想一想,古来诗人大家之爱花者不胜枚举,岂独此二者乎?晚唐五代诗人韩致光就有句曰:“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明末清初画家陈老莲亦有句曰:“秋来晚清凉,酣睡不能起。为看牵牛花,摄衣行露水……”
然而要我说来,就要赞美李义山的格调,赞美他的审美情趣了。
“残花”,意即流逝中的美,相比盛放,乃系缺憾。人,凡事多求完美,而能懂得欣赏这种“残”,欣赏这种流逝的美,真的需要境界。
李义山另有诗作《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云:“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一作‘残)荷听雨声。”此处的“枯荷”,与如上之“残花”,是同样的意味。曾记《红樓梦》第四十回上,贾府一众人在游湖,遇见枯荷株株,挡住去路。贾宝玉觉其可恨,便叫拔了去。林黛玉听了,说甚喜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意即留得这些枯荷多好。贾宝玉一听,立就爱屋及乌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我想说的是,曹公赋予林黛玉的所有灵性中,独此一点惜“残”之心,最是柔软动人。人每每想到她扛个花锄独自悄悄葬花的身影,就觉美好,也觉心疼。推此及彼地想,在李义山的内心里,亦存有这样的柔软,令人青眼,令人赞叹。
残花也好,残荷也罢,所谓之“残”,皆是生命的不完美,是缺憾。
清人龚自珍有句说得好:“未济终焉心缥缈,万事翻从缺憾好。”(杨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