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铀矿地质勘探遗留设施的环境影响及退役治理
2017-10-17张栋泰
张栋泰
摘要:铀地质勘探给我国的核工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力量,可是勘探过程中遗留下严重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退役治理。本文在充分结合笔者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自己多年学习的基础上,首先对铀矿地质勘探遗留设施的状况、污染特点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展开论述,随后在此基础上对其退役治理进行探究,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铀矿;地质勘探;遗留设施;环境影响;退役治理
1.铀矿地质勘探遗留设施的状况及污染的特点
铀矿勘探工程结束以后,地表遭到破坏,遗留下未治理的竖(浅)井、坑洞、废石堆、深槽等铀矿地质勘探设施,其对周围环境持续释放放射性的物质,对周围公众构成危害。铀矿勘探遗留设施对环境造成危害有以下特点。
1.1受污染源多,放射性危害大。铀矿地质勘探一般程序是:区域的调查一普查一详查一勘探一勘探结果报告。这些步骤中,用到钻探、井探、槽探等操作方式,在地表留下坑口、钻孔、废石等。早期勘探工作中,由于设备落后以及随意性,这些遗留设施数量多且分散,分布广。与煤矿危害相比,不仅对环境有破坏能力,而且铀矿是具有放射性的危险矿物,残留的铀矿物质向大气释放Rn及其子体,对周边百姓吸人内外照射,构成伤害。
1.2铀含量不均匀,勘探位置具有隐蔽性。在铀矿勘探工作方式中,堆积在地表一些废石、复产的矿石天然铀的含量在7.21mg/kg-260.69mg/kg之间,放射性比活度在在1.34×10Bq/k-5.07×10Bq/k之间,水,水冶残渣天然铀含量为200mg/kg,比活度1.10×10SBq/kg。固态、液态、汽态的废弃物,均有放射性危害。勘探结束后地质队撤离原开采地,未经治理的与不为人知的勘探设施,使得周围群众不能积极、主动地防治辐射及其他危害。
1 3管理疏忽,缺少治理。由于勘探设施遗留下污染源多,分散且广泛,距离周遭群众远近不一。大部分铀地质勘探位置特殊,治理难度大,并且勘探地质队伍通常远离污染源,地方政府与群众的防治观念不强,宣传意识薄弱,缺乏治理的理念。未经治理源对周遭环境产生较大的危害。
2.铀矿地质勘探遗留设施的环境影响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铀矿开采对环境造成放射性危害。铀矿地质勘探遗留设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分为辐射影响与非辐射影响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2.1辐射影响。铀矿地质勘探地点无明显防护栏,属于开放性地点,人员出入无限制。因此,无论是在实施勘探过程中,还是勘探工作结束后,地表勘探设施都具有释放连续性、低量的反辐射性物质,危害勘探队伍以及周遭群众的健康。其辐射和照射主要由挖掘出的副矿石、废石及裸露的坑口、竖(浅)井等产生的y外辐射及其子体形成的内照射。其中,内照射的关键途径是吸入。
2.2非辐射影响。铀矿遗留设施对环境也存在严重影响。首先,未封闭的大量坑口、竖井、深槽裸露地表,存在人畜误入或者坠入安全隐患;其次,未处理的废石、废渣凌乱堆积在地表,不仅对原先的地貌造成大程度破坏,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恢复带来难度。
3.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治理环境重点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为了有效地治理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后环境情况,笔者认为其重点应当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3.1废石堆稳定性。对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治理工作来说,废石堆是其首要关注重点,目前针对它的治理,大多采取迁移集中以及原地覆盖这两种方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两种方案中迁移集中治理能够使得原址继续使用,而原地覆盖则不行。对此,笔者将重点讨论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后原地覆盖废石堆稳定性问题。针对原地覆盖废石堆稳定性治理上我们应当从下面这几点措施着手:第一,废石堆边坡防护设置上除了要确保其坡率达到天然安息角外,对边坡高度还应废石堆,并且需设置有边沟与挡土墙的马道来整坡。第二,为了避免出现土体或者覆土变形失稳现象产生,我们要在废石堆治理上需设置挡土墙。第三,为了防止雨水或暴雨冲刷废石堆,我们还需要为其周围设置上截水沟,这样一来可以在将水流引走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障废石堆治理安全性。第四,除了以上三方面措施外,废石堆治理中还应采取植被绿化综合防护边坡。
3.2坑口废水。应当把兩道混凝土墙封堵于水坑口,且将疏水过滤池设置于两道墙之间。将第一道嵌入式混凝土墙砌筑于坑口内岩性坚固处,并将PVC管预埋好。再将一道浆砌石墙设置于坑内1.5m处,且将PVC管预埋好。此外,还应将浆砌石铺设在浆砌石墙外侧地面将其作为过滤池,将砾石堆放在底板或是浆砌石墙另一侧,依照自然安息角将砾石堆放在浆砌石墙没侧,并确保PVC管完好无损。此外,还应当将土工布铺设于PVC管和砾石上面,用砾石压实。第二道混凝土墙砌筑于坑口处,将其砌至和浆砌石墙相同处,将钢筋砼预制板放在过滤池上,并将土掩埋坑口,夯实后再开展绿化工作。有的坑口流出水内,含有超标的放射性核素,从而影响到周边土壤和受纳水体,所以务必要治理流出水,且治理后水质应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4.铀矿地质勘探遗留设施退役的治理方案
铀矿地质勘探工程退役治理工作在我国逐渐引起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后防治工作开始进行,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与总结,治理方案逐渐改善,同时,国家专门设立了专门机构专门负责环境保护。但是由于地形等原因,深入治理不够彻底,以下是退役治理具体实施方案。
4.1源项的调查。铀矿源项的调查是治理工作非常关键部分,必须科学仔细且真实考究,否则调查不到位,造成后期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源项的调查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四方面原则:首先,综合考察勘探的历史与环境的变迁,全方面执行调查,清楚污染范畴及其程度,不能有遗漏项。其次,关注非正常数据,给予细致的调查,如废石头、废渣、四周土壤等放射性物质含量,以及有害液态矿物质流经河流以及农田等污染程度。探究其污染原因、方式以及程度。再次,对非放射污染物调查也是源项调查重点工作之一。最后,保证调查具有真实可靠性,采取抽样调查的样点要有代表性。这些原则对防治方案的科学有效制定提供保障。endprint
4.2退役治理整治方案。退役治理从本质看是为处理历史遗留的问题,让环境得以改善的一项工程。加快生态文明的步伐,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协调经济与环境发展的重要理念。退役整治首要清理地表残留的废石废渣,进行深埋等方式;对一些裸露的坑洞、竖井等要异地取土覆盖,并对覆盖后环境恢复状况进行评估,争取恢复原先地貌;同时整治要将辐射问题和非辐射问题一起从源项切除,处理生态、资源、景观的影响问题,减轻危害性。归根到底,从现场实际状况估量,制定科学合理的退役治理方案重点在于,对生态环境有效防护,并最大程度降低铀矿地质勘探遗留设施所造成的损害。
4.3加强宣传工作与监护管理。由于受到当前社会及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与日俱增,铀矿的勘探是长期的工作。所以,退役整治是需要大力推崇的。在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对与勘探完成后治理尾矿工程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体系。假如继续忽视退役整治问题,那么将持续破坏生态的平衡,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面积逐渐缩小。国家与政府应当对勘探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当地政府要加强生态意识的宣传工作,要加强勘探队伍生态防护思想建设,以及周遭群众要增强安全意识,做好监督,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地政府要重视勘探的监管,要有完整合理的开采方案以及善后工作的防治措施。
4.4做好施工期监测工作。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治理上,施工期监测是确保其良好成效的重要举措。结合实践来看,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治理最重要工作在于确保各种超出管理限值工程子项能够达到有限或无限制开放使用之目的。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借助于实时监测工作这一手段对治理工程予以指导,与此同时还通过其来判断设备退役治理工程是否达到标准的重要手段。对此,笔者认为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施工期监测工作:首先,企业在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治理上应采取一边监测一边施工的原则,这样有助于及時对治理给予指导,并确保各种工程子项达到设计要求。其次,治理过程中除了要严格依据相关操作做好监测工作外,企业务必要时刻注意好监测情况,如若施工完成时监测仍未达到预期要求时,企业还应当继续进行施工及进行监测,直至治理目的达成。
5.结论
综上所述,铀矿勘探是一个漫长过程,期间出现严峻问题亟待解决。对铀矿的退役整治势在必行,铀矿地质勘探遗留设施的退役整治,是需要综合当地的实际状况的探究。依照国家的污染源参数标准,考察社会环境与经济的需要,提出合适的治理方案,便于恢复当地的自然环境。防治工程结束后,还需对完成后的退役治理勘探设施点进行长期的定期维护,制定完善的监督制度,防止自然与人为对设施的后续破坏,确保生态与人类经济社会和谐共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