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联盟的甩挂运输组织模式探析

2017-10-18孙晓阳刘姝汗

物流技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车况共用用例

陈 宁,孙晓阳,刘姝汗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基于联盟的甩挂运输组织模式探析

陈 宁,孙晓阳,刘姝汗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针对我国甩挂运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建立挂车循环共用系统,在实际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采用租赁的方式来实现挂车的循环共用,并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随后对甩挂循环共用系统业务价值链及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利用UML统一建模语言进行了系统的顶层用例图设计。该系统的建设对于促进甩挂运输现代化发展,提高甩挂运输车辆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甩挂运输联盟;甩挂运输;组织模式;公共信息平台

1 研究背景

甩挂运输是集汽车运输与甩挂作业技术于一体的先进的货物运输组织方式,近年来我国各部门十分重视甩挂运输的发展。在2009年12月31日,《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决议下联合发布,自此,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甩挂运输这一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从首批甩挂运输试点工程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广。

目前我国甩挂运输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具体体现在牵引车与挂车的总数量较少且比例较低,仍以个体企业的单体货车为主进行道路货物运输,与现代交通发展过程中节能减排和发展现代物流、低碳交通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甩挂运输的发展局限于企业独立拥有甩挂运输车辆,在有限的几个经营网点范围内进行运输作业,因企业经营能力、覆盖网点有限,挂车流转到下游无法继续进行运输作业,业务难以施展,空置挂车回收存在问题,资产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且甩挂运输车辆属于高价值的重资产,经营淡季车辆闲置率较高,加大了企业的成本与经营的风险性[1]。

甩挂运输循环共用系统是通过线上信息系统与线下服务站结合的方式实现第三方的挂车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充分周转,企业本身无需持有挂车,真正实现甩挂车辆资产的开放式循环共用,提高挂车与牵引车的利用率。建立基于甩挂联盟的循环共用模式,缩小了共用系统的覆盖范围,且甩挂联盟内部已形成相关的成员规则、规范,利于系统的实现与实际运营。联盟范围内实现甩挂资产的循环共用可以作为示范性试点工程,其运营的成功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

2 系统可行性分析

2.1 技术可行性

甩挂运输的实现最基础的保障是车辆技术条件。车辆技术条件体现在牵引车、挂车比例和牵引车、挂车匹配参数两个方面。一方面,交通运输部目前推荐的几批车型的技术标准均符合甩挂运输的要求;另一方面,货物运输与甩挂运输的发展使一些老旧甩挂车辆逐渐被淘汰,甩挂运输车辆生产厂商越来越注重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甩挂车辆的技术条件将渐渐不再是甩挂运输发展过程中的障碍问题。通过到宜宾欣联物流公司实地调研了解到,目前甩挂联盟购置的甩挂运输车辆均为生产厂家按国家统一标准生产的,所以在甩挂联盟内部可以实现甩挂运输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自由匹配。同时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已经普遍使用信息采集技术,已成为物流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支撑。

2.2 政策可行性

近年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出台了多项支持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政策,具体政策主要包括:减少挂车的车检次数;取消挂车投保交强险;取消重复收取通行费;完善挂车证件管理。上述四条政策的发布为挂车循环共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3 市场可行性

挂车循环共用系统通过甩挂运输车辆租赁能够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困境。当前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资金短缺,借助甩挂运输装备租赁,可以让承租企业不必投入车辆购置资金的条件下,通过支付较低的租金就可以获得车辆使用权进行车辆运输作业,使企业能够正常运营。承租企业在甩挂运输装备上的资金投入将大大降低,为承租企业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市场开发和客户维护方面提供了条件[2]。

可以提高甩挂运输效率。一般而言,甩挂运输的运作效率与利用效率越高,就表明牵引车和半挂车的比例越高。目前半挂车和牵引车比例是1.12:1,基本还是采用单体货车运输的形式。为充分提高甩挂运输效率,就需要企业投入牵引车数量几倍的挂车资产,对于资金能力有限的企业来说是不现实的。挂车循环共用系统可将社会上的挂车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挂车资产进行出租,有效地提高企业运作中半挂车与牵引车比例,使得牵引车利用率提高,进而提高甩挂运输效率。

促进货物运输网络的构建与扩大,提高甩挂车辆的周转效率,降低车辆空驶率。甩挂运输是面上作业,甩挂运输运作网络覆盖的区域面积越大,整体的运作效率就会越高[3]。挂车循环共用系统的线下有遍布全国的服务站,可实现异地还车,可避免因企业网点有限或者挂车资源不足进行效益低下的运输,实现甩挂运输经济距离的延长。共用平台的租赁需求可遍布若干经济区域,实现挂车的网络化经营,可带动企业运输网络的构建、异地设置经营网点的增加。而在甩挂运输网点场站体系中,多数网点场站拥有服务内容齐全的停车功能区。可在将来考虑将甩挂运输车辆租赁业务开展和甩挂运输网点的场站体系构筑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

2.4 环境可行性

在甩挂运输循环共用系统中,通过各种科学的调度组织办法,可明显提高甩挂运输车辆的使用率,并缓解各类企业在资金使用和运力扩张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从行业层次上控制货运车辆数量的急速增加态势,间接缓解部分繁忙交通线路上的交通流量压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车辆利用率,节能减排的社会效应明显。

3 系统业务分析

3.1 业务价值链分析

系统价值链图如图1所示。

挂车循环共用系统的主要价值活动包括营销管理、储备管理、车况管理、运输监控、回收管理、理赔管理、结算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部分。营销管理主要包括平台前期与客户的沟通,制定提高企业投入挂车与租赁挂车积极性营销计划的制定、执行与跟踪等。储备管理主要包括对挂车在服务站储位管理、储量管理。车况管理包括对所有投入平台进行运营的挂车的车况检测、车辆维修等。运输监控可以对所有挂车实行实时的运输跟踪、线路分析等。回收管理主要包括对挂车出场管理、入场管理以及回收单管理等功能。理赔管理实现对客户各类投诉的统一处理。结算管理对各类检测、维修、租赁等业务活动中涉及的票据进行统一结算处理。客户关系管理提供对平台客户的信息维护、客户评价等业务,培养长期忠诚的客户群体[4]。

图1 系统价值链图

挂车循环共用系统辅助价值活动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经营决策、行政管理、法律管理等部分。战略管理是平台决策层依据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情况以及运营实际情况制定、调整和执行企业发展战略以及中长期规划等。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各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等各种活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员工的业务技能、工作动力,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与发展优势。信息管理包括对挂车信息的监管、处理与发布,还有对虚假信息的投诉与监管管理。经营决策主要包括对平台的生产经营情况的了解,对平台经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行政管理主要负责公文管理、接待管理、文档管理等行政办公支撑活动。法律管理为平台提供相应的法律意见、咨询等服务,监督平台的经营活动,防范法律风险。

3.2 业务流程分析

本文从挂车共用系统各个参与主体的功能需求出发,进行挂车租赁的业务流程分析。

甩挂共用系统的总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涉及注册、挂车获取、租赁、运输跟踪、回收、理赔和结算七个阶段。

(1)注册阶段

用户注册:出租企业注册,有挂车资产并有意向进行出租的企业可以在物流共用信息平台上进行注册。

承租企业注册,有甩挂运输需求的企业进行挂车租赁也要先注册。

用户审核:在用户注册时,平台需要审核挂车租赁企业和承租企业的资质及信息的真实性。

用户登录:出租企业、承租企业登录时,需要登录名和密码来登录帐号,执行相关操作。

(2)挂车获取阶段

出租企业提出挂车投入申请:通过平台审核注册成功的出租企业可向平台提出挂车投入申请,申请需提交挂车使用相关信息。

平台审核申请:平台在出租企业提出申请后要对出租企业的申请进行审核,对出租企业进行资质认证、手续检查和技术鉴定。

车况检测:在平台下达指令后,服务站根据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对出租企业的挂车车况进行技术性能检测、安全性能检测以及车辆配件的检测等其他相关综合技术检查等。

资产评估:对车况检测合格的挂车进行资产评估,可为挂车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需要理赔时提供依据。价格标准可采用重置成本标准,评价方法采用成本法。

发布车辆信息:在通过出租企业的挂车投入申请并对挂车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后,有关挂车车辆的详细信息便被录入系统。平台可将挂车信息进行对外发布。

(3)租赁阶段

租赁下单:已在平台注册且有甩挂运输需求的承租企业根据对挂车的车型、地域、技术标准等需求情况,通过平台寻找相应的挂车供给。找到后便可直接下单,产生相应的租赁订单。

取车:挂车承租方下单后即凭借租赁定单和相应出场单到挂车所在的服务站取车。平台从承租方取走挂车的当天起计算租赁费用。

(4)运输跟踪阶段

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获得车辆位置信息,将车辆信息与车辆的基础信息进行有效结合,通过GPRS等多种形式完成数据的传输,保持数据链路的通畅,不间断获得车辆、货物的信息,达到车辆在途动态监管的目的。可对挂车资产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资产的安全性。

(5)回收阶段

车辆回收申请:承租企业使用挂车完毕,若没有继续使用挂车的需求,可向平台提出挂车回收的申请,平台接收到申请后便向线下服务站发出通知进行挂车回收的接收作业。

图2 系统总体流程图

车况检测验收:由平台指定的服务站对承租商归还的挂车进行车况的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技术性能检测、安全性能检测以及车辆配件的检测。

(6)理赔阶段

车辆检测结果经出租方和承租方双方认可后,达成理赔协议并进行后续的维修作业。平台可向出租方提供维修的费用标准。

(7)结算阶段

在挂车共用流程中,结算一般采用按单结算或定期结算的方式。承租企业运输结束,平台将回收单录入之后,由平台根据各用户间签订的租赁协议检测单、维修单、计费单等单据进行费用结算。

平台各用户再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银行进行款项的支付与收款。

图3 顶层用例图

4 用例图设计

根据用例图,可以清楚的知道系统具有的功能,以及每个功能的参与者、执行者是谁,参与者不局限于人,也可以是外部的系统[5]。对于甩挂运输循环共用信息平台,系统的参与者有:平台管理人员、出租企业、承租企业、服务站和银行等。挂车循环共用系统主要包括客户管理、信息管理、挂车投入管理、出租管理、储备管理、车况管理、地理信息管理、回收管理、理赔管理和结算管理等功能子系统,如图3所示。

在挂车循环共用系统里,每一个子系统所提供的用例:(1)客户管理子系统:包括注册管理用例、登录管理用例、账户管理用例。(2)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用例、信息监管用例、信息发布用例、虚假信息投诉与监管用例。(3)挂车投入管理子系统:包括挂车申请管理用例、车况检测用例、资产评估用例。(4)出租管理子系统:包括预付款管理用例、订单管理用例、订单执行管理用例。(5)储备管理子系统:包括储量管理用例、储位管理用例。(6)车况管理子系统:包括车况检测用例、车辆维修用例。(7)地理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管理用例、在途跟踪管理用例。(8)回收管理子系统:包括回收单管理用例、出场管理用例、入场管理用例、车况检测用例。(9)理赔管理子系统:包括理赔协议用例、事故处理用例。(10)结算管理子系统:包括按单结算用例、定期结算用例、统计报表用例、财务结算用例。

5 结论

本文创新性的提出我国应建立甩挂车辆循环共用系统,实现甩挂车辆在全国范围内的开放式流转,对于实现甩挂运输经济距离的延长,避免因企业网点有限或者挂车资源不足造成的效益低下的运输有重要意义。而且挂车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转可减少资产的闲置时间,提高挂车与牵引车利用率。同时车辆资产的使用方和车辆资产的提供方企业都可以通过平台达成合作。另外,该系统还可以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多式联运的发展。基于联盟的甩挂运输循环共用模式可以作为示范性试点工程,其运营的成功有利于系统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对推动我国甩挂运输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1]范林强.汽车甩挂运输组织模式选择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2]高洪涛,李红启.道路甩挂运输组织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李红启,高洪涛.甩挂运输操作技术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4]赵灵章.浅谈价值链管理中的协同效应[J].经济与管理,2004,18(4):32-34.

[5]张龙祥.UML与系统分析设计(第二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Discussion on Alliance-based Drop-and-pull Transport Organization Mode

Chen Ning,Sun Xiaoyang,Liu Shuhan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Logistics,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

In this paper,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rop-and-pull transport means in China,we proposed innovatively to build the trailer cycling and sharing system;then based 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we determined to achieve the cycling and sharing of the trailers by way of lease and analyzed its feasibility;and next,we went over systematically the value chain and process of the cycling and sharing system and designed its top level use case diagram using UML.

drop-and-pull transport alliance;drop-and-pull transport;organization mode;public information platform

F542;U492.3

A

1005-152X(2017)09-0006-06

10.3969/j.issn.1005-152X.2017.09.002

2017-06-18

2016年度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铁路信息化服务应用技术研究—95306网站建设总体方案及系统优化技术研究”(2016X004-F);2016年西南交通大学科研课题“多式联运监管中心信息系统方案”(2016H01217);2014年度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重大课题“铁路货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总体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2014X010)

陈宁(1970-),男,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物流信息化;孙晓阳(1993-),女,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刘姝汗(1994-),女,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车况共用用例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使用朗仁H6 Pro做途观车况检验复位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林肯MKZ搭载了SYNC 3
你应当如何避免浓雾与逆温的伤害
北京地铁1号线四惠试车线多线共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