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合的含义

2017-10-17李素钰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素数实例教科书

李素钰

一、教材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的得到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一是通过实例掌握集合的含义并理解集合中元素的三个性质;

二是能够记住并会使用常用的数集符号;

三是会用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一是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二是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实例掌握集合的含义(重点)

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性质,尤其是对确定性和互异性的把握(重难点)

3.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记住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并会应用(重点,易混淆点)

四、教学方法

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展示和总结;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做到讲练结合。

五、教学具体过程

(一)引入课题

“集合”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用词,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许多同类的人或物聚在一起。

在数学中,我们已经学过一些集合,比如说: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圆),但到底集合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回忆,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生:回忆,举例,交流.

(二)新课讲授

知识探究1

考察下列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素数;

(2)所有的正方形;

(3)宜章一中高一年级所有的学生;

(4)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的点;

(5)满足不等式3x-2>x+1的全体实数

思考1:上述每个问题都由若干个对象组成,例1中我们把1~20以内的所有素数作为元素,这些元素的全体就是一个集合,那么例(2)到例(5)能否构成集合?它们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对上述例子进行思考概括,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生: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 ,b,c,…表示;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思考2:组成集合的元素一定是数吗?

(不一定,可以是人,物,图,点,数…)

知识探究2

思考1:高一(5)班所有的“帅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由此说明什么?

(不能,因为元素不能确定,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比如,(1)5班的优秀学生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2)5班的较高学生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3)5班的1米6以上的学生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思考2:0,1,2, 这些数组成一个有四个元素的集合,这种说法正确吗?由此

说明了什么?

(不正确,只有0,1,2三个元素,说明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思考3:高一(5)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由此说明什么?

(没有变化,说明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师:通过上述几个思考题,请学生总结出集合元素的特征.

生:学生认真思考,总结元素特征

集合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不能确定对象不能构成集合

2.互异性: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3.无序性:没有特定的先后顺序

问题:你能举一些集合的例子吗?并指出集合中的元素.

师:先请学生小组讨论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然后再请学生分享小组内的探讨结果,并进行点评.

生:小组讨论,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知识探究3

思考1:设集合A表示“大于0小于20的所有素数”,那么1,4,5,7,9这五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 5,7在集合A中,1,4,9不在集合A中)

思考2: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那么某元素a与集合A有哪几种可能关系?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 元素与集合有属于/不属于的隶属关系

, 属于集合A,记作 . 不属于集合A,记作 .)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生:阅读教科书,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如果 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 属于集合A,记作 .

如果 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 不属于集合A,记作 .

知识探究4

思考1:请回忆我们学过了哪些数集?(根据数集扩充进行回忆)

思考2: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一些常用数集,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的扩充过程,阅读教科书第3页表格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思考.

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阅读教科书,认识常见的数集符号,并完成例題2 .

师:先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再请学生逐一回答,并进行点评,强调易错点,最终给出正确的答案.

生:思考,并且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课堂检测

师:先让学生讲述解答情况,再作出评价,给出正确的解答.

生: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再组内讨论答案.

(四)归纳小结

1.集合的定义

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3.元素与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4.常见的数集及其记法

师:引导学生思考,概括.

生:思考,整理,表述概括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

P5练习: 1.(1) P11习题1.1A组: 1.

猜你喜欢

素数实例教科书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等距素数对初探
孪生素数新纪录
素数与哥德巴赫猜想
起效素数的有效排除力总和与素数两个猜想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