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法律英语课堂的研究与应用
2017-10-16李艳燕
李艳燕
摘要:本文分析了法律英语面临的困境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法律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最后探讨了文化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法律英语教学;文化教学;英语教学
一、法律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从事法律英语教学以来,笔者总感觉许多学生对法律英语望而生畏,缺乏兴趣。通过交流,学生表示法律英语课程太难,原因是词汇太多,甚至有些同学描述说法律英语的词汇从A到z的,我们就背吧。为此,笔者对法律英语教材中的词汇与其他英语专业课进行对比,发现此门课程的词汇的确数量多、难度大,但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单词的记忆并不应该成为阻碍学习的主要原因。
为了证明这一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词汇的教学作为重点,使学生在接触课文之前就了解和熟悉词汇的意义,结果也不尽如人意。笔者研究现在各个院校所使用的各类法律英语教材发现,法律英语课文大多是关于英美国家的法律知识,而之前学生所学习的是我国现行的法律,内容上不衔接,由于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甚至会成为理解课文的障碍。法律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法学知识。也就是说,英语语言的学习只是法律英语课程学习的一个方面,法学知识的学习也不容忽视。在法律英语课堂上,法律英语教师不仅教授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建立法学思维和法学意识,并且使学生具备能力和敏感性自觉的比较中国法律体系和英美法律体系,在比较当中扬长避短。法律英语课程不仅要成为连接英语语言和法学知识的桥梁,更要成为学生比较和学习中国和外国法律体系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比中外文化背景知识的对比讲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达到学习目的。
二、文化教学在法律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为了顺应社会的习惯,我们要了解文化,因为文化规范并制约着我们的言语活动。但是仅仅了解文化并不能完全解决语言交流的问题,文化仅仅规定了语言交流的模式并不能决定具体的内容。语言中的某些内容来源于特定语言环境,法律英语就是在法律这个特定的语境中使用的,只有了解与法律相关的文化知识才能真正了解语言的意义。因此,通过分析文化、语言和法律三者密切关系就不难看出文化背景知识在法律英语课堂上的重要性。
首先,法律英语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语言的学习和教学不能脱离使用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没有文化学习的语言教学是不完整的。因此,在法律英语的课堂上,在进行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还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文化背景知识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体系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素质,更重要的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其次,法律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深入理解法律也要从文化入手。
文化的涵义既广泛又复杂,法律也是文化其中的因素之一。风俗习惯、价值观、思维方式这些普通文化的因素在社会中发挥着作用,使人们服从法律的规定。法律、道德、经济、宗教以及政治这些在特定环境中的文化交织在一起对于法律规定施加影响。因此,在法律英语课堂上引入文化背景知识,可是使学生们了解法律规定的产生的原因、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
从法律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与教学相关的文化背景包括哪些内容和方面,是亟待研究的。法律英语课程面向不同学习背景和层次的学生,对于文化背景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法律英语教师注意。
首先,由思维方式所形成的文化背景。思维是人类对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只有共享基本的思维方式,人类才能成功的交流。各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环境,众所周知,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那么这种不同毫无疑问会体现在中西方的法律规定中。使学生了解到英美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法律。例如在讲到英美法系的正当程序(due process)这一重要的宪法原则时,要向学生介绍起源于西方的权利本位思想。古希腊、古罗马人生活在地中海地区,为了生存始终与大海进行着搏斗,在这一过程中造就了他们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性格。同时海上贸易的发展也使古希腊社会和古罗马社会发展成了商业社会。这样的社会孕育了特有的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他们在看待问题的两面性时,总是将它们割裂开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张扬的个性使得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加重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因此产生了权利本位思想,进而制定了正当程序原则。在中国人们却重实体而轻程序,让学生对比正当程序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仅排除非法言词证据的规定,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中西方的法律差异。
其次,民族心理所表现的文化背景。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民族价值观,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个人、集体和国家的观念有所不同。例如中国社会是以无讼为价值取向的,因此“濫诉”、“诉累”经常成为人们争论的议题。儒家理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表现为法院推崇调解结案,认为调解结案既避免争议双方走到尴尬的境地又节约了诉讼成本。在中国,我们鼓励双方当事人在发生矛盾以后通过调解来解决问题,进而形成了调解体系,包括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等。这样的现象产生于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和伦理文化。因此,通过给学生们讲解农业文明和伦理文化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就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调解制度。
最后,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背景知识。法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变化,虽然法律要稳定并且存在滞后性,但是了解法律制定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利于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氏族社会开始就存在着以宗族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管理制度。自从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就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也不例外。纵观中国的法制史,每个时期的法律都是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的道德规范,比如“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即十种重罪的表达和具体内容在各朝各代都有着差别,但是都是符合当时社会封建伦常关系的。在西方,宗教始终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比如天主教的教义中有关于“七宗罪”的描述,与中国的“十恶”不同,七宗罪关注的是人性的阴暗面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乃至法律问题,而“十恶”关注的是人的行为所破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文化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法律英语的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而言,以下三种模式比较普遍。
首先,讲授式。讲授式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授课方式,有着适用广泛、传递的信息量大的特点。法律英语教师可以在新课开始时,就这篇课文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集中的讲解;也可以边讲边解释,对学生难以理解知识点进行文化方面的讲解。教师的讲解要避免枯燥,切忌填鸭式的平铺直叙,可以利用图片、影像资料尽量使讲解生动、具体和形象。
其次,对比式。对比式的教学模式很适合法律英语课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法律背景知识与课文内容不衔接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比较相同法律领域中西方规定的异同,无疑对法律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西方国家某一方面的法律规定有了认识,法律英语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回想我国相关法律是怎样规定的,然后就中西差别进行分析。例如讲到西方国家的陪审团制度时,教师要让学生回想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通过对比中西方这两种制度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
最后,实践式。实践式教学模式是法律英语不可或缺的,无论是法学知识还是英语技能学生都需要把它们转化为实践能力。当学生掌握了某个特定语境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练习。例如通过情景表演、做对话、模拟法庭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比文化,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法律英语的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英语语言和法学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文化教学。注重文化知识在法律英语课堂的导入是完善法律英语教学的必经之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文化知识,并且把文化知识最终转化为实践能力。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中西方文化,结合课堂内容将文化知识的教学系统化,避免片面的理解文化。