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LTE系统C-RAN集中式基带池建设策略研究
2017-10-16高勇
高勇
【摘要】 本文介绍了C-RAN网络架构,分析其组网的优劣,总结当前形势下,4G网络建设,运营商应该采取BBU集中放置方式,总结C-RAN网络无线侧配置原则,机房配套配置原则,动力配套配置原则,传输配套配置原则。
【关键词】 BBU集中放置 C-RAN 无源波分
一、引言
近年来,各运营商进行大规模的LTE基站部署建设,LTE使用高频段,基站覆盖范围小,需要大量的新建站,站址选取、施工难易程度将是影响LTE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
基带处理单元(BBU )集中放置是解决站址选取、节省投资、降低能耗、提升网络性能的一种好办法:是未来无线网组网的技术趋势,将在LTE时代得到广泛的使用,本文对LTE 中BBU集中放置建设的优劣进行探讨,总结适合各运营商LTE建设中BBU集中放置的相关策略研究 。
二、C-RAN网络架构及优劣
2.1 C-RAN网络架构
C-RAN架构:C-RAN 是基于集中化处理,协作式无线电和实时云计算构架的绿色无线接入网构架。
2.2 C-RAN网络优势
1)节省投资:无需大量机房建设:BBU集中放置,节省大量传统机房配套。2)网络指标提升:RRU靠近天线安装,没有长距离馈缆损耗,增大了基站覆盖范围;BBU+RRU组网灵活,安装方便,可以根据覆盖需要,合理布置,提升网络指标。3)无线载频利用率提高:采用基带池技术,进行智能话务迁移,提高不均衡话务利用率。4)便于管理与维护:管理和维护方便,成本低,减少了被破坏、被盗窃的风险;容量扩容只需在BBU池所在机房插入基带板即可完成,简单方便;5)缩短建网周期:新增站点只需将RRU室外安装至覆盖点,通过光缆网络就近接入BBU所在机房,缩短建网周期,节省开支。
2.3 C-RAN网络劣势
1)无线设备:对BBU池所在机房的安全级别有更高的要求,RRU拉远点的监控和管理能力不足,RRU所在站点的备电能力方面有所减弱。2)光缆、管道资源:大量占用光缆环、光交接箱和管道资源,对固网宽带发展战略带来一定影响,需综合规划。3)系统可靠性:光纤拉远,光纤直连无保护,故障率提高,故障恢复时间长;如果光纤接口备份,则加重光缆资源的消耗。4)施工难度:增加了RRU到光交接箱的跳纤数量,可能还需新铺设光缆环、增加光交接箱。
三、C-RAN 建设总体原则
1)市县城区、发达乡镇的4G站点建议采用C-RAN方式组网,一般乡镇及农村的4G站点不采用C-RAN架构组网,但建议新建站点尽量采用RRU拉远的方式建网。2)对于小容量的室分站建议采用C-RAN方式组网,大容量室分站(配置RRU数6~9个以上)已经具备C-RAN架构可维持现状。3)BBU机框应按区域来整合,按频段来划分,即F频段/D频段/E频段应接入不同的BBU硬件单元。同一区域内连续F频段小区应接入同一个BBU机框。原有D+F共BBU机框的站点视具体情况进行改造。
四、C-RAN建设配套原则
4.1 机房配套原则
BBU集中设置优选汇聚机房,次选自有基站作为 BBU池;选择基站时,基站机房使用面积宜在 20 平方米以上。
4.2 动力配套原则
1)BBU池站点需升级原基站机房动力配套设备,电源备电时长8-12小时,具备条件的BBU池(不扰民且面积>20 平方米)建议配置 10KW 柴油发电机。2)对于RRU远端重点保障站点:单独配置蓄电池,确保续航时长 12 小时;蓄电池以铅酸电池为主,对面积或承重受限的基站可使用铁锂电池;对于RRU远端普通站点,续航时长3小时。3)对于小微基站重要保障场景:须单独配置蓄电池,确保续航时长 3小时;可采取小型模块化电源或一体化电源+铁锂电池模式,并根据现场设备用电要求,选择交流或直流输出模块;对于普通小微基站:可现场设备情况采用交流供电模式。
4.3 传输配套原则
1)组网跳纤必须严格遵循RRU-AP-DP-FP-全业务机房-BBU池的跳纤顺序。2)C-RAN配套传输PTN网络应100%成环,C-RAN机房的光缆出局路由应尽量丰富,至少具备2条。3)考虑3D-MIMO的传输带宽需求较高,建議PTN采用10GE组网。4)当前传光路需经全业务光缆网承载时,均应采用无源波分;应根据不同站型的前传光纤需求,选择 6 波~18波的无源波分设备。5)无源波分波道配置应固化无源波分波道与无线扇区、频点间的关系,方便后续运维。
结束语:BBU集中设置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总结C-RAN架构,提出BBU集中设置组网建议,及相关配套建设原则,为各运营商全面普及4G C-RAN架构组网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张范明,黎建波 分布式基站BBU集中放置研究,电信技术,2010(5)
[2]马培勇 BBU集中设置对承载网的影响研究 ,移动通信 2015(10)
[3]刘芳玉,翁兵,等 C-RAN组网应用分析,邮电设计技术 2012(11)
[4]张晓江 BBU集中放置研究 中国新通信 20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