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智能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分工论的价值实践

2017-10-17张笑扬

理论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社会分工全面发展

张笑扬

摘 要:工业4.0时代人类利用信息智能技术使机器“头脑”同人的“头脑”相连接,或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超越。随着新知识新科技因素“并入生产过程”,社会分工呈现出精细专业化、交互一体化等特征。马克思认为分工兼有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双重属性,社会分工既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也可能使劳动产生异化;现代分工在提供“特长和专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一定风险。因此,应挖掘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时代价值,把握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全球产业分工话语权和技术的自主权,将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策略结合起来,从技术手段、社会关系、制度安排等方面探索分工合理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智能化时代;社会分工;全面发展;价值实践

中图分类号:F24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9-0051-04

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通过对人类社会分工进程的历史考察,在肯定劳动分工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深刻地指出了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造成人的分裂和畸形这一事实。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加快,现代智能机器运用日益广泛,人类正逐步跨越机器大工业时代,迈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业4.0时代。工业4.0是工业化的更高级版本,而智能化是其一个显著的标志和特征。人们通过新技术,使智能设备变成了我们感官、感情、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内在节点或外在支点更好地掌控自我,改造外部世界。借助于智能设备和智能技术,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加生动,诸如AlphaGo的人工智能不但延伸着人的无机的身体,还扩充着人类智能和创造力。在此趋势下技术性分工瓦解着传统旧式的劳动方式和分工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协作体系的更加合理、分工实践的不断创新、情感生活的丰富表达、人的发展的日趋全面。

一、智能化时代社会分工的变奏

从亚当·斯密最早阐发分工理论到马克思创立劳动学说,分工成为重要的社会分析工具,也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趋势和强大发展动因。分工不仅影响经济生活,还影响社会等诸多领域,成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程式,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及个体的一种社会责任。然而,在科学、技术等许多不同领域卓有建树的“通才”越来越少,分工的精细化导致职业固定在某一特定领域,出现了职业鸿沟和能力固化,工业化时代的二重性表现得更加鲜明。

马克思恩格斯从分工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来深刻剖解分工的异化进程,根据不同历史状况分工的发展来剖析分工的进程、预测分工的未来趋向。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分工阶段都与当时独特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应、相依赖。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分工都在一定时期推动着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在分工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的矛盾冲突,伴随着不同个体对产品占有和分担的差异,伴随着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冲突,分工成为一种异己的、敌对的、难于驾驭的力量。[1]85

而当人类进入近代工业化时代后,特别是进入机械大工业时期,分工呈现出这样一种情景:劳动者每天都会循规蹈矩地工作,每天都会单调地劳动,没有活力,成为一种毫无生机的零部件,成为座架上生硬的螺丝。正如马尔库塞所指出的:“在现代社会中,人成了机器的附属物,人的活动完全围绕机器运转,成为机器活动的一部分,人在其劳动成果中难以看到自己独立的个性和能力。”[2]13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其实不是一种自由自觉的、体现人的个性的活动,而是不具有真正必要性却“必要的”“麻木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全部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之前包括资本主义及以前的分工方式,都是“自发”而非自觉的分工,技术越进步,分工越彻底,劳动者本身就越退步。这个阶段的治理和管控是通过在畸形、异化的分工背后,技术对人强有力的压制下实现的,是生产资料对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奴役和无情掠夺,是资本对人无形的规训。正如马克思所说,机器是资本对付工人阶级最强有力的武器,它的背后是人对人的奴役和钳制,最终导致人的生产方式片面化。私有制下分工导致了一系列矛盾和异化,在这种分工体系中的人是缩小的人、单面的人、不完整的人。正如恩格斯深刻剖析的,在生产自发地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每一种新的分工都必然变成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

由于私有制度下分工包含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消灭旧的分工”的主张,通过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特别是消灭旧的分工形式,在取而代之的生产组织中,每个人都必须义务地参与生产劳动,同时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自由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此时的生产劳动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从奴役人的手段变成解放人类的手段。[3]644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人类的全面发展阶段正是“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消灭了私有财产和旧式分工,取而代之以合理而自觉的人类劳动,此时,人类劳动成为人“本质力量”的真实体现,劳动者自身也成为创造出丰富、全面、深刻的人类关系的真正主体。那么随着生产力越来越发达,对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也日益增强。工业化时代如何调节社会分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分工异化呢?“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的矛盾,又只有消灭现代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3]646

在社会有机体内,分工更多的是体现团结和协作,不仅关乎经济层面,也关系社会和道德层面。人们常常责备分工使个人变成了机器,在分工中过着狭隘、单调、循规蹈矩的生活,不再是活的细胞,而是毫无生机的死板的零件,没有一点儿乐趣,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去工作,而工作不过是一种预设的程式。“他已经不再是活的有机体中的活的细胞,因为真正的细胞不仅能够与其邻近的细胞持续不断地发生关系,而且邻近的细胞也可以对它产生影响或适应它的影响,从而根据环境和需要的变化不断扩张、收缩、弯曲和变形。这样,他就成了一种毫无生机的零部件,只有外界力量迫使他朝著同一个方向,按照同一种方式不断运动。”[4]331这些类似的批判是人类自身的反思,也蕴含着对未来新的憧憬。endprint

二、智能化时代社会劳动分工的新特征

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人类逐步进入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4.0工业化时代,社会生产结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机器工业时代相比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全球化、自动化,“世界历史”更加凸显。现代社会工业化、信息化交织,特别是互联技术的蓬勃运用,“互联网+”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声控、光控、触控等“自动”操作或者触发系统,智能化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推动传统工业革命升级为4.0版。智能化社会劳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智能化推动着人的无机身体的延伸。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人生产逐步取代人工,现实工厂中的机器换人成为一个缩影和写照。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生产,使得从生产到消费、消费者到生产者,区间信息传递渠道发生巨变。智能化使人们通过使用控制中心,譬如一台智能手机,就能将人们的思想、意识通过感应传输设备,进行有线甚至无线的连接。人类通过运用智能设备,扩展对自然这个人的无机身体的延伸,也更加深入人类身体、意识以及自身的认知。智能化模拟和放大了人类大脑感知模式,使人变得更敏感、更强,具有更灵活的操控能力。

智能化的广泛普及使人机交互的方式也发生着深刻变革,从传统的需要键盘鼠标显示器等中间介质,到移动时代触之可及、光控、声控甚至不“触”而及的交互革命,这些将变成人的感知器官的一部分融入到日常生活、融汇到感情系统,人机将“零交互”,人的无机的身体日益扩展。依托于智能化设备,依托于大数据的计算能力,使决策行为、劳动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智能时代,是人机交互彻底变革的时代,颠覆了传统的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改变着人与人的关系。从有线时代的鼠标键盘点击交互,到无线时代的触之可及,人与智能化设备的交互体验更加深入。无论是拟物、扁平、material design、情感化设计,智能化以形形色色的形式使人与外部的联系更加便捷化,满足了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

2.智能化加剧着行业分工的普遍分化。智能化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的分工越来越明细,一些事实契合了涂尔干分工理论的一些论断:社会舆论一方面承认着分工的规则,肯定社会分工的普遍发展的意义,却在另一方面对这种过分专业化担忧、踌躇。社会越进步,工人们似乎越退步,尤其是在机器大工业时代中,有的人整天就是接一类线头,有的人上螺丝,有的人每天都在重复装箱,等等。这种野蛮、单调的生存状态,成为一些传统工人的真实写照。智能化的普遍运用,让一部分人从繁重的、机械化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拥有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去从事其他活动。

当然,这种解放的另一端是智能化同工人的竞争。智能化加剧着劳动分工,加剧着人与人、人与机器的竞争。智能机器、设备缩减着对一般劳动者的需要,将夺走普通工人的饭碗,在新技术工业革命中,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受到排挤,并在与智能化机器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这种革命也创造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劳动力需求,让一部分劳动者解放出来,也有了充足的产业后备军,这成为智能化时代的一个悖论。

3.智能化重塑着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爆炸式、碎片化的信息洪流中,人在激变的社会关系中焦躁不安,社会关系也变得支离破碎。信息越广泛,形式越智能,人们对尊重、自我实现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的自由发展。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操作系统的普及,除了尖端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外,大部分劳动者在生产体系中逐渐从主导者角色转变为电脑、机器及智能设备生产流水线的“附属物”甚至“替代物”。另一方面,除了智能设备的研发人员,其他人员也逐渐被湮灭活力和创造性,他们习惯于使用智能设备,这种习惯成为程序化的过程。当智能化设备被批量生产出来时,人们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越来越局限,预设的智能代替了人的活动能力,从而导致人的能力发展片面化和个性的丧失。恩格斯提及的“大机器时代的分工使工人只隶属于某个部门,受它束缚和剥削,每个人都掌握了一种技能而荒废了另一种技能,只熟悉某一个部分或部门的一部分”的情景在智能化时代也可能复现。

三、马克思社会分工论的当代价值实践

智能化时代的工业发展与马克思所在的机器大工业时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马克思等理论家的分工理论仍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前面谈到,在大工业建立以前每一次新的分工都导致了生产资料转变为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而机器大工业则使人降格为机械的单纯附属物,缩小成为机械的一部分,丧失了人格和意志的总体性,智能化时代也不例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工方式压抑缩小了工人的生产情趣和才能,也使无产者和资产者被资本利润和各种片面性所奴役,导致现实的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方式下“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得到广泛运用,社会分工有可能不仅被当作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隐性手段,而且可能演变成为一种治理与规训方略。资本主义生产分工以榨取最大利润为目的,只会带来劳动和劳动者更大程度的工具化,带来越来越沉重的生产阵痛、效率压力、人的物化。由于合法性分工在各个领域得到体现,人们的职业越来越固定化,生产的固定化使劳动者局限在小圈子内,失去了反思与批判意识,当人们在座架的技术情境里面简单地算计着功利主义算式时,生产方式的消费化使人不由自主地陷入市场的控制,成为商品交换的奴隶,成为追逐利润的棋子,商品拜物教充斥着整个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洞察了分工系统的起源与发展,将分工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联系起来,并运用“协作”这一创新性概念表达高度社会化过程中人类所固有的社会属性。他们把“分工”上升为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范畴,将分工放置于生产方式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加以具体剖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分工做了全面深刻的研究,甚至延伸到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等诸多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通过协作,使人们能够重新驾驭由他们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力量,自由支配和处置由他们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消除自身的局限性,同時辅之以“教育”,使年轻人对整个生产系统熟知和掌握,克服分工对个人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使人成为总体的、全面的人。endprint

显然,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并没有过时,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把理论视点切回到马克思所批判的人与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只有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扬弃片面的分工模式,使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才能使人从单向度的、片面的和贫困的“缩小”状态中解放出来,只有社会发展到了共产主义共同体,从自我和狭隘的社会关系中解脱出来,恢复成为完整全面的、“总体”的个人,人的能力才能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展现,人类才能成为自然界和自身真正的主人。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分工的考察是形成其新历史观的重要条件,他们从“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即从从事社会物质生活的个人出发考察了分工的形成、发展,以及与生产力、所有制和国家的重要关系,并把这种考察放置在自然历史进程中。马克思认为分工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马克思在当时虽然没有直接预见和描绘智能化时代分工的特征和实践路径,但他在对政治经济学的考察中,富有前瞻性地指出,“自动工厂分工的特点,是劳动在这里已经完全丧失了专业的性质。但是,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自动工厂清除着专业和职业的痴呆。”[1]169马克思对智能化、自动化的预判,特别是对自动工厂分工实践的分析,体现了生产方式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反映了智能化时代人类社会分工实践的新面貌。

1.智能化全面地瓦解着传统生产方式和旧式分工。正如机器大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瓦解一样,“现在已被机器动摇了的分工,即把一个人变成农民、把另外一个人变成鞋匠、把第三个人变成工厂工人、把第四个人变成交易所投机者,将要完全消失。”[1]243在当代社会,创造价值的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发生变化,技术性劳动要素在使用价值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的复杂程度越高,社会协作性要求越强。随着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现代化智能化生产及其精细的专业分工既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从某种意义上解放了工人,为现代人的全面发展释放了更多的广阔空间和可能性。智能化顺应了这种潮流,也加剧着这种趋势;既能减少人力成本,同时也能提高产能;既是一种理论策略,也是一种现实实践。自动化、智能化在智能设备替代人、排挤人的同时,给予一部分人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时间,虽然这种机会是被动的。智能化使机器人取代了部分人的位置,夺走了一部分工人的饭碗,也为新产业新业态提供了产业后备军,分工越深入,智能化越普及,对传统工人的需求会越少,要么工人成为技术的牺牲品,成为失业者;要么让一部分人被动地解放双手、解放身体、解放大脑,剩下的就是创造性的工作,这就是说,智能化让笨重、机械式的劳动为开拓性、创造性的劳动形式所替代,推动了人类实践的模式更新。

2.智能化深化着人类分工的“世界历史”阶段。智能化体现为巨大的生产力,正加速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着分工的普遍发展。当今世界各国联系空前密切和频繁,借助于航空、高铁等现代快捷出行工具和即时通讯信息技术,人们普遍的交往已经彻底摆脱地域性限制,治理结构也跳出了乡土性,从曾经的“背靠背”到现在的“面对面”“心对心”,人类历史已经真正成为“世界历史”,消灭城乡对立分工成为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智能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基于互联技术的智能自动化、参与式的融合网络无孔不入。智能化使这种“地球缩小”的趋势深入灵魂、深入头脑,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呈现出互联物联智联的绚烂面面。同时,全球需求结构变化与国际分工日新月异,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加速在全球布局,世界市场的日益成熟,使一切国家、民族的生产、消费以及与之相伴的分工都成为世界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变得更加不可能,智能化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使共产主义趋势和实践逻辑进程更加明朗。

3.智能化赋予社会分工发展新的特征和挑战。当前,社会分工的深化、扩大和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常态。社会分工呈现出精细专业化、交互一体化等特征。一方面,智能化推动分工颠覆传统的粗放式分工實践模式,在技术层面保障了专业化和细分化,使高精化成为可能,使“私人订制”“智慧生产”有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智能化推动了人与机器的交互设计,使“人机互动”走出工厂、溢出国界,推动了生产与生产、生产与需求之间的高效、无缝对接。智能工厂、智能设计、智慧物流等前沿理论逐步变为现实,并催生着许多革命性创新。此外,智能化深刻关联着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为我们带来便捷、高效生活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

应该看到,智能化本身是一种技术趋势,是人类对自身的不断否定和再肯定,是不断地创新和对美好的期盼,尽管在取代部分人类劳动过程中面临正义责难,却引领了一个时代走向。我们应充分认识包括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内的信息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利用好智能化技术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使生活更加便捷、丰富。要推动马克思分工理论更好地反馈、指导、运用到智能化生产实践之中,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论域与当代实践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相符合。全球化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加强科技创新、掌握核心科技和自主产权,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首先,辩证看待智能化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抓住智能化带来的巨大机遇,敢于立于时代之潮头。要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主动把握全球产业分工中的话语权,把握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自主权,推动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业紧密协作,加快推动智能化在各领域、各行业、各环节的融合创新。其次,适时调整国内的产业分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使“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深入人心,将智能智造、“互联网+”应用实践不断拓展。再次,在智能化的背景下要正确看待当代中国的阶层和不同分工的意义,使劳动者更加自由、公平公正地参与职业选择,使社会分工有序、包容地发展,使分工逐步摆脱狭隘的、固定化的存在形式,最终使劳动者成为“具有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的人”,使中国梦建构在所有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责任编辑:张晓妍】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分工全面发展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及相关理论的反思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