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生活化
2017-10-17范卓君
范卓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就是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体现数学“学以致用”的鲜明特征。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确,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就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与生活中。例如在教学折扣问题时我创设这样的情景,“三八节到了,好多商店都在促销,老师发现有两件完全相同的衣服,不同的商店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一家标着九折优惠,而另外一家標着八折大酬宾,你们说老师应该上哪家去买这种衣服?”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到打八折的商店去买,因为它打的是八折,比九折低;有的说去打九折的商店去买,因为它本来的价钱可能低一些;还有的说,先看看两家超市的原来的标价后再下定论。这时候,我马上问学生,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马上回答,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的量,我做了肯定的答复,这样使学生无形中意识到单位“1”的量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有关“折扣”的应用题就不会感到乏味了,他们就会满有兴趣进入角色中。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蒙古包底部要设计成圆形的而不设计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马上在小组内展开研究,研究了一会也不得法,这时我做了适当的引导,做蒙古包时要用到什么?布料。布料围起来就做成蒙古包的侧面,同样长的布料围成底部是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说明他们的什么相同?(底面周长)。我们利用蒙古包是要用它的占地面积,所以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什么?(周长相等时那种图形的面积最大)这时学生有了研究目标,都积极投身到研究活动中。通过计算得出当周长相等时,圆形的面积最大。所以蒙古包设计成圆形就是能用同样长度的围布圈出最大的室内面积。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应该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合理组织教材,充分挖掘潜在的生活素材,找准每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培养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